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鐘會誣陷鄧艾司馬昭為何就會輕信?

鄧艾是三國後期少有的名將之一, 如果僅僅給鄧艾定位為一個將軍這可能有失偏頗。 事實上鄧艾不僅會帶兵打仗還善於治理地方。 鄧艾出身貧寒最初在曹魏擔任典農功曹(負者搞地方農業生產的官), 直到遇到司馬懿之後鄧艾的人生才發生巨大的轉變, 而他之所以能成功上位正是憑藉著他對水利和屯田的獨到見解才獲得了司馬懿的賞識, 我們從這也可以知道鄧艾事實上當時難得的文武全才。 說起鄧艾的武功那就非滅亡蜀國不可了, 然而在滅亡蜀國後不久鄧艾便以謀反的罪名被捉拿不久就被殺害。

可以說鄧艾的下場是極其悲慘的, 那麼當時魏國的當權者司馬昭為何就輕信了鐘會誣陷鄧艾的謀反之言呢?難道司馬昭真的是受了鐘會的欺騙才收捕鄧艾的嗎?

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史書上記載的鄧艾有謀反之心的兩個跡象,

第一:居功自傲。 鄧艾在接受蜀漢後主劉禪的投降之後便佔據了成都。 當時蜀漢的大臣們都前來拜見鄧艾, 鄧艾於是就對這些亡國之臣說道:“今天幸虧你們遇見的是我鄧艾才能保住性命, 如果你們遇到的要是像吳漢(東漢開國大將曾率兵在平定蜀地時殘殺當地士大夫百姓)那樣的人估計早就被殺掉了, 而且在提到薑維的時候鄧艾甚至說薑維雖然是一時英雄但和他還是不能相提並論。 第二:擅自任命官員, 在蜀漢滅亡之後鄧艾以朝廷的名義將後主劉禪以及蜀漢群臣以地位高低分別將他們任命為曹魏的官員, 那些追隨鄧艾伐蜀的魏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遷。 那麼這兩個跡象足以證明鄧艾要謀反了嗎?事實上我個人覺得是很牽強的。
我們說鄧艾要謀反首先得具備謀反的實力, 那麼當時鄧艾在蜀地具備謀反的實力嗎?我們知道在蜀國亡國之前曹魏共派遣了三支軍隊伐吳, 這三支軍隊的統帥分別是鐘會 鄧艾和諸葛緒, 而鐘會是節制這三支人馬的總指揮並且掌握了一大半的兵權。 後來諸葛緒的兵馬又被鐘會併入再加上薑維的蜀漢主力軍團, 這樣一看論實力而言的話鄧艾的力量是遠遠不及鐘會的。 我們說儘管司馬昭遠在洛陽但是這樣明顯的事實他會不清楚嗎?

鄧艾的實力不及鐘會我想司馬昭應該是很清楚的, 但是我們知道鄧艾是攻滅蜀國的關鍵人物是他接受了劉禪的投降並且佔據了成都, 論功勞的話鄧艾是無可爭議的滅蜀第一功臣。 我們知道蜀國是曹魏的宿敵, 蜀國的存在一直是魏國的威脅。 因為蜀國是承襲東漢王朝的國號“漢”的, 所謂“漢賊不兩立”這就註定了蜀國和魏國是不能共存的。 從諸葛亮到薑維執政期間蜀國屢次侵犯魏國邊境,

這其中也不乏有許多魏國名將與之抗衡但都拿蜀國無可奈何。 而鄧艾一舉攻下成都滅亡蜀國可以說是自曹魏建國以來建立武功最大的一人。 司馬昭也深知無論是鄧艾也好鐘會也罷, 他們兩個人中誰搶了滅蜀的功勞對他都不利。 當時司馬昭已經有了篡魏之心, 他是不會輕易在培養一個可以聲望會和他相差不下的人的。 當鐘會向鄧艾呈上誣陷鄧艾的書信時可以說是正中司馬昭的下懷, 不管鄧艾謀反真假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削弱鄧艾的影響力。 而就在鐘會收捕鄧艾的同時, 司馬昭又秘密率領十萬軍隊進駐長安而且他的先鋒軍已經到達了蜀地的樂城。 這裡很顯然司馬昭的下一步就是要對付鐘會了, 不過鐘會本來就有野心所以提前準備了造反但是卻沒有取得蜀地曹魏中下級軍官的同意,最終死在了兵變之中。

鐘會謀反被殺之後本來鄧艾就可以被免除罪責,但是司馬昭的心腹衛瓘卻派人追趕鄧艾父子將他們全部斬殺。事後鄧艾留在洛陽的其他兒子也相繼被處死,其妻子和孫子都發配到了西域。按理將在鐘會謀反之後司馬昭應該就清楚了當初鐘會說鄧艾有謀反之心的話都是一派胡言,但司馬昭仍然選擇了默認鄧艾的罪行足見在鐘會 鄧艾二人出兵伐蜀之時司馬昭就有了除去這二人之心了。

不過鐘會本來就有野心所以提前準備了造反但是卻沒有取得蜀地曹魏中下級軍官的同意,最終死在了兵變之中。

鐘會謀反被殺之後本來鄧艾就可以被免除罪責,但是司馬昭的心腹衛瓘卻派人追趕鄧艾父子將他們全部斬殺。事後鄧艾留在洛陽的其他兒子也相繼被處死,其妻子和孫子都發配到了西域。按理將在鐘會謀反之後司馬昭應該就清楚了當初鐘會說鄧艾有謀反之心的話都是一派胡言,但司馬昭仍然選擇了默認鄧艾的罪行足見在鐘會 鄧艾二人出兵伐蜀之時司馬昭就有了除去這二人之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