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世上最美的是心安,心安得要有底氣

01

昨晚, 天氣突轉悶熱, 就給3歲的女兒換件短袖, 誰知把她的衣服脫掉後, 她不肯再穿衣服了, 在床上蹦蹦跳跳起來了, 無論我怎麼哄她就是不肯穿衣服。

無奈只好說穿好衣服後爸爸拿給你牛奶喝, (牛奶她最喜歡了)她才安靜下來, 穿好衣服後, 她立馬下床大搖大擺的去冰箱拿牛奶了。 平時她開冰箱都會左顧右盼的。

…………

衣服穿好了, 底氣足了, 你答應給我的牛奶就有著落了, 喝起牛奶來自然沒有顧慮了。

底氣足了, 做起事情果斷有力, 雷厲風行, 無所顧忌, 少些顧慮。 底氣不足, 則畏畏縮縮、優柔寡斷。

道理小孩子都懂,

我們大人有時卻含糊起來了。

攝影于廣州天河南方基地

02

類似這樣的經歷或許你也經歷過:

課堂老師提問問題時, 心裡不慌張, 因為昨晚我們已經做好了預習;

面試時, 回答面試官提問的問題, 不緊張, 因為來之前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非拿下他不可;

到點了準時下班, 起身碰見領導了, 微笑待之而不驚慌, 因為我們已經把工作任務完成了。

…………

特別喜歡洪自誠在《菜根譚》的一句話, “寵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大意是無論光榮還是屈辱都不會在意,只是悠閒的欣賞庭院中花草的盛開和衰落;無論晉升還是貶職,都不在意,只是隨意觀看天上浮雲自由舒卷。

這是需要擁有多大的底氣才能做到, 這是一種多麼高的境界。

圖片來源網路

03

職場上, 有的領導一旦占了理, 底氣十足, 訓起下屬來頭頭是道, 道理一套一套的, 不給對方留一點餘地。 殊不知一味地訓著, 會給人一種趾高氣揚的感覺。

不妨豁達一些, 理直也不必氣壯, 心平氣和地待人。 既不傷人心, 又能使人心服口服, 人家會從心底裡感激和尊重你, 這才是管理的高明手段。

三國時期, 東吳丞相顧雍, 早年遭奸臣呂壹的陷害。 後來呂壹罪行暴露, 被捕下獄, 恰逢顧雍受命審理他。 此時呂壹穿一身囚服, 再無昔日風光。 照理說, 顧雍面對曾經迫害自己的小人,

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氣對其嘲弄一番的。 然而, 顧雍沒有那樣做, 而是像對待平常人一樣和顏悅色的與之交談。 臨走時, 顧雍再一次問他:“你還有什麼地方要為自己辯護嗎?”呂壹感動得只是叩頭謝罪, 無話可說。 此時, 站在一旁的尚書郎懷敘可沒有顧雍那般客氣, 忍不住怒氣衝衝地辱駡起呂壹來。 顧雍回過頭來責備道:“國家有法, 這樣斥駡是無益的”, 其實論受委屈的程度, 顧雍在當場的人之中, 是最有資格有痛駡呂壹的, 足見一代名相的氣度和境界。

圖片來源網路

04

無獨有偶, 同樣是在發生在三國時期的蜀國, 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 蔣琬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 性格孤僻, 訥於言語。 蔣琬與他說話, 他也是只應不答。 有人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 應該給他點顏色看看!”蔣琬坦然一笑, 說:“人嘛, 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 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 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 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底氣足,還能善待他人,這是一種多麼高的境界。

05

有次工作上一個專案需要進行第二期開發,由於第一期的開發人員都離職了,專案人員得重新組隊。新來的程式師張工不僅認真地查看專案需求文檔和源碼,對以前程式留下的錯誤認真地排查處理。本來不是他負責的模組,他都主動幫忙處理。

領導看在眼裡,鑒於他對專案比較熟悉,提升他為專案經理。這下幾位老員工有意見了,憑什麼?有的老員工還在背後議論張工的,甚至說些不中聽的言語。張工只是微笑待之。其實大家都知道,張工平時話很少,做事認真積極這個是事實。

其實對新人張工來說,面對老員工的為難,沒點胸懷沒點格局還真做不到。而還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懷怨惱,真挺不容易。只是他做到了,好事兒就跟著來了,其他人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06

當一個人占理的時候,據理力爭,固然無錯。但這並不能成為不顧及別人尊嚴,恣意教訓、奚落他人的理由。得理時,講話的最終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惡,是要讓對方心服口服,而非以理壓人。倘若不依不饒,惡語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會令理虧之人覺得你是在以理壓人。“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底氣足,是因為做事有計劃,所以才能從容不迫;從容,是因為內心有節制,所以才能泰然處之。老子在《道德經》提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巧言令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世上最美的是心安,心安得要有底氣,願你學會,底氣足時也能為而不爭。

[END]

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底氣足,還能善待他人,這是一種多麼高的境界。

05

有次工作上一個專案需要進行第二期開發,由於第一期的開發人員都離職了,專案人員得重新組隊。新來的程式師張工不僅認真地查看專案需求文檔和源碼,對以前程式留下的錯誤認真地排查處理。本來不是他負責的模組,他都主動幫忙處理。

領導看在眼裡,鑒於他對專案比較熟悉,提升他為專案經理。這下幾位老員工有意見了,憑什麼?有的老員工還在背後議論張工的,甚至說些不中聽的言語。張工只是微笑待之。其實大家都知道,張工平時話很少,做事認真積極這個是事實。

其實對新人張工來說,面對老員工的為難,沒點胸懷沒點格局還真做不到。而還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懷怨惱,真挺不容易。只是他做到了,好事兒就跟著來了,其他人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06

當一個人占理的時候,據理力爭,固然無錯。但這並不能成為不顧及別人尊嚴,恣意教訓、奚落他人的理由。得理時,講話的最終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惡,是要讓對方心服口服,而非以理壓人。倘若不依不饒,惡語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會令理虧之人覺得你是在以理壓人。“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底氣足,是因為做事有計劃,所以才能從容不迫;從容,是因為內心有節制,所以才能泰然處之。老子在《道德經》提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巧言令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世上最美的是心安,心安得要有底氣,願你學會,底氣足時也能為而不爭。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