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歪果仁吃月餅,懷疑自己的人生?小僑看到這些月餅,也開始懷疑人生……

八月十五, 中秋到了……

桂花、豆沙、冰糖、白果、肉鬆、黑芝麻、火腿、蛋黃、五仁月餅, 小僑要統統吃個遍。

等等!“五仁”亂入, 踢走。

不過, 還有辣味雲腿月餅、辣味牛肉月餅、苔條月餅?出生在中國的小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重口味點心, 會不會吃出一種火鍋味兒?

不過話說回來, 甜到心坎的月餅還是深得人心, 這些老外吃完居然有“戀愛”的感覺……

甜蜜月餅溫暖人心, 小僑好想每天都吃, 每天都有一種被擁抱的感覺。

什麼?!歪果仁感歎自己為啥不是中國人?

其實, 他們也不用懷疑自己的人生。 海外華僑華人早已把這美味的點心帶到世界各地。

而且每逢中秋、春節等節日, 他們在唐人街、中國城等地都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 遙寄鄉情。

揉麵團 做月餅 喜迎中秋樂團圓

在馬來西亞霹靂州, “憶花好月圓那些年”之中秋慶典吸引各族群攜老帶幼參加。

其中, “整餅遞愛, 承傳孝義”親子製作月餅公益活動, 獲得超過200名民眾參與, 孩子們在父母及義工的指導下, 揉麵團, 包餡料, 置入餅模成形後, 再放置烤盤送入烤爐烘烤。

現場笑聲不斷, 場面溫馨。 參與者不僅增進親子關係, 而且在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

羅琳阿詩琳(右三)做月餅的初體驗, 令她十分期待及興奮。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在紐約的華人超市, 廣式蓮蓉月餅、蘇式酥皮月餅……佔據貨架, 甚至一些“網紅”月餅, 比如流心奶黃月餅尚未上架就被訂購一空。

月餅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點心, 它對海外華僑華人而言更是一種回憶。

中秋夜 豎燈彩 手持花燈月下游

中秋掛燈籠, 不如元宵節的大型燈會, 且主要在家庭、兒童間進行, 多集中於南方, 既可避邪又能增加節日的氣氛。 延至今日, 這一習俗得以保留, 海外華僑華人每逢中秋, 點亮彩燈, 營造節日的喜慶。

新加坡唐人街年度慶中秋已亮燈,

超1000盞手工花燈點綴街道, 造型玲瓏可愛, 有繽紛多彩的龍、鯉魚、蝴蝶等。

據活動負責人介紹, 這些花燈選擇復古式設計, 希望讓人們重溫早年中秋節的氛圍, 鼓勵年長者同年輕人分享當年慶中秋的回憶, 促進家庭凝聚力。

今年的燈飾造型靈感來自早年玻璃紙燈籠設計。 (新加坡《聯合早報》/梁偉康 攝)

著旗袍 秀身段 異國綻放最美中國風

旗袍是最能展現中華女性美的服飾,西班牙華人借“國慶”“中秋”雙節之機,組團上演了一場“旗袍模特秀”,在古色古香的歐式建築下,淋漓盡展婀娜多姿的中國女性美。

女性僑胞身著旗袍亮相西班牙街道。(西班牙《歐華報》)

她們雖身居海外,但心向祖籍國、情系桑梓,用自己曼妙身姿宣傳中國文化、慶祝中秋。

老外:垂涎月餅 沉溺古老傳說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秋節不僅是中國人、全球華僑華人的節日,連老外都沉醉於過中國節的快樂中。

甜蜜月餅 黏住老外心扉

如今,每到中秋,美國除了華人超市外,其他大型賣場也開始售月餅,因為吃月餅的美國人逐漸增多。

美國工程師大衛由於幾年前他的華人同事送他一盒月餅,之後就迷上了月餅。現在很多美國人幾乎不放過一年一次品嘗甜蜜月餅的機會。

美國華人胡豔秋和洋老公結婚十幾年,每年都在一起過中秋、吃月餅,“一家人一邊品茶、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其樂融融。”據胡豔秋介紹,她老公不僅喜歡中秋節的月餅,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都是他的最愛。

美好傳說 牽動老外思緒

其實,垂涎欲滴的中式點心只是老外熱衷的一個方面,而每個節日背後美麗的傳說、動人的故事同樣吸引著他們。中秋節吃月餅,讓更多老外瞭解了嫦娥奔月、吳剛砍樹等故事。

胡燕秋也表示,她老公最感興趣的是端午節背後關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嫦娥奔月(圖片來自網路)

各個節日的中式點心不但一解老外的口水,而且讓他們瞭解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各族裔共度中國節 展現多元文化交流

在法國,為期兩周的以中秋為主題的電影展演、舞臺演出、講座等中國文化活動正在巴黎13區進行,該活動每年都吸引大量華僑華人以及當地居民參加。

中國駐法大使翟雋表示,巴黎13區政府重視多元文化建設,舉辦形式多樣的中秋節慶祝活動,與生活在這裡的華僑華人共度中秋佳節,充分體現了法蘭西文化的多樣性。

在今年的活動中,法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夏洛特·蒙特維爾與旅法華僑華人共同獻上了一場精彩的開幕式表演。二胡獨奏曲目《萬馬奔騰》、川劇變臉等節目,盡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民族多樣性的特色。

蒙特維爾演唱《茉莉花》。(法國《歐洲時報》/黃冠傑 攝)

在奈及利亞的“天涯共此時”中秋晚會上,中國傳統的琵琶獨奏展現了輕攏慢撚的琵琶情懷,情感充沛、表達細膩,而極具特色的非洲鼓舞帶動全場觀眾跟隨音樂節奏拍手,熱情奔放。兩種表現形式一動一靜,燃熱晚會氛圍。

非洲鼓舞表演。(新華網)

那麼,你的中秋計畫呢?

悄悄告你,小僑的中秋計畫就是嘗遍各種口味的月餅,尤其是麻辣味的。

最後,小僑祝大家“火辣”度過中秋節!

編輯:元寶

(新加坡《聯合早報》/梁偉康 攝)

著旗袍 秀身段 異國綻放最美中國風

旗袍是最能展現中華女性美的服飾,西班牙華人借“國慶”“中秋”雙節之機,組團上演了一場“旗袍模特秀”,在古色古香的歐式建築下,淋漓盡展婀娜多姿的中國女性美。

女性僑胞身著旗袍亮相西班牙街道。(西班牙《歐華報》)

她們雖身居海外,但心向祖籍國、情系桑梓,用自己曼妙身姿宣傳中國文化、慶祝中秋。

老外:垂涎月餅 沉溺古老傳說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秋節不僅是中國人、全球華僑華人的節日,連老外都沉醉於過中國節的快樂中。

甜蜜月餅 黏住老外心扉

如今,每到中秋,美國除了華人超市外,其他大型賣場也開始售月餅,因為吃月餅的美國人逐漸增多。

美國工程師大衛由於幾年前他的華人同事送他一盒月餅,之後就迷上了月餅。現在很多美國人幾乎不放過一年一次品嘗甜蜜月餅的機會。

美國華人胡豔秋和洋老公結婚十幾年,每年都在一起過中秋、吃月餅,“一家人一邊品茶、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其樂融融。”據胡豔秋介紹,她老公不僅喜歡中秋節的月餅,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都是他的最愛。

美好傳說 牽動老外思緒

其實,垂涎欲滴的中式點心只是老外熱衷的一個方面,而每個節日背後美麗的傳說、動人的故事同樣吸引著他們。中秋節吃月餅,讓更多老外瞭解了嫦娥奔月、吳剛砍樹等故事。

胡燕秋也表示,她老公最感興趣的是端午節背後關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嫦娥奔月(圖片來自網路)

各個節日的中式點心不但一解老外的口水,而且讓他們瞭解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各族裔共度中國節 展現多元文化交流

在法國,為期兩周的以中秋為主題的電影展演、舞臺演出、講座等中國文化活動正在巴黎13區進行,該活動每年都吸引大量華僑華人以及當地居民參加。

中國駐法大使翟雋表示,巴黎13區政府重視多元文化建設,舉辦形式多樣的中秋節慶祝活動,與生活在這裡的華僑華人共度中秋佳節,充分體現了法蘭西文化的多樣性。

在今年的活動中,法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夏洛特·蒙特維爾與旅法華僑華人共同獻上了一場精彩的開幕式表演。二胡獨奏曲目《萬馬奔騰》、川劇變臉等節目,盡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民族多樣性的特色。

蒙特維爾演唱《茉莉花》。(法國《歐洲時報》/黃冠傑 攝)

在奈及利亞的“天涯共此時”中秋晚會上,中國傳統的琵琶獨奏展現了輕攏慢撚的琵琶情懷,情感充沛、表達細膩,而極具特色的非洲鼓舞帶動全場觀眾跟隨音樂節奏拍手,熱情奔放。兩種表現形式一動一靜,燃熱晚會氛圍。

非洲鼓舞表演。(新華網)

那麼,你的中秋計畫呢?

悄悄告你,小僑的中秋計畫就是嘗遍各種口味的月餅,尤其是麻辣味的。

最後,小僑祝大家“火辣”度過中秋節!

編輯:元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