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程書院走出了何氏兄弟進士,他們成了扶溝歷代學子的楷模

大程書院坐落在河南省扶溝縣城內書院街, 始建于宋代, 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理學奠基人程顥所建。 程顥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至元豐三年(1080年)任扶溝縣知縣。 期間, 他重教化、興學校, 宣導“鄉必有校”, 並親自“聚邑之優秀子弟而教之”, 還請來有名望的學者到扶溝傳道授業, 使扶溝縣域文風丕振, 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河南扶溝大程書院。 來源於網路。

大程書院建院至今曆900多年滄桑, 歷代人才輩出。 據悉, 大程書院在明代走出了一批官員, 如柳堂、杜化中、羅贊、曹嘉、盧傳元、郝維喬、何出光、何出圖等。

何出圖、何出光, 是扶溝何氏兄弟倆, 何出圖為兄, 何出光為弟。 弟弟何出光先中進士, 三年後哥哥何出圖也中進士。 這在當地轟動一時, 因兄弟倆都曾在大程書院就讀, 大程書院也以他們為榮。

大程書院。 來源於網路。

何氏是河南扶溝的名門望族。 明代, 扶溝何氏家族出了多名舉人、進士, 在當地有“何半縣”之說, 即扶溝縣所考取的功名, 何氏占了一半。

何出圖、何出光兄弟倆出生于官宦之家, 父親何岑, 字具瞻, 號竹峰, 為何岩堂弟,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舉人, 官至河間府通判, 兼管宣府西路糧餉。 何岑的堂兄何岩, 字邦鎮,

號東村,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醜科進士, 授戶部浙江司主事, 後晉秩員外郎, 後因抗疏諫, 出為瑞州知府, 不久又補任南雄知府, 再補南康知府, 選任慶陽知府。 在父輩的薰陶和教育下, 何出圖、何出光倆兄弟發奮讀書, 力求上進, 先後中進士, 成了當地學子的榜樣。

大程書院走出了官員塑像。 網路圖片。

何出圖(1539—1616年), 字啟文, 自稱伯子, 何岑長子。 明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舉人, 萬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進士。 萬曆十九年(1591年)任長子縣知縣時, 時值大饑荒, 他向上司祥告災情, 將國庫糧食賑濟於民。 他還告誡鄉里, 行條鞭法, 預先公佈應徵賦稅數額, 使民心中有數, 不加疑惑。 三年任滿, 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 當時東南沿海軍情緊急, 他向皇帝上《應變陳言疏》, 提出防範倭寇侵擾的方略。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 倭寇首領平秀吉率寇入侵朝鮮, 並派使者來京求封, 兵部尚書石星便命何出圖為使者, 與倭寇談判, 並讓何出圖厚待來使, 何出圖卻建議說, 倭寇言而無信, 應以威嚴相加。 石星不聽,

反派他人為使, 結果加封失敗, 罪及石星。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丙申遷員外郎, 會封使李宗城在朝鮮棄冊而逃, 皇帝動怒, 又罪及何出圖, 被貶為陝西保安典使, 後又被薦升南京兵部主事, 再升為兵部武選司主事。 何出圖78歲卒, 歸葬扶溝縣城南12裡的薑女廟村西, 墓今存。

何出圖著作有《何伯子年譜》一卷、《扶溝縣誌》三卷, 《長子縣誌》、《攝生淺言》、《百六友》及《友藜稿》共八卷。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何出圖還為扶溝縣科第題名碑撰文。

何出圖、何出光墓。網路圖片。

何出光,字兆文,號中寰,何岑次子。明萬曆十年(1582年)河南鄉試壬午科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萬曆十三年(1585年)任山西曲沃知縣,三年任期考核為三晉之最,萬曆十六年(1588年)晉升為監察禦史。時皇太子未立,貴戚鄭成憲與宦官張鯨陰蓄異謀,為國之大患。何出光上《劾近臣結黨疏》,極論閹黨八大罪狀,言辭激烈。上疏後,何出光認為自己必死,便以禾杆為席坐以待罪。不料,皇帝撤了何出光所彈劾的12人的官職。但張鯨又很快被釋放,大臣們怕貴戚閹黨複起作亂,便聯名推薦何出光為京城巡按使巡按京師,以察閹戚動靜,但朝廷卻趁何出光南下巡案之機,重新啟用張鯨,何出光得知後再次彈劾張鯨不可複用。萬曆十九年(1591年),何出光奉命按察山東,當年秋鄉試,禮部官員預先為他的鄉人洩密,出光又揭發,惹怒禮部,奪其監察禦史的彈劾之權,外調鎮守山西太原,再貶為甯州判官、山東樂陵及河北完縣縣令。何出光卒于完縣任上,歸葬今扶溝縣韭園鎮灣趙村南白松樹墳。何出光之曾孫何際美,清康熙三年(1664年)會魁,官福建德化知縣。

何出光著有《蘭台法鑒錄》23卷,《薦聞清獻錄》及《始音鈔》、《言鈔》、《思諸錄》等。明萬曆十九年,何出光在巡按山東時,主持監製我國古代唯一的一部石刻連環畫《孔子聖跡圖》,現在仍存曲阜孔廟。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他還為《曲阜縣誌》作序。明萬曆年間,出光還寫有《扶溝縣貢士題名記》。

何氏家族在扶溝曾留下諸多印記。扶溝縣城原石牌坊林立於東街,其中的“文武中台”坊,是為何岑、何出圖、何出光父子立;“世登科第”坊,也是為舉人何岑、進士何出圖、何出光而立。現牌坊無存,毀於1958年砸石燒灰。在扶溝縣城十字街東的何家祠堂,至今香火旺盛。而扶溝何氏家族至今仍保留歷代皇帝授予何氏家族的聖旨22道。不少已經刻成“聖旨碑”,主要有:《戶部清吏司主事何岩聖旨碑》、《戶部清吏司主事何岩妻張氏聖旨碑》、《曲沃縣知縣何出光母張氏聖旨碑》、《曲沃縣知縣何出光進階並封妻劉氏周氏聖旨碑》、《長子縣知縣何出圖父何岑聖旨碑》、《長子縣知縣何出圖進階並封妻李氏聖旨碑》等。

明代扶溝何氏特別是何出圖、何出光兄弟倆中進士的科舉佳話,激勵了當地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奮發讀書,到了今天,扶溝也有兄弟倆雙雙考取清華大學,再創了高考佳話。(2017-10-4)

文/強哥說何

何出圖、何出光墓。網路圖片。

何出光,字兆文,號中寰,何岑次子。明萬曆十年(1582年)河南鄉試壬午科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萬曆十三年(1585年)任山西曲沃知縣,三年任期考核為三晉之最,萬曆十六年(1588年)晉升為監察禦史。時皇太子未立,貴戚鄭成憲與宦官張鯨陰蓄異謀,為國之大患。何出光上《劾近臣結黨疏》,極論閹黨八大罪狀,言辭激烈。上疏後,何出光認為自己必死,便以禾杆為席坐以待罪。不料,皇帝撤了何出光所彈劾的12人的官職。但張鯨又很快被釋放,大臣們怕貴戚閹黨複起作亂,便聯名推薦何出光為京城巡按使巡按京師,以察閹戚動靜,但朝廷卻趁何出光南下巡案之機,重新啟用張鯨,何出光得知後再次彈劾張鯨不可複用。萬曆十九年(1591年),何出光奉命按察山東,當年秋鄉試,禮部官員預先為他的鄉人洩密,出光又揭發,惹怒禮部,奪其監察禦史的彈劾之權,外調鎮守山西太原,再貶為甯州判官、山東樂陵及河北完縣縣令。何出光卒于完縣任上,歸葬今扶溝縣韭園鎮灣趙村南白松樹墳。何出光之曾孫何際美,清康熙三年(1664年)會魁,官福建德化知縣。

何出光著有《蘭台法鑒錄》23卷,《薦聞清獻錄》及《始音鈔》、《言鈔》、《思諸錄》等。明萬曆十九年,何出光在巡按山東時,主持監製我國古代唯一的一部石刻連環畫《孔子聖跡圖》,現在仍存曲阜孔廟。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他還為《曲阜縣誌》作序。明萬曆年間,出光還寫有《扶溝縣貢士題名記》。

何氏家族在扶溝曾留下諸多印記。扶溝縣城原石牌坊林立於東街,其中的“文武中台”坊,是為何岑、何出圖、何出光父子立;“世登科第”坊,也是為舉人何岑、進士何出圖、何出光而立。現牌坊無存,毀於1958年砸石燒灰。在扶溝縣城十字街東的何家祠堂,至今香火旺盛。而扶溝何氏家族至今仍保留歷代皇帝授予何氏家族的聖旨22道。不少已經刻成“聖旨碑”,主要有:《戶部清吏司主事何岩聖旨碑》、《戶部清吏司主事何岩妻張氏聖旨碑》、《曲沃縣知縣何出光母張氏聖旨碑》、《曲沃縣知縣何出光進階並封妻劉氏周氏聖旨碑》、《長子縣知縣何出圖父何岑聖旨碑》、《長子縣知縣何出圖進階並封妻李氏聖旨碑》等。

明代扶溝何氏特別是何出圖、何出光兄弟倆中進士的科舉佳話,激勵了當地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奮發讀書,到了今天,扶溝也有兄弟倆雙雙考取清華大學,再創了高考佳話。(2017-10-4)

文/強哥說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