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起點論英雄”得不償失

●中國父母常告誡子女”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負之下喪失學習動力, 他們依然苦口婆心再送上一句:”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他們的用意也許是好的, 但一旦缺乏科學的態度就會物極必反, 事與願違。

●小學、初中真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高中階段可以用功一點, 進了大學再刻苦一些, 如果選擇讀博士, 那就必須全力以赴, 獻身科學研究。 這種”遞增函數”式的學習方式比目前”大學前遞增、大學後遞減”的抛物線函數要科學得多。

●我們的校長和教師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規律, 珍愛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 勿把成績看得比天還高, 勿把排名看得比地還大。 我們的大學要把重點放在”教書育人”上, 少浪費時間做低等、重複、湊文章、騙外行的無聊研究, 少聘用分身無術、無實質貢獻的”名人”來裝點門面。

近日回國,

看到一些媒體連篇累牘地討論奧數熱、擇校熱, 孩子們剛上小學, 甚至還未跨入校門就已加入了激烈的競爭。 這些年”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已深深紮根於大家的心坎裡, 融化在血液中, 落實在行動上。 君不見, 奧數、音樂考級、強化班、輔導班等等五花八門, 如雨後春筍, 遍地開花。 家長疲於奔命, 孩子苦不堪言。 再加上成堆的課外作業, 真要把孩子們柔弱的身體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也是一名大學教授, 在中國讀到碩士學位, 又去美國讀了博士學位, 後留美教書至今。 我想通過自己對中美兩國教育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思考來說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流傳甚廣的”名言”是違反科學的, 是誤人子弟的。

我念小學時正是文革前夜,

直到高中畢業基本上是以玩為主, 兼學別樣。 因課餘時間充沛, 打乒乓、拉二胡、像猴子一樣玩單杠, 興趣廣泛, 什麼書都翻。 14歲一口氣無師自通讀完高中三年數理化全部教材。 文革結束, 就憑那三個月的數學基本功, 我考進了南京大學數學系。 至於英文, 我是上了大學才從”ABC”開始學的。 用今天的話來說, 我在”起跑線上”已經”輸光了”, 可是我同樣進步神速, 還修了三個學期的德文。 為什麼學習能如此高效率, 功課能全面發展?只因少年時代在父母”任其自然”的寬鬆環境中, 書沒讀呆, 到了大學才能”該出手時就出手”。 而在多年之後, 我在母校高三教室門口卻親眼目睹, 鋪天蓋地的高考複習資料無情地擋住窗外明媚的陽光。

我女兒只在國內念過小學一年級, 是受美國教育長大的。 初中時, 有一次她隨我回國。 我在北京學術訪問, 她在揚州爺爺奶奶處住了一個多月, 卻苦於找不到同齡玩伴。 當時有感而發, 寫了一篇《我在美國讀初中》。 文中, 她感歎道:”這次回國滿1個月時, 我才與比我大1歲的江都表姐見面。 由於功課多, 她無法抽身和我相見。 也上初二的她, 連週末都不休息。 早上5點起床做作業, 晚上11點才睡覺, 太辛苦了!而我揚州的堂弟, 才二年級就很少有娛樂的時間。 前幾天我去南京外婆家, 另一個上初二的表姐也很難有空和我玩。 ” 這讓她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在美國, 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初中生早上8點15分上課, 下午3點半放學。 每天回家後,

我做完作業還有充裕的時間學中文、看小說和彈鋼琴。 像一般的美國學生那樣, 我有很多時間可以玩。 ”

從這一點上來說, 美國的教育思想和方針是符合自然規律和教育規律的。 在教育起跑線上, 這個國家注重愛的教育、快樂的教育。 它教孩子們基本的知識、做人的道理。 它尊重個人的興趣,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它不鼓勵超前教育、死記硬背, 更不提倡”起點論英雄”。 孩子們從小學到初中,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讀書, 反而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 四年高中,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追求, 他們基本上為滿足自己的愛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選擇自己的未來。 到這時, 他們才開始真正緊張忙碌起來。

在”興趣大於一切”的教育理念下, 學生們對自己定位清楚,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最終成為不同層次的社會有用之才。我們國內媒體每年報導中國學生又在國際奧數競賽中得到了團體冠軍,比美國隊強多了。但這些金牌選手又有幾人像我的大學同學、據我所知從未學過”奧數”、參加過數學競賽的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田剛那樣終生獻給數學?而在美國,這樣的金牌選手大都像田剛那樣最終成了知名的數學教授。

毋庸質疑,天下沒有哪一對父母不希望子女成材,不希望子女擁有幸福的未來。問題是怎樣才能成材,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中國父母常告誡子女”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負之下喪失學習動力,他們依然苦口婆心再送上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們的最初用意也許是好的,但一旦缺乏科學的態度就會物極必反,事與願違,正如一句老話所說:”好的動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在高壓下痛苦地學習反而容易喪失興趣,孩子長大後倘若感到”一事無成”,就會怨恨父母、埋怨教師。要知道,拔苗不能助長,循序才能漸進。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信條難以打破的另一原因,就是當今社會分配不公的教育資源和民眾心中深深紮根的”名校情結”。中學要進”重點中學”,大學要上”北大清華”。湧向這條”獨木橋”,考分是唯一的指揮棒。於是小小年紀就被趕著在”起跑線”上狂奔,剛剛啟蒙就被”奧數”蒙得團團轉。一些父母力圖”贏在起跑線上”,其結果是讓大部分孩子喪失自信心,心靈在攀比中扭曲,心理在擠壓下失衡。

以我在中美兩國學習、教學的體驗,小學、初中真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高中階段可以用功一點,進了大學再刻苦一些,如果選擇讀博士,那就必須全力以赴,獻身科學研究。這種”遞增函數”式的學習方式比目前”大學前遞增、大學後遞減”的抛物線函數要科學得多。

我們在保持重教育文化傳統的同時,要多吸收現代西方文明中人人平等的思想,牢記孔夫子”有教無類”的教誨,逐步減少”重點學校”的比例,讓每個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機會。我們的校長和教師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規律,珍愛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績看得比天還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還大。我們還要擋住到處兜售無用”輔導複習書”的唯利是圖之輩,不讓他們大賺天下父母的血汗錢來養肥自己。我們的媒體更要少一點小題大做地宣傳”高考狀元”。有人調查後發現,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全國各省高考狀元,沒有一個在從政、經商、做學問等方面有傑出成就,被人羡慕的”高考狀元”在社會發展中,最終經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

在美國,”高考狀元”也許會拒絕”哈佛耶魯”,就進家鄉名不見經傳的人文學院,但這並不影響其日後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企業家。很多偉大人物也並不早慧,”起跑線上”也許跌跌撞撞,進了大學也未脫穎而出。美國第一個本土出生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密立根,大學本科並非在我們想當然的名校度過,而只是在Oberlin學院一待就是六年,直到獲得獎學金去了當時還未成為美國物理學研究重鎮的哥倫比亞大學。

因此,我們的大學要把重點放在”教書育人”上,少浪費時間做低等、重複、湊文章、騙外行的無聊研究,少聘用分身無術、無實質貢獻的”名人”來裝點門面。只有各地大學的教學品質大長之後,考生的第一選擇才會均勻分佈,形成良性迴圈。

西方有句諺語:”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不應追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應鼓勵”讓孩子的未來贏在終點線上”。

學生們對自己定位清楚,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最終成為不同層次的社會有用之才。我們國內媒體每年報導中國學生又在國際奧數競賽中得到了團體冠軍,比美國隊強多了。但這些金牌選手又有幾人像我的大學同學、據我所知從未學過”奧數”、參加過數學競賽的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田剛那樣終生獻給數學?而在美國,這樣的金牌選手大都像田剛那樣最終成了知名的數學教授。

毋庸質疑,天下沒有哪一對父母不希望子女成材,不希望子女擁有幸福的未來。問題是怎樣才能成材,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中國父母常告誡子女”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負之下喪失學習動力,他們依然苦口婆心再送上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們的最初用意也許是好的,但一旦缺乏科學的態度就會物極必反,事與願違,正如一句老話所說:”好的動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在高壓下痛苦地學習反而容易喪失興趣,孩子長大後倘若感到”一事無成”,就會怨恨父母、埋怨教師。要知道,拔苗不能助長,循序才能漸進。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信條難以打破的另一原因,就是當今社會分配不公的教育資源和民眾心中深深紮根的”名校情結”。中學要進”重點中學”,大學要上”北大清華”。湧向這條”獨木橋”,考分是唯一的指揮棒。於是小小年紀就被趕著在”起跑線”上狂奔,剛剛啟蒙就被”奧數”蒙得團團轉。一些父母力圖”贏在起跑線上”,其結果是讓大部分孩子喪失自信心,心靈在攀比中扭曲,心理在擠壓下失衡。

以我在中美兩國學習、教學的體驗,小學、初中真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高中階段可以用功一點,進了大學再刻苦一些,如果選擇讀博士,那就必須全力以赴,獻身科學研究。這種”遞增函數”式的學習方式比目前”大學前遞增、大學後遞減”的抛物線函數要科學得多。

我們在保持重教育文化傳統的同時,要多吸收現代西方文明中人人平等的思想,牢記孔夫子”有教無類”的教誨,逐步減少”重點學校”的比例,讓每個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機會。我們的校長和教師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規律,珍愛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績看得比天還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還大。我們還要擋住到處兜售無用”輔導複習書”的唯利是圖之輩,不讓他們大賺天下父母的血汗錢來養肥自己。我們的媒體更要少一點小題大做地宣傳”高考狀元”。有人調查後發現,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全國各省高考狀元,沒有一個在從政、經商、做學問等方面有傑出成就,被人羡慕的”高考狀元”在社會發展中,最終經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

在美國,”高考狀元”也許會拒絕”哈佛耶魯”,就進家鄉名不見經傳的人文學院,但這並不影響其日後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企業家。很多偉大人物也並不早慧,”起跑線上”也許跌跌撞撞,進了大學也未脫穎而出。美國第一個本土出生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密立根,大學本科並非在我們想當然的名校度過,而只是在Oberlin學院一待就是六年,直到獲得獎學金去了當時還未成為美國物理學研究重鎮的哥倫比亞大學。

因此,我們的大學要把重點放在”教書育人”上,少浪費時間做低等、重複、湊文章、騙外行的無聊研究,少聘用分身無術、無實質貢獻的”名人”來裝點門面。只有各地大學的教學品質大長之後,考生的第一選擇才會均勻分佈,形成良性迴圈。

西方有句諺語:”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不應追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應鼓勵”讓孩子的未來贏在終點線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