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晏殊和他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

這首詞是北宋宰相晏殊的成名之作, 大意是:我拿起一杯美酒, 聽一曲新歌, 依舊是去年這樣的春天, 也是同樣站在這座亭臺上。 美好的時光一向太短暫, 好像夕陽西沉難以久留, 不知幾時才會再度東升。 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 一任花兒飄零落地。 好像是曾經認識的燕子又飛回來了, 在這落花飄香的小路上, 我獨自流連徘徊、沉思。

晏殊是個七歲就能寫詩的神童, 十四歲時參加考試, 不但氣定神閑很快答完考卷,

進行詩、賦、論考試時, 他看到考題後主動說:“這些考題我都做過了, 請用別的題來考我。 ”因而受到皇帝的肯定, 封為榮譽進士。

晏殊的詞富有哲理, 引人深思。 例如他寫〈浣溪沙〉:“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就有一種“人應該面對現實, 把握現在”的體悟。 他認為登高望遠, 一味地懷思遠方的親友於事無補, 不如憐惜眼前的歌女, 感傷一切遙不可及、不可挽回的事物, 是徒勞無益的。 晏殊雖然也有不少描寫男女愛情的作品, 但婉約有韻味, 因此一直看不上柳永為歌妓所作的詞, 認為過於直接、淺露, 沒有品味。

相反的, 當時在揚州望縣當一個小小縣尉的王琪, 只簡單唱了一句, 就獲得晏殊賞識,

馬上升官晉爵。 〈浣溪沙〉這首歌是晏殊的獨唱曲, 可是一、二年來, 每次高唱到“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句就唱不下去, 因為歌詞中必須有個對句, 晏殊寫了上一句, 下一句一直對不出來。

有一次晏殊經過揚州, 在大明寺休憩。 寺廟的牆壁塗滿過客留下的詩。 晏殊閉上雙眼, 低頭踱步, 叫隨從把牆壁上的詩念給他聽, 但不要說出作者的名字及住處。 幾乎每首詩才念不到幾句就被他打斷, 因為大多窮酸無趣。

直到隨從念出王琪的〈詠史〉詩, 他覺得這首詩寫出“當年隋宮樂曲被當成聖樂, 不料實為亡國哀音”的哀怨, 卻又不帶怒氣, 精深而美妙。

晏殊如獲至寶, 馬上召王琪來吃飯。 飯後兩人閒步池畔, 這時已是暮春, 地上落花片片。 晏殊說:“我每次填詞時,

一得到佳句, 就趕緊寫在牆壁上, 慢慢推敲琢磨, 有的一整年都想不到好的對句。 就像‘無可奈何花落去’, 到現在還想不出下一句怎麼對。 ”王琪不加思索回答:“似曾相識燕歸來。 ”

這個對句, 連明朝的大文學家楊慎都說是“天然奇偶”。 因為人世間許多美好的事物都無法永遠長存, 如春花會凋謝, 春光易流逝, 全是大自然的規律, 也都“無可奈何”, 人無法阻止。 然而, 春花消逝的同時, 卻有春燕的歸來, 心中稍有慰藉, 可也只是“似曾相識”, 而不是原來的燕子, 讓人再次陷入世事變化的惆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