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老司機有話說,柴機油變質怎麼看?

發動機的潤滑油(也稱機油)除了潤滑之外, 還有冷卻、清潔、密封、防銹及減振等作用。 保證機油的品質對發動機正常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 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和機器故障的出現, 機油中會因進人水、燃油、金屬顆粒而喪失潤滑性能, 導致機油變質。

機油中進水

油水混合後, 發動機油底盤裡的油量逐漸增多, 機油由藍變灰、由濃變稀, 機油表上的讀數越來越小。 油水混合後會加速發動機的早期磨損, 使發動機氣缸拉缸, 甚至燒壞軸承。 發現發動機有油水混合現象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1、原因

機油從油盤裡通過機油泵輸送到主油道,

再從分油道供給各部潤滑, 然後再回到油盤。 熱水是從水箱裡通過水泵輸送到氣缸體水套裡, 經過氣缸週邊到氣缸蓋水套裡, 由缸蓋出水管回到水箱。 正常情況下油水不會混合, 發生油水混合主要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a、氣缸蓋、機體有氣孔、砂眼或產生裂紋;

b、氣缸墊片破損;

c、氣缸套封水圈破損;

d、氣缸蓋水悶頭鬆動或破損。

2、判斷

a、觀色法:清潔達標的機油呈灰藍色、半透明狀, 機油中有了水則呈褐色。 當發動機運轉一段時間後, 機油呈乳白色, 並伴有泡沫。

b、燃燒法:把銅棒燒熱後放人被檢查的機油中, 若有“僻啦”響聲, 說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 也可將檢查的機油注人試管中加熱, 當溫度接近80~100 ℃時,

試管中產生“僻啦”聲, 則證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

c、放水法:發動機停機後, 讓發動機靜止30 min左右, 鬆開放油螺塞, 如有水放出來, 則說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

機油中混入柴油

機油混人柴油後濃度變稀薄, 顏色及味道都有所改變。 油底殼機油油位越來越高,

機油壓力會隨著油底殼油位增高而變低。 機油被燃油稀釋後, 黏度會明顯下降, 影響潤滑油膜的形成;另外, 柴油的凝固點高, 導致潤滑油傾點上升, 低溫下(在高於潤滑油正常凝固溫度時)凝固, 發動機無法泵送機油, 摩擦表面處於無油潤滑的狀態, 這時發動機出現難啟動, 輕者造成發動機拉缸、燒瓦, 重者發生抱軸事故。

1、原因

當燃油供給系統工作不良、燃油霧化性不好, 會使燃油或大量的過濃燃油混合氣竄人曲軸箱與機油混合, 將機油稀釋。 另外, 一些採用強制潤滑的噴油泵或輸油泵漏油, 也會使機油被燃油稀釋。

2、檢查

潤滑油中混人燃油的鑒別。 機油混人大量燃油時, 可根據氣味、豁度是否降低、油面是否增高來判斷;取機油數滴滴人機油檢查器皿中,

將其加熱到標準溫度, 然後看它能否被點燃, 會有一種明顯的燃油的氣味。

機油變成油泥

當發動機使用一段時間後, 在潤滑油中會出現一種黑褐色的黏稠物質, 這就是油泥。 油泥可能堵塞集濾器過濾網和油道,

造成發動機潤滑油不足, 機油壓力低。

1、原因

活塞環、氣缸壁磨損過大, 氣缸壁的密封性變壞, 在發動機工作時, 過多的混合氣、廢氣將竄人曲軸箱中, 其中未燃燒的燃油溶人潤滑油使其變稀。 進人曲軸箱中的水混人潤滑油後(水進人曲軸箱的途徑:曲軸箱通風帶人潮濕空氣中的水蒸氣及竄人曲軸箱中的廢氣中的水蒸氣), 在高速旋轉的曲軸的攪拌下形成膠體, 再吸附汙物及碳粒(燃料在燃燒高溫中會分解出碳粒), 就形成油泥。 如果車輛經常短途行駛, 發動機沒有被加熱到足以清除進人曲軸箱中的水蒸氣, 則油泥便會增多。

2、排除

a、避免長期短距離行駛;

b、根據實際需要更換機油濾清器;

c、如發現潤滑油使用時間不長就變稀, 應做氣缸壓縮壓力檢查,更換磨損超限的零配件。

我們是艾文特潤滑油,需要潤滑油的話也可以聯繫我們哦。

應做氣缸壓縮壓力檢查,更換磨損超限的零配件。

我們是艾文特潤滑油,需要潤滑油的話也可以聯繫我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