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大部分結局悲慘,只有他例外

巨鹿之戰, 項羽以無可匹敵的勇猛, 大勝章邯、王離所率領的秦軍。 秦軍主力自此喪失殆盡, 風雨飄搖的大秦江山名存實亡。

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 諸侯將領進入項羽營門後, 個個都屈膝前行, 沒有人敢仰視項羽。 項羽從此確立了在諸侯中的領導地位, 諸侯都歸屬于他。 楚懷王也已經不被他放在眼裡了。

劉邦率先領兵挺近咸陽後, 滅亡了秦國。 之後, 劉邦擔心項羽報復, 採納了張良的建議, 親赴鴻門謝罪, 才驚險的得到了項羽的諒解。

由於楚懷王有“先入關者為王”的約定, 劉邦率先入的咸陽, 而楚懷王又堅持遵循約定。

大怒的之下的項羽, 明尊懷王為義帝, 暗地裡將其遷移流放到長沙郡的郴縣, 並派遣英布將其殺死。

項羽-楚漢傳奇劇照

此時的項羽無人能敵, 又為天下諸侯首領, 於是自封西楚霸王, 定都彭城, 轄梁、楚等九個郡。 為了獎賞跟他一起亡秦的諸侯,

項羽更是一口氣分封了十八個諸侯。

項羽分封的第一梯隊和劉邦有關。 由於之前劉邦先入關, 引起了項羽的猜忌。 於是劉邦把他分到了原來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 即巴、蜀、漢中的艱險之地, 封劉邦為漢王。

為了牽制劉邦, 防止劉邦擴張, 項羽把關中地區分為三個部分, 巨鹿之戰後秦朝的降將章邯封為雍王, 秦長史司馬欣封為塞王, 說服章邯降楚的都尉董翳封為翟王。

這就是三秦之地的由來, 而咸陽則是三秦的分界點。 項羽在二月分封諸侯, 劉邦在八月就依照韓信的計策, 從古道回軍, 襲擊了雍王章邯。 章邯不敵, 逃往廢丘固守, 後被樊噲水淹廢丘, 章邯自殺。

司馬欣和董翳在劉邦平定雍地的時候就投降了, 不過後來項羽大勝劉邦,

司馬欣再次投降項羽。 後來在成皋之戰被漢軍擊敗, 三性家奴司馬欣自殺。 董翳一說跟隨司馬欣自殺, 一說佐劉邦後遷韓城吳王寨。

成皋之戰

項羽分封的第二梯隊, 是恢復國號的五國諸侯(七國中秦滅, 他自己為西楚霸王)。 項羽封魏豹為西魏王;封韓成為韓王;封臧荼為燕王;封田都為齊王;封趙王歇為代王。

項羽分封的第三梯隊, 是跟隨自己起義的有功將領。 項羽帳下將領英布(黥布), 被封為九江王;楚懷王柱國, 共敖被封為臨江王(臨江王共敖沒多久就病死了, 兒子共尉繼位為臨江王, 被劉邦所滅);跟隨項羽參加巨鹿之戰的, 田安被封為濟北王。

項羽分封第四梯隊, 則是回應陳勝起義的隊伍。 陳勝的手下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張耳擔任趙相國時, 手下申陽跟隨項羽在巨鹿之戰有功, 申陽被封為河南王;趙國的將軍司馬卬被封為殷王。

陳勝的手下, 韓廣被封為遼東王;回應陳勝起義的吳芮被封為衡山王;回應陳勝起義時的齊王田巿被封為膠東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形勢圖

項羽分封諸侯王時, 陳勝的手下張耳被封王, 而陳余只是被封候, 很不滿;而原本齊國的三個田氏均被封王, 而田榮沒有被封, 也不滿, 二人均認為項羽處事不公, 便聯合發動了叛亂。

陳余聯合田榮打跑了常山王張耳(張耳投奔劉邦, 劉邦一統後封其為趙王);趕跑了齊王田都,其下落不明;殺死了膠東王田市、濟北王田安。代王趙歇複立為趙王;陳余自為代王;田榮則自立為齊王。

西魏王魏豹,在韓信滅魏時,被虜至滎陽,被漢將周苛所殺;趙王歇,也被韓信滅趙時所殺;韓王成因為是張良所扶持,和劉邦關係好,被項羽斬首。項羽改立大夫鄭昌為韓王。後來劉邦派韓太尉信滅韓,鄭昌投降。韓太尉信被劉邦封為韓王(即韓王信)。

本來韓廣最初是燕王,但項羽不放心燕國,藉口臧荼功勞大,就把韓廣遷為遼東王,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為燕王。韓廣不肯搬遷,結果被臧荼殺害。

楚漢之爭後,河南王申陽投降劉邦,後下落不明;殷王司馬昂後聯合劉邦攻打項羽,在彭城之戰中被楚軍所殺。至此,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已經死的七七八八。

楚漢之爭

後來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投降劉邦,並聯合跟隨劉邦的楚王韓信、韓王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共尊劉邦為皇帝。

臧荼、英布、吳芮、張耳這些沒死的諸侯投降劉邦後,成為了劉邦的七個異姓王中的四人,但最後也相繼被劉邦所殺。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後,唯一沒有被殺的只有一個人,長沙王吳芮。

長沙王吳芮聽從了張良的計謀,保存實力,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的子女及兄弟,他自己則過起了韜光養晦的生活,因而得以倖免。

長沙王傳了五代,到吳芮的五世孫吳著時,因為沒有後裔,國號取消。

劉邦一統後封其為趙王);趕跑了齊王田都,其下落不明;殺死了膠東王田市、濟北王田安。代王趙歇複立為趙王;陳余自為代王;田榮則自立為齊王。

西魏王魏豹,在韓信滅魏時,被虜至滎陽,被漢將周苛所殺;趙王歇,也被韓信滅趙時所殺;韓王成因為是張良所扶持,和劉邦關係好,被項羽斬首。項羽改立大夫鄭昌為韓王。後來劉邦派韓太尉信滅韓,鄭昌投降。韓太尉信被劉邦封為韓王(即韓王信)。

本來韓廣最初是燕王,但項羽不放心燕國,藉口臧荼功勞大,就把韓廣遷為遼東王,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為燕王。韓廣不肯搬遷,結果被臧荼殺害。

楚漢之爭後,河南王申陽投降劉邦,後下落不明;殷王司馬昂後聯合劉邦攻打項羽,在彭城之戰中被楚軍所殺。至此,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已經死的七七八八。

楚漢之爭

後來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投降劉邦,並聯合跟隨劉邦的楚王韓信、韓王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共尊劉邦為皇帝。

臧荼、英布、吳芮、張耳這些沒死的諸侯投降劉邦後,成為了劉邦的七個異姓王中的四人,但最後也相繼被劉邦所殺。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後,唯一沒有被殺的只有一個人,長沙王吳芮。

長沙王吳芮聽從了張良的計謀,保存實力,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的子女及兄弟,他自己則過起了韜光養晦的生活,因而得以倖免。

長沙王傳了五代,到吳芮的五世孫吳著時,因為沒有後裔,國號取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