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與文化》(7)儒家思想的普及和大思想家朱熹

自漢武帝設置了五經博士以來,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便成為了漢唐經學的主題, 而明代理學大家朱熹將五經改為“四書五經”, 將重心從“五經”轉向了“四書”, 四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大思想家:朱熹

朱熹生於南宋年代, 是繼孔子和孟子以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新儒學的集大成者。 他早年研究和講授儒學為主, 後來跟隨李侗學習程學, 後人稱之為理學。 朱熹理學思想對包括朝鮮、日本和歐洲在內諸多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方漢學家認為, 朱熹對儒教世界的影響, 可以與湯瑪斯·阿奎對基督教世界的影響相提並論。

朱熹一生著書立學, 其著作也極為豐富, 《四書集注》等十幾種著作大多流傳了下來。 還創辦了包括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等培養了大批理學家。 朱熹對社會最大的影響, 並非是其深奧的哲理, 而是通俗的儒學教化, 他把《大學》中的名言“格物致知,

正心誠意, 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 作了具體、通俗的闡述。 可以說是他將高深抽象的儒家文化翻譯成了標準的、大眾可以接受的儒學文化, 並用理學的思想重新解釋了《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普及了儒家文化, 對中國後來包括今天的中國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理學思想甚至規範了人們的日常行為, 包括說話、讀書、禮儀等的行為規範, 按照朱熹的邏輯, 如果連日常生活細節的良好習慣都難以養成的人, 就沒有資格治國平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 受儒家文化倫理影響可謂深遠, 同時當權政府也在各個朝代樹立了社會的楷模, 宋朝以來, 以仁愛孝義精神與樂善好施作風的“義門”日漸盛行, 人們對義門家族也充滿了敬意,

在元末戰亂時期, 起義軍多次進入浦江縣, 都被告知當時“鄭氏家族”是義門大家, 所以起義軍還保護了當時的鄭氏住宅沒有侵犯。

在當代的中國文化和傳統禮儀道德中, 具有很大一部分是集成了儒家思想, 其中偉大的思想家朱熹為儒家思想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