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百年前一強人做的一個決定,讓中國在北歐有塊地,至今仍有使用權

若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有批探險家抵達冷岸群島, 回來告訴國人中國對冷岸群島仍有使用權, 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這塊地的存在。 冷岸群島是最接近北極可居住的地區之一, 位於北極點和挪威大陸之間, 總面積約六萬平方公里, 是一座美麗的小島, 直到現在,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這座島而不需要任何簽證, 這完全歸功於百年前的北洋政府。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條約叫《斯瓦爾巴條約》, 在1920年的時候, 美國、英國、日本等十二個國家在巴黎簽訂了這個條約, 條約規定斯瓦爾群島“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 但簽約國的公民擁有使用權以及可以自由出入, 在挪威的法律允許下可以從事正當的生產以及科研研究。

這個條約在1925年8月開始正式成立, 令人欣慰的是, 在1925年的七月份, 北洋政府派去了中國代表簽訂了這個條約, 所以到了現在中國依舊是《斯瓦爾巴條約》的協約國, 中國公民可以不需要辦簽證就可以直接飛往冷岸群島, 從九十年代開始, 每年都有數萬名遊客前往旅遊, 領略北極風光。

說到北洋政府簽約這個條約很多人包括專家都表示很驚訝, 或許在我們看來很正常, 可要知道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中國國內是亂成一團粥, 竟然還能注意到這個小條約實在令人驚訝, 說到簽約這個條約就要說到北洋政府當時執政者段祺瑞了, 因為在1924年到1926年之間就是他在掌權。

當年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 就迎來了軍閥割據的時代, 北洋政府內部分裂為直皖兩個大系,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奉系在東北開始崛起, 動亂的政府給奉系喘息的機會, 而北洋政府的實權就被皖系的軍閥段祺瑞把持, 可沒過幾年直皖戰爭爆發, 在1920到1924年期間, 北洋政府的實權被直系的曹坤、吳佩孚等人奪走。

到了1924年,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馮玉祥在北京發動兵變, 直系軍閥的時代宣告結束, 成了奉系的天下, 在1924年到1926年期間, 政權又回到了段祺瑞的手中, 同時內部矛盾不斷, 時局動盪, 但就在這麼動盪繁雜的時局中, 段祺瑞竟然還顧得上《斯瓦爾巴條約》, 不得不佩服段祺瑞的細心。

正是因為北洋政府簽訂了這個條約才讓我們有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可以去,在那我們可以看到北極熊,以及絢麗的極光,但冷岸群島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任何人都不能帶走當地的一花一草,也不能丟下任何的垃圾,中國在2004年在島上建立了北極黃河科考站,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方便,真不敢相信,92年前北洋政府簽訂了一個條約依舊造福著百年後的我們。

正是因為北洋政府簽訂了這個條約才讓我們有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可以去,在那我們可以看到北極熊,以及絢麗的極光,但冷岸群島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任何人都不能帶走當地的一花一草,也不能丟下任何的垃圾,中國在2004年在島上建立了北極黃河科考站,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方便,真不敢相信,92年前北洋政府簽訂了一個條約依舊造福著百年後的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