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都說他是漢奸、賣國賊,但他做的這些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尊敬

在近代史上, 《二十一條》堪稱中國人的一個痛點, 尤其是對方還是小日本兒, 更讓中國人受不了, 因此, 當時代表中國簽字的陸征祥, 也被罵成漢奸、賣國賊。

但是, 陸征祥真的是賣國賊嗎?

去掉那些情緒化的宣傳, 讓我們來看看真實的陸征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陸征祥1871年生於上海, 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 因此陸征祥13歲就進入上海廣方言館學習外語, 這是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學校。 陸征祥最早學的是法語, 可他最擅長的, 卻是俄語, 22歲就去俄羅斯任大使館翻譯官, 民國建立時, 陸征祥已是中國駐俄羅斯公使。

袁世凱想請陸征祥出任外交總長, 陸征祥起初不答應, 架不住袁世凱軟磨硬泡, 最後勉強答應了, 但也提了三個條件:一、其他部門不能向外交部硬塞人員;二、外交次長必須懂外語, 不能是草包;三、外交部的事, 我陸征祥一人說了算, 袁總統都不能過問。

袁世凱都同意了, 陸征祥這才走馬上任。

在陸征祥的辦公室裡, 常年掛著四個大字——“不忘馬關”。 《馬關條約》起於中日甲午海戰, 中國被迫向日本賠償2億兩白銀, 堪稱中國人最屈辱的時刻, 因此陸征祥痛心疾首, 說此生絕不忘《馬關條約》帶給中國的恥辱。

陸征祥討厭日本, 但袁世凱卻和日本眉來眼去, 最後弄了個《二十一條》。 當然, 袁世凱也不是傻子, 他自己不會簽字, 白紙黑字留下駡名, 他讓外交總長陸征祥去背這個黑鍋。

陸征祥不想背鍋, 袁世凱說:你可以不簽, 但到時日本肯定會出兵打過來, 到時你罪過更大。 袁世凱就差把刀架在陸征祥脖子上了, 陸征祥沒辦法, 只好去簽字。 簽字前, 陸征祥說了句:“一落筆, 就成了我陸某人的死案, 駡名背定了。 ”

果然, 消息一出, 舉國憤怒, 國人把袁世凱、陸征祥罵得狗血淋頭, 從此背上了漢奸、賣國賊的駡名。

但陸征祥的外交生涯並沒有就此結束, 4年後, 陸征祥又一次迎來了挑戰。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中國作為戰勝國, 被邀請出席巴黎和會。

中國派出了外交總長陸征祥、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駐法公使施肇基、駐比利時公使魏宸祖五人為代表, 陸征祥為代表團團長。

在爭論是否要將山東割讓給日本時, 顧維鈞發表了那段著名的演講——

“西方出了一位聖人, 叫耶穌, 基督教相信耶穌被釘死在耶路撒冷, 使耶路撒冷成為世界聞名的古城。 而在東方也出了一個聖人, 他叫孔子, 連日本人也奉他為東方的聖人。 東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穌, 孔子的出生地山東也就是東方的聖地。 因此, 中國不能放棄山東, 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

中國代表拒簽《凡爾賽和約》, 人們只記住了外交天才顧維鈞, 但實際上, 帶頭拒簽的是代表團團長陸征祥。 陸征祥不怕施壓, 發電報強硬表示:“寧可被槍斃, 也絕不在出賣中國的和約上簽字。 ”

長期的外交生涯, 讓陸征祥身心俱疲, 尤其是簽訂《二十一條》的心魔, 讓他無法解脫, 只好於1926年辭去公職, 去了比利時的聖安德魯修道院, 成為一名修士。

但即使是在比利時做修士, 陸征祥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創辦了《益世報海外通訊》,用筆名“木蘭”寫作,向歐洲各界揭露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還呼籲歐洲人不要買日本生產的玩具,說日本人賺了錢,就會造槍炮屠殺中國人。

有人不理解,說你都出家了,還管這麼多幹什麼?陸征祥回應道:“中國不止是一個國家,更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盡我一個中國人微薄之力,為祖國而戰。中國抗日,不光為了中國,也為了全世界。中國要是亡了,歐洲還能獨存嗎?”

二戰開始後,德國入侵比利時,把修道院變成軍營,所有修道士都被趕了出去,包括陸征祥。

陸征祥不顧年邁,在比利時各地發表演說,揭露納粹的殘暴。德國蓋世太保盯上了陸征祥,警告他不要再散發不利於德國的言論。陸征祥不聽,繼續罵納粹,把蓋世太保惹急了,準備送陸征祥去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好在法肯豪森(曾在中國工作多年)出面,為陸征祥說好話,才讓他躲過了一劫。

二戰勝利後,74歲高齡的陸征祥公開發表道歉信,向全體中國人道歉,說我當年簽訂《二十一條》,雖是被迫,也是罪人,現在日本戰敗了,中國收回了主權,我極為高興。

又過了4年,1949年初,78歲的陸征祥病入膏肓。修道院主教去看望陸征祥,知道他對中國的感情,說你的祖國占了你一半的心。陸征祥搖搖頭,緩緩伸出三根手指,主教感慨地說:“我說少了,你的祖國在你心中占到四分之三還要多。”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陸征祥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創辦了《益世報海外通訊》,用筆名“木蘭”寫作,向歐洲各界揭露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還呼籲歐洲人不要買日本生產的玩具,說日本人賺了錢,就會造槍炮屠殺中國人。

有人不理解,說你都出家了,還管這麼多幹什麼?陸征祥回應道:“中國不止是一個國家,更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盡我一個中國人微薄之力,為祖國而戰。中國抗日,不光為了中國,也為了全世界。中國要是亡了,歐洲還能獨存嗎?”

二戰開始後,德國入侵比利時,把修道院變成軍營,所有修道士都被趕了出去,包括陸征祥。

陸征祥不顧年邁,在比利時各地發表演說,揭露納粹的殘暴。德國蓋世太保盯上了陸征祥,警告他不要再散發不利於德國的言論。陸征祥不聽,繼續罵納粹,把蓋世太保惹急了,準備送陸征祥去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好在法肯豪森(曾在中國工作多年)出面,為陸征祥說好話,才讓他躲過了一劫。

二戰勝利後,74歲高齡的陸征祥公開發表道歉信,向全體中國人道歉,說我當年簽訂《二十一條》,雖是被迫,也是罪人,現在日本戰敗了,中國收回了主權,我極為高興。

又過了4年,1949年初,78歲的陸征祥病入膏肓。修道院主教去看望陸征祥,知道他對中國的感情,說你的祖國占了你一半的心。陸征祥搖搖頭,緩緩伸出三根手指,主教感慨地說:“我說少了,你的祖國在你心中占到四分之三還要多。”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