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造共和三次力挽狂瀾,段祺瑞的勇、硬、智,想成大事者需深品!

段祺瑞, 想成大事者需要深品的一個人。

他不像袁世凱那般具有亂世梟雄的王者傳奇, 也不像張作霖那般具有草莽英雄的霸道風雲, 稍加瞭解, 你會發現這是個路走得很硬也很正的人。 俗話說事不過三, 在整個民國史上, 唯有段祺瑞屢次破三, 四任總理, 四任陸軍總長, 三造共和——能有這樣的造化成就, 你能說是運氣偶然!

但比起那些傳奇味道很濃烈的人物, 如段祺瑞這樣的人似乎顯得有些平淡無奇, 可往往真正對我們有啟發有幫助的恰恰是這種人, 因為促成這種人成大事的那些東西, 我們往往也具備, 只是我們不夠精深, 又或者我們沒意識到朝哪裡去精深。

說到段祺瑞, 他只所以能屢次事而有三, 不因別的, 只因他身上這三點很精深——一個勇, 一個硬, 一個智。

為什麼說這看似無奇的三點那麼重要, 因為咱們遇到的大事境況, 一般逃不出這三種境況——關鍵時刻能不能沖起來,

艱難時刻能不能扛得住, 複雜時刻能不能玩得轉, 而要贏下這三種境況靠得恰恰就是這勇、硬、智三點。

作為不是太幸運或者太不幸的人, 我們每個人能遇到的境況其實都差不多, 能成事的無非是他在勇、硬、智上有過人之處。

很多人為什麼不行, 那是因為我們特容易忽略自己身上有一些而不夠精深的那些東西, 也正因為如此, 咱們老是會陷入不服氣或者不深究的陷阱。 他有什麼呀!無非是運氣好遇上罷了!換是我運氣不差也能行!

越是這樣, 我們越容易忽略一些其實特值得咱們去深品的人和事。

再說到段祺瑞, 三造共和咱們都知道, 可一說到這三造共和, 我們能記住的往往就是三這個數字,

至於其他的, 似乎找不到太大的興趣點, 可如果深品一番, 你不覺得段祺瑞這三造共和就是咱們上面說的那三種境況嗎?

下面咱們就來聊聊段祺瑞的這三造共和, 看看他的勇、硬、智究竟有什麼精深之處。

先說聯名四十六位將領通電逼迫清廷退位,

一造共和。

要知道當時袁世凱手下手握重兵的將領不在少數, 為什麼單單段祺瑞沖在了最前頭?那是因為段祺瑞勇而不莽, 勇而有謀。 跟他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馮國璋, 論勇, 馮國璋在當時絲毫不弱段祺瑞, 但他獨缺了段祺瑞有謀不莽。 所謂謀, 那是你要能心領神會袁世凱的意圖, 能把勇用巧用妙;所謂不莽, 那是你不能勇起來不管不顧, 刹不住陣腳。

在武昌前線, 一開始是馮國璋的舞臺, 但在這個舞臺上, 馮國璋的勇既沒有刹住陣腳, 又沒能領會袁世凱意圖, 因為這個, 他很快被段祺瑞取代了, 到段祺瑞開始用這個勇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和袁世凱那是配合得相當精妙, 該威的時候威, 該脅的時候脅。

正因為能把勇駕馭到這個份上,

他才沖到了那批勇將的最前頭, 成了關鍵時刻沖起來的人。

接著說勸阻袁世凱稱帝, 二造共和。

客觀地說, 五次勸阻袁世凱, 三次吃閉門羹, 段祺瑞這份硬氣那是拼上了身家性命的, 但他何以能全身而退, 進而又居功至偉呢?

段祺瑞硬, 但絕不生硬。

反對袁世凱,段祺瑞堅持了兩個原則。一個,只動口,絕不動兵;二個,境遇再兇險,絕不離開北京。就這兩點弄的袁世凱是既感念又佩服,無法痛下殺手。沒有這第一個原則,段祺瑞可能活不了,沒有這第二個原則,段祺瑞沒法日後實至名歸。

什麼是高明地硬抵抗?硬而不生硬,段祺瑞的兩個原則就是最好的演繹。

最後說驅逐張勳復辟,三造共和。

三造共和可以說是段祺瑞導演的一處暗戰大戲,他的智幾乎達到了奸詐的程度。

與黎元洪的府院之爭,這是利用矛盾;慫恿張勳復辟,這是製造矛盾;馬廠誓師討逆,這是解決矛盾——在舊矛盾的不利局面下製造新矛盾,在新矛盾的衝突下佔據道義制高點,然而振臂一呼,既打擊舊敵又驅逐新敵,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段祺瑞玩的這矛盾三部曲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表演——

三造共和,三種境況——關鍵時刻沖起來,艱難時刻扛得住,複雜時刻玩得轉——想成大事者,必遇段祺瑞式的三造之事,所以說,我們得修煉自己身上的勇、硬、智。

但絕不生硬。

反對袁世凱,段祺瑞堅持了兩個原則。一個,只動口,絕不動兵;二個,境遇再兇險,絕不離開北京。就這兩點弄的袁世凱是既感念又佩服,無法痛下殺手。沒有這第一個原則,段祺瑞可能活不了,沒有這第二個原則,段祺瑞沒法日後實至名歸。

什麼是高明地硬抵抗?硬而不生硬,段祺瑞的兩個原則就是最好的演繹。

最後說驅逐張勳復辟,三造共和。

三造共和可以說是段祺瑞導演的一處暗戰大戲,他的智幾乎達到了奸詐的程度。

與黎元洪的府院之爭,這是利用矛盾;慫恿張勳復辟,這是製造矛盾;馬廠誓師討逆,這是解決矛盾——在舊矛盾的不利局面下製造新矛盾,在新矛盾的衝突下佔據道義制高點,然而振臂一呼,既打擊舊敵又驅逐新敵,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段祺瑞玩的這矛盾三部曲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表演——

三造共和,三種境況——關鍵時刻沖起來,艱難時刻扛得住,複雜時刻玩得轉——想成大事者,必遇段祺瑞式的三造之事,所以說,我們得修煉自己身上的勇、硬、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