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爵士”?小米“屌絲”?手機被標籤幾時休

不知道啥時在“機圈”用個手機就會動不動被標籤, 每個人支持的品牌不同但對方要是沒你能說回道, 就看你的手機型號默默說一句:xx定律!然後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飄然而去。

相信接下來說的這種被標籤的詞彙大家都聽過吧?都聽過吧???

華為:爵士?

小米:屌絲?

OV:廠妹?

錘子:情懷?

三星:你不怕炸?

蘋果:窮得只剩下個蘋果?

其實用什麼手機純屬個人興趣和愛好, 別人用什麼關你屁事!拿著個手機去定義別人只能說你本身低能, 只能靠著個:“手機”以提升自我優越感。

而貼標籤:在節省時間、精力的同時, 會形成刻板印象。 表現為:在被給與有限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帶普遍性的結論, 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個體差異, 從而導致知覺上的錯誤, 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古語雲: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給別人貼標籤是會產生自我優越的錯覺, 更會惹惱別人, 要是你也被人“貼標籤”那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將心比心才能走的更遠, 否則只會讓一些不在機圈的人覺得, “你看某某手機的粉絲, 好沒素質”那麼這樣的刻板效應是你所希望的嗎?

不要試圖給自己和別人打上任何標籤, 那是超市理貨員的事兒,

不是你的, 往往被定義的後面全是自卑與不滿, 用冒號句號撐起的人是無法真正站立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現代社會, 資訊發達, 自然個人有個人的想法。 你想去評論一個群體, 確實是很困難的一個事情。 而且我不覺得這樣(對和自己沒有金錢, 權力, 生命安全等糾葛的)人以及做有什麼好處, 你們天天要平權平等, 然後天天帶有色眼鏡看人。

當然, 針對某些有具體條規, 篩選過的團體本身, 你可以用上標籤化, 但是請分清, 且辨認成本過高的情況下, 依照標籤化是效率的, 可行的。 所以, 一個人做一個事情, 當然是因為, 他就是會做這個事情的人, 而不是因為是他是具有某個標籤的人。

如果不能先剝開各種身份帶來的無謂的泛標籤化, 可能這個世界就離平等世界, 還有很大一步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