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王小波: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 而如王小波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獨行的人, 你很難遇上第二個!

高曉松說:他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

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 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馮唐說:他的文字, 仿佛鑽石著光, 春花帶露, 燦爛無比, 蠱惑人心。

葉兆言:說讀他的作品, 就告訴你什麼是白天, 什麼是黑夜。

永遠常在貴族樂團 - 宮崎駿 映畫音樂

01

1997年, 4月11日

一個很平常的日子

沒有人會想到對於中國文壇

這將承載多大的遺憾

這天, 王小波心臟病突發

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世界

他的妻子李銀河當時還在英國做訪問學者

去世前, 他是個自由撰稿人

做過上山下鄉的知青、當過民辦教師、工人

恢復高考後, 初中都沒畢業的他

愣是憑著對高考題型的突擊研究

順利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然後, 出國留學、回國執教

直到92年辭職

成為沒有組織, 不混圈子的

中年大叔

02

如果非要給他的人生經歷

加上些與眾不同的傳奇色彩

就是他還是個理科生

(身為文科生小編只能表示膜拜)

學過經濟、化學、數學

無聊時最愛幹的事是

做《吉米多維奇習題集》

(這是一套據說數學系的人做起來都深感變態的題)

在電腦都沒普及的年代

他早早成為了資深程式師

當時的漢字輸入法有缺陷

他就自己寫了套

打漢字速度快到堪比英文盲打

03

王小波還有個讓無數人膜拜的身份

——撩妹高手兼情話段子手

王小波的長相看過照片應該都有個認知

有些超出正常審美

以至於初見之前被他的文字撥動過心弦的李銀河

還是在被其表白後感到有些難以接受

“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 差一點就分手了。 ”

王小波卻渾不在意, 還能趁機調侃

“一想到你, 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

即使排斥也不會給他難堪了吧

再加上他敢說, 敢寫, 簡單, 率真, 至情至性

最終打消了李銀河的疑慮

“我起初懷疑,一對不美的人的戀愛能是美的嗎?後來的事證明,

兩顆相愛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

比方說, 他給李銀河的第一封情書是寫在五線譜上的

情書上還沾沾自喜的反問

"你做夢也沒有想到, 我會在五線譜上給你寫信吧?"

因為"五線譜是偶然得來的, 你也是偶然得來的……"

如果李銀河出差,

他一點都不含蓄

非得道道相思之苦

“今天還不見你出現。 腦子裡出現了很多宿命論的狂想。 比方說, 我很想拋一個硬幣來占一占你是否今天回來。 這說明我有點兒失常了。 ”

幼稚又可愛

不過他也有犯錯的時候, 但即使這樣都能讓你哭笑不得

"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 連同它的怪癖, 耍小脾氣, 忽明忽暗, 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它真討厭, 只有一點好, 愛你。 "

面對如此能說會道又有趣的人, 還能說什麼呢?

04

而擁有“整容一般的靈魂”的王小波

讓人愛上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他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他曾有一篇文章,專門講述了

他如何給沉迷于搖滾的外甥做思想工作

當時在清華電機系就讀的外甥

打算畢業後以搖滾樂為生

令王小波的姐姐很是擔憂

只好求助於和其有共同語言的王小波

(不過王小波覺得,這只是外甥單方面的想法,以為當時放棄本行的舅舅肯定理解他)

二人交流,外甥說“痛苦是靈感的源泉”

王小波接道:

“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聽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反雞湯的開導模式,簡單有趣,深入人心

從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畢業後做了程式師組建了軟體公司

後來還加入了一支樂隊做音樂

外甥名叫姚勇,他的公司

編寫過的程式最著名的是騰訊遊戲《QQ炫舞》

他加入的那支樂隊,叫做水木年華

▲ 姚勇(右一)時期的水木年華

05

至於為什麼最終走上寫作這條道

他自己在書中也分析過

他成長於老舍自殺、胡風入獄的年代

為了讓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安然一生

他的父親早早便表達了兒女們禁止學文的期望

可天生不老實的他在漫長的沉默中

竟找到了思想的樂趣

他覺得只有文學才能接受他的古怪想法

人這一輩子

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標配重要得多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

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

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

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

當時我是個年輕人,

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

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而面對沉默的大多數喪失的話語權

他也覺得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我思故我在,

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裝作不存在。

無論如何,我要為自己負起責任。”

最重要的是

他相信自己有文學才能

並能將之付諸於行動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學才能,我應該做這件事。”

06

雖然高曉松把他當成“神一樣的存在”、

稱之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林少華將他稱作“真正敢講真話的人”,

馮唐說他是“一個奇跡”、“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

他的情詩被當成靈魂愛情的範本流傳,

他的妻子稱他是“世間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曾經採訪過他的李靜說:

“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復閱讀的不朽之作。”

但這些都是他去世之後的事了

生前,他身在主流文壇之外

鮮為人知

甚至在《黃金時代》獲獎前

他也並未打算成為職業作家

▲ 六十年代插隊時的王小波(右)

他寫作,只因為他喜歡

那個非商業社會的年代,寫作也賺不了錢

他後來辭職,也並沒有窮困潦倒

甚至一度想涉足出版、電視劇編劇等行業

遺憾的只是突來的病發沒有允許繼續

如同他筆下那只特立獨行的豬

他從不安於被設置的生活

也不會刻意營造形象故作清高

所以,他敢於在文字中坦露最大的真誠

07

他的樂觀,理智,清醒,幽默,思辨,自由

在看似不經意娓娓道來的文字中

註定會擊中許多混混沌沌的心靈

他說著大部分人的困惑:

"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在這方面,我倒沒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幹什麼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寫小說,這是和我搶飯碗。當然,假如你執意要寫,我也沒理由反對。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他在沉悶的現實中找尋著有趣的生活: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他從不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加於別人身上:

“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別人的靈魂,而是提升自己的靈魂。”

他又保持著精神的自由,從不認為有什麼高貴的信念需要犧牲人性:

“一般來說,扼殺有趣的人總是這麼說的:為了營造至善,我們必須做出這種犧牲,但卻忘記了讓人們活著得到樂趣,這本身就是善;因為這點小小的疏忽,至善就變成了至惡······”

他的目標從來都非常質樸

那就是創造出一點點美

一點點無中生有的美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當然還有這段被很多人念叨,濃縮人生的經典名言: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04

而擁有“整容一般的靈魂”的王小波

讓人愛上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他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他曾有一篇文章,專門講述了

他如何給沉迷于搖滾的外甥做思想工作

當時在清華電機系就讀的外甥

打算畢業後以搖滾樂為生

令王小波的姐姐很是擔憂

只好求助於和其有共同語言的王小波

(不過王小波覺得,這只是外甥單方面的想法,以為當時放棄本行的舅舅肯定理解他)

二人交流,外甥說“痛苦是靈感的源泉”

王小波接道:

“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聽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反雞湯的開導模式,簡單有趣,深入人心

從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畢業後做了程式師組建了軟體公司

後來還加入了一支樂隊做音樂

外甥名叫姚勇,他的公司

編寫過的程式最著名的是騰訊遊戲《QQ炫舞》

他加入的那支樂隊,叫做水木年華

▲ 姚勇(右一)時期的水木年華

05

至於為什麼最終走上寫作這條道

他自己在書中也分析過

他成長於老舍自殺、胡風入獄的年代

為了讓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安然一生

他的父親早早便表達了兒女們禁止學文的期望

可天生不老實的他在漫長的沉默中

竟找到了思想的樂趣

他覺得只有文學才能接受他的古怪想法

人這一輩子

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標配重要得多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

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

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

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

當時我是個年輕人,

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

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而面對沉默的大多數喪失的話語權

他也覺得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我思故我在,

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裝作不存在。

無論如何,我要為自己負起責任。”

最重要的是

他相信自己有文學才能

並能將之付諸於行動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學才能,我應該做這件事。”

06

雖然高曉松把他當成“神一樣的存在”、

稱之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林少華將他稱作“真正敢講真話的人”,

馮唐說他是“一個奇跡”、“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

他的情詩被當成靈魂愛情的範本流傳,

他的妻子稱他是“世間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曾經採訪過他的李靜說:

“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復閱讀的不朽之作。”

但這些都是他去世之後的事了

生前,他身在主流文壇之外

鮮為人知

甚至在《黃金時代》獲獎前

他也並未打算成為職業作家

▲ 六十年代插隊時的王小波(右)

他寫作,只因為他喜歡

那個非商業社會的年代,寫作也賺不了錢

他後來辭職,也並沒有窮困潦倒

甚至一度想涉足出版、電視劇編劇等行業

遺憾的只是突來的病發沒有允許繼續

如同他筆下那只特立獨行的豬

他從不安於被設置的生活

也不會刻意營造形象故作清高

所以,他敢於在文字中坦露最大的真誠

07

他的樂觀,理智,清醒,幽默,思辨,自由

在看似不經意娓娓道來的文字中

註定會擊中許多混混沌沌的心靈

他說著大部分人的困惑:

"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在這方面,我倒沒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幹什麼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寫小說,這是和我搶飯碗。當然,假如你執意要寫,我也沒理由反對。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他在沉悶的現實中找尋著有趣的生活: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他從不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加於別人身上:

“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別人的靈魂,而是提升自己的靈魂。”

他又保持著精神的自由,從不認為有什麼高貴的信念需要犧牲人性:

“一般來說,扼殺有趣的人總是這麼說的:為了營造至善,我們必須做出這種犧牲,但卻忘記了讓人們活著得到樂趣,這本身就是善;因為這點小小的疏忽,至善就變成了至惡······”

他的目標從來都非常質樸

那就是創造出一點點美

一點點無中生有的美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當然還有這段被很多人念叨,濃縮人生的經典名言: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