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軾犯下一個嚴重錯誤,後人想出一個辦法完美掩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即使是百年難遇的天才都難免犯下低級錯誤。 那麼, 如何面對古人的錯誤呢?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 自有解決之道。

比如, 古代文人寫了錯別字, 後人為尊者諱, 就將其解釋為通假字。 偶爾錯字在所難免, 但如果是整段垮掉呢?不用急, 還是有辦法的。

1080年, 因為烏台詩案, 蘇軾被貶到黃州。 經過兩年的療傷, 蘇軾的心情逐漸有所好轉, 經常在黃州一帶遊玩, 寫下了人生中最華彩的詞章。

有一天, 他來到城西的赤鼻山, 這座山並不高, 但臨江的一面赤鼻磯懸崖峭壁, 很是壯觀。 目睹此景, 蘇軾想起了三國赤壁之戰的故事, 於是寫了一首千古名作: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關於這首詞的藝術水準我就不多說了, 好比太陽不需要小鳥兒讚美它的光輝。 但是, 蘇軾在這裡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因為這座山是赤鼻山, 他誤以為是赤壁。

那麼, 真正的赤壁在哪裡呢?也是在湖北, 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赤壁市, 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 當年決定三國格局的赤壁之戰正是發生在那裡。

由於蘇軾的這首詞太過知名, 後人乾脆將赤鼻山改成赤壁山, 為了區別真正的赤壁, 稱之為東坡赤壁, 也叫文赤壁, 三國赤壁則被稱為武赤壁。

時到如今, 關於文武赤壁的區別, 還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這大概是文學史上最美麗的錯誤。 只用一首詞就生生造出一個景點, 而且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除了蘇軾還有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