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奇葩的小國家:自杞國,蒙古人用了6年才滅了它

中國歷史上就有這麼個奇葩的小國家:自杞國。

自杞示意圖, 南宋等多數邊界是根據譚其驤的地圖冊1204年畫的, 自杞國等少部分邊界根據《嶺外代答》和《元史地理志》劃分。

自杞國極盛時期的大概位置在今天的雲南東部、廣西和貴州西部一帶, 時間大致和南宋重合。 也許你從來沒在歷史地圖上見過它, 因為它是宋朝的藩屬, 宋朝對它有名義上的領導權, 一般的歷史地圖把它當做宋朝的羈縻州來處理, 直接畫進了宋朝的版圖。

自杞國是彝族人的祖先烏蠻人建立的小國。 烏蠻其實是中原王朝對西南地區一大堆漢化程度不高的部落的泛指(漢化程度較好的叫白蠻), 他們長期以來就在雲貴一帶生活。 自從漢朝吞掉了夜郎和滇國之後, 他們就名義上臣服于中原王朝, 但實際上經常是若即若離的狀態, 反正天高皇帝遠, 也沒人管得著。 順便一提,

傳說中和諸葛亮玩得很開心的孟獲同學, 就是烏蠻的一支。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中原人自顧不暇, 對烏蠻是鞭長莫及, 於是他們便逐漸從中原王朝脫離了出來。 到了唐朝, 烏蠻人分成幾十個部, 其中在雲南洱海附近有六個部, 建了六個小邦國, 叫做六詔。

六詔裡最牛的一詔後來發跡, 建立了統一雲南的南詔國, 其它的烏蠻部落基本都跟著它混。

在9世紀, 南詔國被大長和推翻, 雲南陷入動盪, 而中原也正值晚唐的藩鎮割據, 一片混亂, 於是剩下的烏蠻各部也自起爐灶, 在雲貴高原建立了幾個小王國, 其中之一在北宋時演化成自杞國, 也是烏蠻各國發展得最好的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 另一個烏蠻小國在宋朝初年納土歸降, 宋太祖很高興, 將那裡命名為『貴州』, 沿用至今。

剛建國的時候, 自杞國很弱, 於是主動向宋朝示好, 成了宋朝的藩屬。 後來在宋朝的掩護下, 它逐漸混壯了, 收拾了周圍許多其它烏蠻人的部落和小國, 地盤越來越大, 在宋朝西南的山區裡鑽空子, 最後在今天的雲南和貴州廣西之間,

逐漸形成了大致南北狹長的國土形狀。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奇葩的效果:重新穩定雲南的大理國, 和統一中原的宋朝, 基本上被它隔開了。

1253年, 蒙古滅大理國, 對宋朝形成了半包圍, 蒙軍開始從西側進攻宋朝, 作為宋朝附庸的自杞國,

首先應對蒙古人的進攻。 照理說, 像自杞國這種組織鬆散的蕞爾小國, 應該會很輕鬆地被蒙古拿下, 結果, 蒙古被自杞國擋在雲南整整六年, 直到1259年才滅掉自杞, 或許也和蒙古騎兵在山區施展不開有關吧(作為對比, 西遼和花剌子模這兩個幅員遼闊的中亞大國, 在蒙古人面前, 加起來也沒撐到六年)。 就在亡國前, 自杞國的末代國君還在給宋朝報告軍情。 雖然最終沒能改變蒙宋戰爭的結局, 但自杞國也是盡了全力, 起到了遠超預期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