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十位前半生很有作為,最後卻落得個悲慘下場的皇帝

說起前半生很有很有作為, 最後下場淒慘的皇帝, 小編相信大家一定會說是唐玄宗李隆基。 其實歷史上有很多很有名望的皇帝, 最終下場比唐玄宗還淒慘, 都死與非命。 下麵就等小編一一道來:

春秋五霸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 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姜姓, 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 名小白。 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 春秋五霸之首。 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 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 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桓公任管仲為相, 推行改革, 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 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

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 於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北擊山戎, 南伐楚國, 桓公成為中原霸主, 受到周天子賞賜。 桓公晚年昏庸, 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

齊桓公與管仲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 齊桓公重病, 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 冬十月七日, 齊桓公餓死。 五公子互相攻打, 齊國一片混亂。 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 屍蟲都從屍體上爬了出來, “身死不葬, 蟲流出戶”。 十二月十四日, 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胡服騎射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前340年-前295年), 嬴姓, 趙氏, 名雍,

中國戰國中後期趙國的君主。 死後諡號武靈。 生於趙肅侯十年(前340年), 在位(前325至前299年, 共27年)時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 趙國因而得以強盛, 滅中山國, 敗林胡、樓煩二族, 辟雲中、雁門、代三郡, 並修築了“趙長城”。 趙國自趙武靈王開始稱王。

趙武靈王

武靈王禪讓王位予趙惠文王,

自己退居幕後, 號稱“主父”。

惠文王三年(前296年), 主父攻滅中山, 遷中山王到膚施。 歸來慶功時, 封原本的太子趙章為安陽君, 派田不禮為相輔佐。 肥義認為趙章驕而田不禮詐, 兩人在一起一定會作亂, 於是對高信說:“如果有人召見大王的話, 一定讓我走在前面。 ”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群臣朝見惠文王, 主父在一旁觀看, 看見趙章面對弟弟禮拜稱臣, 心中憐憫, 想把趙國一分為二, 讓趙章作代王。 但這個決定沒有做出就被中止了。

主父和惠文王出遊沙丘, 分宮而居。 趙章和田不禮帶領他們的黨羽作亂, 詐用主父的命令召惠文王。 肥義先去, 被殺。 高信和惠文王與趙章作戰。 公子成和李兌從國都邯鄲趕來平亂, 擊敗趙章, 殺田不禮。

趙章逃到主父宮中, 主父接納了他。 公子成和李兌包圍了主父宮, 殺死趙章。 公子成和李兌商量:“因為趙章的緣故而圍攻主父, 休兵的話, 一定會被主父滅族。 ”於是繼續圍困, 對宮中人說:“後出來的人滅族”, 宮中人都逃了出來。 主父逃不出來, 又找不到食物, 把樹上的小鳥都掏出來吃了, 過了三個月左右在宮中餓死。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 鮮卑本名佛狸伐。 佛狸是官號, 突厥語狼büri或böri的音譯。 伐或bäg是官稱, 且是魏晉時期鮮卑諸部使用最為廣泛的政治名號。 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3月11日在位),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長子, 在位29年, 諡號太武皇帝。 拓拔燾在位期間向北擊潰吐谷渾、柔然, 擴地千餘裡。 他一共七次率軍進攻柔然,

太平真君十年(449)大敗柔然, 收民畜凡百余萬, 柔然可汗遠遁, 北方邊塞再度得到安靜。

拓跋燾受崔浩、寇謙之影響, 奉道排佛。 鎮壓蓋吳過程中, 在長安佛寺中發現大量兵器, 認為佛寺與蓋吳通謀,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詔:“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 盡皆擊破焚燒, 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 是為北魏太武帝滅佛, 三武滅佛之一(另外兩位是北周武帝和唐武宗)。

拓跋燾在450-451年對宋的戰爭中, 雖然大勝, 但人馬死傷近半, 又使軍民疲憊, 怨聲不已。 末期又刑罰殘酷, 使國內政治混亂。 譬如崔浩修國史詳實記載魏先世事蹟, 可能涉及某些鮮卑習俗和隱私, 有傷體面, 拓跋燾不惜興動大獄, 將三朝功臣司徒崔浩處死(見國史之獄), 連清河崔氏與浩同宗者以及崔浩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遭族滅。 事後拓跋燾說 “崔司徒可惜”,有後悔之意;再如監國執政的太子,也在父子權力衝突下,被宦官宗愛的讒言害死。正平二年二月甲寅(452年3月11日)拓跋燾被宗愛殺死,享年四十五歲,諡號太武帝,廟號世祖。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裡人(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西北)。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

蕭衍是南齊宗室,亦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漢族皇帝。

侯景原為東魏大將,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駐守壽陽。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縱兵搶掠,危害江南。太清二年(西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結京城守將皇侄臨賀王蕭正德舉兵謀反。侯景得勢後,先立蕭正德為帝,再殺蕭正德立武帝太子蕭綱為帝,又廢蕭綱立武帝曾孫蕭棟。太清三年(549年)五月,蕭衍餓死於台城皇宮淨居殿,享年八十六歲。

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楊侑諡楊廣為煬帝;夏王竇建德諡楊廣為閔帝;皇泰主楊侗諡楊廣為明帝,廟號世祖。煬帝十三歲被封為晉王,兼任並州主管。

隋煬帝

隋煬帝於604年8月21日由楊素協助登基,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但他好大喜功、窮奢極欲,據研究僅從西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間就動用了近540多萬民力修建大運河(開鑿通濟渠、永濟渠),長城和洛陽城。又西巡張掖、“親征”吐谷渾、以厚利誘使西域商賈至洛陽,大業七年(西元611年)引發民眾乃至貴族大規模的起義——隋末民變,更于大業八年(612年)徵集三十萬軍隊攻打高句麗(不包括後勤100多萬民力),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率領民眾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起義,隋末民變終於爆發。楊玄感起兵後,民變發展為全國規模。隋煬帝意圖遏止起義力量發展,下令各地郡縣、驛亭、村塢築城堡,將民眾遷往城堡中居住,於近處種田,以圖控制。他不願正視民變蓬勃發展的現實,身邊的佞臣也不以實情相告,謊稱造反的民眾“漸少”。十二年七月,隋煬帝從東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逼圍東都,並向各郡縣發佈檄文,歷數隋煬帝十大罪狀。隋煬帝在江都卻越發荒淫昏亂,命王世充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又引鏡自照,預感末日將到,銳意盡失的隋煬帝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大業十四年三月十一丙辰日(618年4月11日),隋煬帝于江都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弑而終。隋煬帝死前,宇文化及煽動叛軍將之包圍,煬帝聞變,倉皇換裝,逃入西閣。煬帝因與嫡次子齊王楊暕彼此猜忌,此時竟然一度以為作亂者是楊暕。煬帝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說:“我實負百姓;至於爾輩,榮祿兼極,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為首邪?”化及命令封德彝宣佈煬帝罪狀。煬帝說:“卿乃士人,何為亦爾?”德彝一時慚愧退下。煬帝愛子趙王杲,才十二歲,在帝側,號慟不已,叛軍裴虔通將其斬殺,血濺禦服。煬帝欲飲毒酒自盡,叛軍馬文舉等不許,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弑,享年五十歲。

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李純(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唐朝第14代皇帝(除去武則天以外),805年-820年在位。在位期間曾短暫終結藩鎮割據,史稱“元和中興”。

唐憲宗

憲宗的帝位是由宦官擁立的,因此憲宗重用宦官,軍隊中許多將領與監軍由宦官擔任,有些宦官擁有很高的軍權,但憲宗對宦官亦不優待,其晚年好長生不老之術,多服金丹,“日加躁渴”,性情暴躁易怒,動輒責罰左右黃門,宦官們不堪鞭笞。

元和十五年(820年)陰曆正月二十七日,憲宗暴卒,據說是被宦官內常侍陳弘志和王守澄合謀毒死。享年42歲,在位15年,諡聖神章武孝皇帝。大中三年,加諡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中推理認為憲宗之暴斃實則是郭氏(穆宗生母)與穆宗縱逆之所為。

後樑太祖朱溫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曾參與黃巢之亂,後降唐為將,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謀殺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後滅唐廢哀帝自立,建立“後樑”,稱帝后改名朱晃。

後樑太祖

晚年宮廷內陷入權力鬥爭。朱溫生性殘暴,殺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時尚能勸止,死後卻大肆淫亂,甚至亂倫,包括兒媳都得入宮侍寢。

朱溫在病重以後,想冊立繼承人,知道自己幾個親子不能成用,只有養子朱友文尚可成器,因此決定傳位給他,於是將傳國玉璽交給朱友文的妻子王氏,讓其到東都開封去召回朱友文。朱友珪得知後,十分恐慌,朱友珪不久前犯過錯被朱溫鞭打,這時朱溫又下詔讓朱友珪擔任萊州刺史,當時被貶官者大多被追命賜死,朱友珪更加不能自安,於是朱友珪與左龍虎統軍韓勍合謀叛亂。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六日,韓勍率六百親兵,隨從朱友珪混雜在皇宮禁軍中進宮,埋伏在宮內,半夜砍斷門閂進入完春門,到達朱溫的寢殿。朱友珪命令自己的馬夫馮廷諤去殺朱溫,馮廷諤提刀追砍,朱溫繞著殿內的柱子躲避,刀三次砍到柱子上,朱溫筋疲力盡倒在床上,立刻被馮廷諤殺死,終年六十一歲。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夏景宗(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漢名李元昊或趙元昊,小字嵬理,出身黨項拓跋氏,即皇帝位後,放棄唐朝賜姓李與宋朝賜姓趙,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是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為李繼遷孫,李德明長子,生母衛慕氏。生於1003年農曆五月五日。

寧夏銀川西夏王陵

夏景宗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處。在位16年(1032年繼承王位起計),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反而導致日後母党專權;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據說他下令民伕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為他的疑塚,其後竟把那批民伕統統殺掉。廢皇后野利氏、太子甯令哥,改立與太子訂親的沒移氏為新皇后,招致殺身之禍,延祚十一年正月初二(1048年1月19日),其子甯令哥趁元昊酒醉時,割其鼻子,元昊最後因失血過多而死,享年46歲,廟號景宗,諡號武烈皇帝,葬泰陵。甯令哥後來因弑父之罪被處死。

金熙宗完顏亶

金熙宗完顏亶(1119年8月14日-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漢名亶,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嫡長孫,父為太祖嫡長子完顏宗峻、母為蒲察氏。在位期間多次伐宋,最終迫使南宋簽訂《紹興和議》。

金熙宗

執政後期,由於悼平皇后裴滿氏又很潑辣,干預政事,無所忌憚。加上熙宗的兩個兒子,太子濟安、魏王道濟相繼在皇統三、四年去世,帝位失嗣。熙宗便徹底崩潰,開始嗜酒如命,不理朝政,濫殺無辜,更殺死了蒙古族的俺巴孩汗,朝野人心惶惶。皇統九年(1149)十月,熙宗弟族完顏元、完顏阿愣等人因受海陵王完顏亮誣告而被熙宗全數殺害,熙宗因此被孤立,也給完顏亮日後的篡位埋下了禍根。

皇統九年十二月丁巳(初九)日(1150年1月9日),熙宗被金太祖孫、完顏宗幹第二子完顏亮、駙馬唐括辯,寢殿小底大興國等合謀刺死。之後他被降封為“東昏王”,被葬在裴滿氏的墓中。完顏亮自立為帝,改元天德,是為金海陵王。

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元英宗碩德八剌(蒙古語:ᠰᠢᠳᠢᠪᠠᠯᠠ,中蒙胡都木文轉寫:Sidibala,西瑞爾字母:Шадбал;藏文:སི་ཏི་ཕ་ལ།,威利:si ti pha la;1302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個月,是元仁宗之子。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隨著清理的擴大化,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趁著英宗從上都避暑結束南返大都途中,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地方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右丞相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去世時年僅21歲。

事後拓跋燾說 “崔司徒可惜”,有後悔之意;再如監國執政的太子,也在父子權力衝突下,被宦官宗愛的讒言害死。正平二年二月甲寅(452年3月11日)拓跋燾被宗愛殺死,享年四十五歲,諡號太武帝,廟號世祖。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裡人(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西北)。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

蕭衍是南齊宗室,亦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漢族皇帝。

侯景原為東魏大將,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駐守壽陽。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縱兵搶掠,危害江南。太清二年(西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結京城守將皇侄臨賀王蕭正德舉兵謀反。侯景得勢後,先立蕭正德為帝,再殺蕭正德立武帝太子蕭綱為帝,又廢蕭綱立武帝曾孫蕭棟。太清三年(549年)五月,蕭衍餓死於台城皇宮淨居殿,享年八十六歲。

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楊侑諡楊廣為煬帝;夏王竇建德諡楊廣為閔帝;皇泰主楊侗諡楊廣為明帝,廟號世祖。煬帝十三歲被封為晉王,兼任並州主管。

隋煬帝

隋煬帝於604年8月21日由楊素協助登基,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但他好大喜功、窮奢極欲,據研究僅從西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間就動用了近540多萬民力修建大運河(開鑿通濟渠、永濟渠),長城和洛陽城。又西巡張掖、“親征”吐谷渾、以厚利誘使西域商賈至洛陽,大業七年(西元611年)引發民眾乃至貴族大規模的起義——隋末民變,更于大業八年(612年)徵集三十萬軍隊攻打高句麗(不包括後勤100多萬民力),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率領民眾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起義,隋末民變終於爆發。楊玄感起兵後,民變發展為全國規模。隋煬帝意圖遏止起義力量發展,下令各地郡縣、驛亭、村塢築城堡,將民眾遷往城堡中居住,於近處種田,以圖控制。他不願正視民變蓬勃發展的現實,身邊的佞臣也不以實情相告,謊稱造反的民眾“漸少”。十二年七月,隋煬帝從東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逼圍東都,並向各郡縣發佈檄文,歷數隋煬帝十大罪狀。隋煬帝在江都卻越發荒淫昏亂,命王世充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又引鏡自照,預感末日將到,銳意盡失的隋煬帝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大業十四年三月十一丙辰日(618年4月11日),隋煬帝于江都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弑而終。隋煬帝死前,宇文化及煽動叛軍將之包圍,煬帝聞變,倉皇換裝,逃入西閣。煬帝因與嫡次子齊王楊暕彼此猜忌,此時竟然一度以為作亂者是楊暕。煬帝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說:“我實負百姓;至於爾輩,榮祿兼極,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為首邪?”化及命令封德彝宣佈煬帝罪狀。煬帝說:“卿乃士人,何為亦爾?”德彝一時慚愧退下。煬帝愛子趙王杲,才十二歲,在帝側,號慟不已,叛軍裴虔通將其斬殺,血濺禦服。煬帝欲飲毒酒自盡,叛軍馬文舉等不許,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弑,享年五十歲。

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李純(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唐朝第14代皇帝(除去武則天以外),805年-820年在位。在位期間曾短暫終結藩鎮割據,史稱“元和中興”。

唐憲宗

憲宗的帝位是由宦官擁立的,因此憲宗重用宦官,軍隊中許多將領與監軍由宦官擔任,有些宦官擁有很高的軍權,但憲宗對宦官亦不優待,其晚年好長生不老之術,多服金丹,“日加躁渴”,性情暴躁易怒,動輒責罰左右黃門,宦官們不堪鞭笞。

元和十五年(820年)陰曆正月二十七日,憲宗暴卒,據說是被宦官內常侍陳弘志和王守澄合謀毒死。享年42歲,在位15年,諡聖神章武孝皇帝。大中三年,加諡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中推理認為憲宗之暴斃實則是郭氏(穆宗生母)與穆宗縱逆之所為。

後樑太祖朱溫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曾參與黃巢之亂,後降唐為將,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謀殺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後滅唐廢哀帝自立,建立“後樑”,稱帝后改名朱晃。

後樑太祖

晚年宮廷內陷入權力鬥爭。朱溫生性殘暴,殺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時尚能勸止,死後卻大肆淫亂,甚至亂倫,包括兒媳都得入宮侍寢。

朱溫在病重以後,想冊立繼承人,知道自己幾個親子不能成用,只有養子朱友文尚可成器,因此決定傳位給他,於是將傳國玉璽交給朱友文的妻子王氏,讓其到東都開封去召回朱友文。朱友珪得知後,十分恐慌,朱友珪不久前犯過錯被朱溫鞭打,這時朱溫又下詔讓朱友珪擔任萊州刺史,當時被貶官者大多被追命賜死,朱友珪更加不能自安,於是朱友珪與左龍虎統軍韓勍合謀叛亂。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六日,韓勍率六百親兵,隨從朱友珪混雜在皇宮禁軍中進宮,埋伏在宮內,半夜砍斷門閂進入完春門,到達朱溫的寢殿。朱友珪命令自己的馬夫馮廷諤去殺朱溫,馮廷諤提刀追砍,朱溫繞著殿內的柱子躲避,刀三次砍到柱子上,朱溫筋疲力盡倒在床上,立刻被馮廷諤殺死,終年六十一歲。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夏景宗(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漢名李元昊或趙元昊,小字嵬理,出身黨項拓跋氏,即皇帝位後,放棄唐朝賜姓李與宋朝賜姓趙,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是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為李繼遷孫,李德明長子,生母衛慕氏。生於1003年農曆五月五日。

寧夏銀川西夏王陵

夏景宗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處。在位16年(1032年繼承王位起計),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反而導致日後母党專權;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據說他下令民伕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為他的疑塚,其後竟把那批民伕統統殺掉。廢皇后野利氏、太子甯令哥,改立與太子訂親的沒移氏為新皇后,招致殺身之禍,延祚十一年正月初二(1048年1月19日),其子甯令哥趁元昊酒醉時,割其鼻子,元昊最後因失血過多而死,享年46歲,廟號景宗,諡號武烈皇帝,葬泰陵。甯令哥後來因弑父之罪被處死。

金熙宗完顏亶

金熙宗完顏亶(1119年8月14日-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漢名亶,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嫡長孫,父為太祖嫡長子完顏宗峻、母為蒲察氏。在位期間多次伐宋,最終迫使南宋簽訂《紹興和議》。

金熙宗

執政後期,由於悼平皇后裴滿氏又很潑辣,干預政事,無所忌憚。加上熙宗的兩個兒子,太子濟安、魏王道濟相繼在皇統三、四年去世,帝位失嗣。熙宗便徹底崩潰,開始嗜酒如命,不理朝政,濫殺無辜,更殺死了蒙古族的俺巴孩汗,朝野人心惶惶。皇統九年(1149)十月,熙宗弟族完顏元、完顏阿愣等人因受海陵王完顏亮誣告而被熙宗全數殺害,熙宗因此被孤立,也給完顏亮日後的篡位埋下了禍根。

皇統九年十二月丁巳(初九)日(1150年1月9日),熙宗被金太祖孫、完顏宗幹第二子完顏亮、駙馬唐括辯,寢殿小底大興國等合謀刺死。之後他被降封為“東昏王”,被葬在裴滿氏的墓中。完顏亮自立為帝,改元天德,是為金海陵王。

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元英宗碩德八剌(蒙古語:ᠰᠢᠳᠢᠪᠠᠯᠠ,中蒙胡都木文轉寫:Sidibala,西瑞爾字母:Шадбал;藏文:སི་ཏི་ཕ་ལ།,威利:si ti pha la;1302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個月,是元仁宗之子。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隨著清理的擴大化,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趁著英宗從上都避暑結束南返大都途中,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地方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右丞相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去世時年僅21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