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中被關羽斬殺的戰將,一個讓孫堅憤怒,一個屠滅關羽後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我們很多朋友都是從小看《三國演義》長大的, 故而在歷史課上的時候, 先入為主, 以《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結局為歷史事實。 其實並非如此, 《三國演義》屬於藝術創作, 有真有假。 就拿我們《三國演義》中義絕關羽來說, 他是一位忠於蜀漢, 知恩圖報, 義薄雲天的豪傑, 是一位英勇善戰, 智勇雙全, 威震華夏的英雄。 那麼在演義之中, 死於關羽刀下的名將到底有多少, 正史之中是否確實如此呢?

第一:剛出道就斬黃巾大將程遠志

程遠志, 黃巾起義軍大將, 光和七年(西元184年), 程遠志與副將鄧茂統兵五萬進犯涿郡。 劉焉令鄒靖與劉備兄弟三人, 前去迎戰。 兩軍在大興山相對。 副將鄧茂被張飛以丈八蛇矛給刺死, 程遠志見了, 早吃一驚, 措手不及, 被雲長刀起處, 揮為兩段。

而正史之中, 程遠志是不存在的, 算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 為襯托關羽出場的。

第二: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

華雄, 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 為董卓帳下都督, 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猛將, 關西人。 華雄自告奮勇在汜水關抵擋十八路諸侯聯軍的進攻, 先後斬了祖茂, 俞涉、潘鳳三員大將, 正當諸侯們手足無措之時, 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 並且在曹操為他斟的熱酒尚溫之時, 便斬了華雄得勝歸來。

正史之中, 華雄並非被關羽所斬, 初平二年(191), 孫堅參與討伐董卓之役, 在陽人大破董卓軍, 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 如果孫堅知道自己的戰績, 被羅貫中轉嫁給關羽, 肯定憤怒不止, 汗顏不止。

第三:北海刀劈管亥

管亥, 黃巾起義軍的將領, 曾兵圍北海, 管亥曾經一合斬殺孔融的大將宗寶, 後與關羽大戰數十合後被斬。

正史之中, 管亥率軍圍攻孔融, 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劉備求救, 他被劉備的援軍擊退。 並沒有交代其死亡。 《後漢書·孔融傳》:黃巾複來侵暴, 融乃出屯都昌, 為賊管亥所圍。 融逼急, 乃遣東萊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 備驚曰:“孔北海乃複知天下有劉備邪?”即遣兵三千救之, 賊乃散走。

第四:徐州城下梟車胄之首

車胄,東漢末年武將,為曹操所置之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奉太祖命加害劉備,與陳登商議,登暗送信於備,胄為關羽所斬,全家亦為張飛殺盡。

正史之中,曹操滅呂布後佔有徐州之地,就任命車胄為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左將軍劉備因胄傲慢而襲殺胄,據小沛以背太祖。為了襯托劉備的仁義,讓關羽替代了。

第五:盱眙秒殺荀正

荀正,袁術部將。袁術會戰徐州牧劉備,以上將紀靈為主將、正為副將,起兵十萬殺棄徐州。兩軍會於盱眙,靈與備將關羽戰,三十合後退走。靈遣正出馬,正以羽無名下將,非靈對手,惹得羽大怒,直取正,交馬一合,砍正於馬下。

正史之中,荀正無記載,屬於演義虛構人物。

第六:白馬之戰斬顏良

顏良,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曹袁交兵,顏良統十萬精兵為前部,攻劉延于白馬。劉延屢次告急,曹操派15萬軍隊兵分三路解白馬之圍。曹操親率5萬迎戰顏良,但被顏良部下精兵整齊的陣勢所震懾。呂布舊將宋憲、魏續相繼請求與顏良單挑,都很快被殺。徐晃出馬戰顏良,大約二十合後敗走,使得曹軍諸將栗然。在謀士程昱建議下,曹操召見關羽,讓關羽代替出戰,關羽跨上赤兔馬沖入袁軍。顏良未及反應,措手不及,即被關羽所殺。關羽割下顏良首級綁在馬脖子上,順利返回。顏良軍士氣大損,陷入混亂,為曹操提供了進攻的機會。曹操在白馬之戰中獲勝,大破袁軍,還劫奪了很多物資。

正史之中,顏良也是關羽所斬,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

第七:延津之戰斬文醜

文醜,是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與趙雲大戰60回合不分勝負猛將,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醜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醜挺身獨戰,射退張遼,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于馬下。

正史之中,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醜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醜一軍,文醜于此戰中喪生。

第八:汝南之戰斬蔡陽

蔡陽,又作蔡揚,東漢丞相曹操部下武將,汝南太守。後因其外甥秦琪被關羽所殺而率兵追襲關羽至古城,時張飛懷疑關羽有背劉投曹之意,關羽因此三通鼓內斬蔡陽以明己不背劉備。

正史之中,東漢丞相曹操部下武將,汝南太守。于建安六年(201)奉曹操之命攻擊與劉備聯合的汝南賊龔都等人,被劉備斬殺。《三國志·先主傳》:(袁)紹遣先主將本兵複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第九:襄樊之戰斬龐德

龐德,字令明,在襄樊之戰之中,曹仁被關羽包圍在樊城,龐德為征西都先鋒,隨左將軍于禁引軍赴救。其時諸將皆以龐德兄長龐柔、故主馬超均在蜀,都懷疑龐德有貳心;龐德抬棺決死,遂力鬥關羽父子,又箭射關羽,深為關羽所忌憚。然而于禁懼其立功,加以制肘。魏軍戰敗,龐德被周倉在水中擒獲,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

正史之中,龐德擔任曹仁的副將協助曹仁抵禦關羽。襄樊之戰被擒,不降被關羽斬殺。龐德的死,讓關氏和龐氏有著仇恨,在相隔40年後,讓龐德的後代滅了關羽一族。《三國志》裴注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除此之外,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還曾斬殺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人,還有若幹部將比如夏侯存、成何、楊齡等不知副將,正史之中,都不是關羽斬殺的,有很多都是虛構的。

車胄,東漢末年武將,為曹操所置之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奉太祖命加害劉備,與陳登商議,登暗送信於備,胄為關羽所斬,全家亦為張飛殺盡。

正史之中,曹操滅呂布後佔有徐州之地,就任命車胄為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左將軍劉備因胄傲慢而襲殺胄,據小沛以背太祖。為了襯托劉備的仁義,讓關羽替代了。

第五:盱眙秒殺荀正

荀正,袁術部將。袁術會戰徐州牧劉備,以上將紀靈為主將、正為副將,起兵十萬殺棄徐州。兩軍會於盱眙,靈與備將關羽戰,三十合後退走。靈遣正出馬,正以羽無名下將,非靈對手,惹得羽大怒,直取正,交馬一合,砍正於馬下。

正史之中,荀正無記載,屬於演義虛構人物。

第六:白馬之戰斬顏良

顏良,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曹袁交兵,顏良統十萬精兵為前部,攻劉延于白馬。劉延屢次告急,曹操派15萬軍隊兵分三路解白馬之圍。曹操親率5萬迎戰顏良,但被顏良部下精兵整齊的陣勢所震懾。呂布舊將宋憲、魏續相繼請求與顏良單挑,都很快被殺。徐晃出馬戰顏良,大約二十合後敗走,使得曹軍諸將栗然。在謀士程昱建議下,曹操召見關羽,讓關羽代替出戰,關羽跨上赤兔馬沖入袁軍。顏良未及反應,措手不及,即被關羽所殺。關羽割下顏良首級綁在馬脖子上,順利返回。顏良軍士氣大損,陷入混亂,為曹操提供了進攻的機會。曹操在白馬之戰中獲勝,大破袁軍,還劫奪了很多物資。

正史之中,顏良也是關羽所斬,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

第七:延津之戰斬文醜

文醜,是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與趙雲大戰60回合不分勝負猛將,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醜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醜挺身獨戰,射退張遼,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于馬下。

正史之中,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醜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醜一軍,文醜于此戰中喪生。

第八:汝南之戰斬蔡陽

蔡陽,又作蔡揚,東漢丞相曹操部下武將,汝南太守。後因其外甥秦琪被關羽所殺而率兵追襲關羽至古城,時張飛懷疑關羽有背劉投曹之意,關羽因此三通鼓內斬蔡陽以明己不背劉備。

正史之中,東漢丞相曹操部下武將,汝南太守。于建安六年(201)奉曹操之命攻擊與劉備聯合的汝南賊龔都等人,被劉備斬殺。《三國志·先主傳》:(袁)紹遣先主將本兵複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第九:襄樊之戰斬龐德

龐德,字令明,在襄樊之戰之中,曹仁被關羽包圍在樊城,龐德為征西都先鋒,隨左將軍于禁引軍赴救。其時諸將皆以龐德兄長龐柔、故主馬超均在蜀,都懷疑龐德有貳心;龐德抬棺決死,遂力鬥關羽父子,又箭射關羽,深為關羽所忌憚。然而于禁懼其立功,加以制肘。魏軍戰敗,龐德被周倉在水中擒獲,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

正史之中,龐德擔任曹仁的副將協助曹仁抵禦關羽。襄樊之戰被擒,不降被關羽斬殺。龐德的死,讓關氏和龐氏有著仇恨,在相隔40年後,讓龐德的後代滅了關羽一族。《三國志》裴注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除此之外,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還曾斬殺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人,還有若幹部將比如夏侯存、成何、楊齡等不知副將,正史之中,都不是關羽斬殺的,有很多都是虛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