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聖燈公園、二仙橋公園初具雛形 成都市民提前“賞花觀綠”

芙蓉盛開、銀杏成林,走過成華大道,聖燈公園、二仙橋公園相隔不遠,綠意連綿,已經初具規模。 昨日是大假的第6天,成都商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儘管還未正式對外開放,已經有不少市民提前來此“賞花觀綠”。

“天天都盼著,聽說快要修好了,就來看看。 ”昨日上午11點,家住理工東苑的彭女士和丈夫一起,帶著5歲的女兒繞著聖燈公園走了一圈,最後,在已經建成的綠道上合影留念。 彭女士告訴記者,她在附近居住了好幾年,近年來,周邊交通設施、綠地景觀越來越好,與幾年前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記者獲悉,聖燈公園位於物流大道南側,占地8萬平方米,定位為開敞式公園。

在設計上,尊重現有地形,通過花草樹木的有機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場景。 在基地陽光大草坪內形成自迴圈的雨水收集與回用體系,創建雨水花園和淨水濕地等生態節點,帶來“海綿城市”新體驗。 “五老七賢”等文化名人,也將在公園內以雕塑、文字等形式呈現。 同時,十餘處的堆坡造型,將呈現“層巒疊嶂”的山水畫廊。 大假期間,公園暫停施工,但可以看到景觀設施、喬木移栽等工作已經初步完成,昨日,現場有三五個工人正在進行道路基層鋪設。

毗鄰聖燈公園,二仙橋公園也初具雛形。 二仙橋公園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約56167平方米,整體呈帶狀分佈,定位於“都市謐林中的鐵路線記憶”。

按照公園設計,將保留並重新鋪設部分鐵軌,在原來卸貨的月臺位置,也將設置特色景觀,附屬設施如探照燈、信號燈、指示牌等將部分保留,被點綴在公園及其附近的道路口,保留片區的鐵路記憶。

與兩個公園相隔不遠,二仙橋西片區配套幼稚園專案正在建設中——這些公共服務專案,都是成都公共服務“三年攻堅”行動計畫專案的內容。 為了打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攻堅戰”,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建設和諧宜居城市,成都相關區(市)縣以專案為抓手,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全力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轄區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數量和品質。 成都商報記者 葉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