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四將之李牧:良將身亡趙亦亡

秦, 虎狼之國。 語出《史記》, 這是戰國時期的屈原向楚王的忠告。 在當時, 貪婪兇狠, 侵略成性是用來形容秦國的。 《後漢書》的作者班固形容當時的秦國是這樣描述的:說秦“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 奮其爪牙, 禽獵六國, 以並天下”。 秦在七國之雄中本居末位, 能東征西討, 甚至戰勝多國聯軍, 除了內立法度以外, 人才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 兩位天才將軍白起、王翦的橫空出世, 給秦國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趙大將軍李牧畫像

但是, 在對強秦的戰爭中, 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趙國的大將李牧。

和白起一樣, 李牧在趙國的封號也是“武安君”, 武安, 是指那些戰無不勝, 又能讓人民安居樂業的人。 早年李牧駐守在雁門郡防衛匈奴, 匈奴聚散如風, 搶的快跑的也快, 很難殲滅。 李牧多年隻守不攻, 讓匈奴膽大起來, 覺得有機可乘, 於是深入趙地、大肆搶奪。

李牧一看時機成熟, 關門打狗。 一舉滅了襜襤(匈奴一支), 打敗東胡, 收降林胡, 單于逃亡。 十多年間, 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到了西元前234年, 秦大將桓齮攻取趙國的平陽、武城, 斬殺趙軍十萬, 趙將扈輒戰死。 第二年, 秦軍再次來來襲, 趙王從雁門急調李牧任大將軍, 對抗秦軍。

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 在宜安附近與秦軍遭遇。 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 士氣高漲, 倉促迎戰, 勢難取勝。 於是統率趙軍採取守勢, 待敵疲憊, 伺機反攻。 秦軍改變策略, 轉攻肥下, 想誘敵出動, 結果前幾天趙軍仍按兵不動, 等到留守的秦軍習以為常, 李牧率軍突然襲擊, 並派出兩路大軍夾擊回援的秦軍。 趙軍大獲全勝, 李牧被封武安君。

戰國時期各國的疆域圖

西元前232年, 秦軍兵分兩路, 再次攻擊趙國。 結果李牧南軍固守, 北軍強攻秦軍, 獲勝後再與南軍會師, 秦軍一看難以獲勝, 悻悻而退。

其後的三年多時間裡, 秦軍一直繞著趙國走, 沒能再展開像樣像樣的進攻。

與李牧的對抗讓秦國十分惱火。

西元前229年, 王翦花重金買通趙國權臣郭開, 讓郭散佈李牧暗通秦軍的謠言, 趙王遷聽信讒言, 設計斬殺了李牧。 一代名將, 壯志未酬, 令人慨歎。

李牧死後僅三個月, 王翦就率秦軍大敗趙軍, 俘獲了趙王遷。 不知道到這個時候, 趙王遷的內心有沒有後悔, 是他自己一手導演了自己被俘的悲劇。

秦王掃六合

唐朝建中三年(西元782年), 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 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 並為他們設廟享奠, 這當中就有“大將軍武安君李牧”。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還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等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