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8月銷量竟然為0!華晨耗鉅資打造的華頌品牌是來搞笑的嗎?

現在的汽車市場可以說相當興旺, 經濟變好讓消費者手頭的錢富餘起來, 並且可支配的消費能力也提升不少, 因此出現了很多改善型的買家換車。 有好就有壞, 有些車型基於自身產品力和其他客觀原因的關係, 銷量並不太好, 完全賣不出基本很少。 但華頌7, 確實個例外。 8月份銷量是0, 更出現了部分經銷商已經停止新車預訂。

MPV的關注度已經明顯提升, 不同平臺上也有很多準備購車人諮詢MPV的情況, 但為什麼同樣是MPV的華頌7卻被邊緣化, 甚至已經被淡忘?大咖總結以下幾個原因:

產品定位有問題

華頌品牌是華晨汽車在2014年成立的新品牌, 主要生產輕型車, 並且品牌的戰略高度與中華、金杯並列, 定位比起前面兩個品牌更加高端, 而華頌7則是華頌品牌的首款車型, 也就是說華頌7的定位比中華、金杯的車型要更高端。

但論品牌知名度而言, 金杯和中華卻遠超後者,

一個是自1989年成立, 國內唯一採用豐田技術、模具和豐田管理方式生產的輕客品牌。 另一個則在2000年首款轎車下線、2002年投放市場的品牌。 可以說它們伴隨著不少國人成長, 品牌沉澱不可忽視。

反觀華頌品牌, 成立只有短短三年, 並且只有一款產品獨力支撐, 其宣傳度和用戶積累都不成熟, 根基自然不及中華、金杯來得厚實。

空間機能差

銷量不佳品牌或許要承擔不少責任, 但根本原因還是出現在產品本身。 MPV的造型設計並不沒有太多可變之處, 不同廠家的產品基本亦大同小異, 華頌7的前臉和車側設計還算有商務MPV應有的穩重感, 但D柱和尾部卻有種難以言語的突兀, 對於商務接待的車型而言, 穩重大氣是必要氣質,

而不是選修項。

商務MPV定位偏向商務, 其本質亦應該要有MPV的水準。 MPV最大的優勢是乘坐及儲物空間, 華頌7在前者的表現做得中規中矩, 乘坐空間與後備廂空間比起同樣價格區間的競品要來得小。 座椅的機能性如第三排折疊, 達不到奧德賽、大通G10等競品的水準, 也因此影響了實際使用。 至於儲物空間, 手套箱的缺席, 前排中間兩個水杯座, 門壁板儲物格和扶手箱, 僅此而已;中後排則只有水杯座。

動力總成掩蓋不了劣勢

得益於母公司與寶馬的關係, 華頌7可以使用寶馬的動力總成, 這是華頌7最大的話題點, 也是廠家主力的行銷點。 毫無疑問寶馬動力總成的表現相當出色, 平順性、動力回應可以排在同級前排。 只可惜發力用錯了地方,

MPV作為承重量大的車型確實需要好的動力, 但這不等於全部。

如車廂隔音、車內空間機能、乘坐舒適性才是MPV的重點。 猶如競品奧德賽, 儘管被批評底盤單薄、隔音水準遠低於別克GL8, 但其動力水準和經濟性、空間機能卻做得比前者要好不少, 因此更受到講求空間的家庭用戶偏愛。

定價過高

留意一下國內的MPV市場, 大部分自主品牌產品價格基本處在10萬左右, 明顯是針對家庭用戶而來, 對於有意升級車型的群體而言是件好事。 但消費升級不止是“以小換大”, 還有從“有換到精”, 因此20萬以上區間亦有不少捧場客。

可, 這個區間正是競爭最激烈的紅海, 沒有過硬的素質是難以在此站穩。 而實用性、精緻感都不算好的華頌7毅然將定價放在20萬以上區間,

明顯是場冒險。 換來的結果就是牌面上已經賭輸。

細分市場裡, 10-20萬之間的MPV產品並不多, 原本這就是發展的機會, 可合資品牌不是忽視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就是引進了不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導致出現了這如“防火層”般的空白。 說句題外話, 現在別克已經注意到了, 率先推出GL6來填補空白, 相信會引起一番熱潮。

至於自主品牌, 不是沒有產品出現而是大多是由商務車型轉變而成, 並非原生為家用服務, 因此或多或少與市場需求貼合度不高。

回歸到華晨體系,商用MPV已經有金杯品牌把持,先不說好與不好,起碼已經涉及其中,自然不合適推出家用/商務接待MPV。中華品牌旗下囊括轎車、SUV,唯獨欠缺MPV車型,倘若華頌7是放在中華品牌旗下發售,並且價格更接地氣,或許就不會出現銷量為0的尷尬。

現如今,新款華頌7業已上市,卻不能解決目前的困境。以降價促銷作為手段和宣傳力度提升其活躍度,為其改進提升產品力作時間準備,也許能為華頌7注入新活力。

回歸到華晨體系,商用MPV已經有金杯品牌把持,先不說好與不好,起碼已經涉及其中,自然不合適推出家用/商務接待MPV。中華品牌旗下囊括轎車、SUV,唯獨欠缺MPV車型,倘若華頌7是放在中華品牌旗下發售,並且價格更接地氣,或許就不會出現銷量為0的尷尬。

現如今,新款華頌7業已上市,卻不能解決目前的困境。以降價促銷作為手段和宣傳力度提升其活躍度,為其改進提升產品力作時間準備,也許能為華頌7注入新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