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與日本的戰爭史,證明一點:只有控制此地,才能降服日本

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 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和科技成果, 使得中華幾千年遙遙領先于世界, 成為東方的主宰, 周邊國家都唯中華馬首是瞻, 不敢造次。 但是唯有日本, 卻是時常打中華的主意。 而且只要此地一亂, 其必定要趁機侵華。

在古代歷史上, 中國和日本的戰爭主要有唐朝時期的白江口之戰, 元朝的征討日本, 明朝萬里朝鮮戰爭, 清朝的甲午之戰和近現代的侵華戰爭。 這些戰爭的爆發有一個共同特點, 那就是朝鮮半島, 日本歷次打中華的主意, 都是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和基地, 而且只要朝鮮一亂, 日本必來侵華。

唐朝的白江口之戰也是如此, 當時朝鮮半島新羅, 百濟、高句麗內亂, 日本趁機侵入, 企圖以此為跳板攻擊中華。 而明朝的萬里朝鮮戰爭也是如此, 當時朝鮮亂局, 豐成秀吉立刻率大軍攻佔朝鮮以此為跳板攻擊中華。 在甲午戰爭也是如此, 當時朝鮮內亂, 爆發了壬午兵變, 日本看到機會立刻侵入朝鮮, 之後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入侵中國, 發動甲午戰爭。 而且後來的侵華戰爭也是如此, 從朝鮮半島為基地和依託。

而對於古代中國來說, 唯一降服制約日本的, 也是要以朝鮮半島為基地。 如白江口之戰, 大唐控制朝鮮半島, 才能給予日本痛擊, 使得其老實了千年。 大明時期, 萬曆皇帝得到朝鮮國王的支持, 在朝鮮半島痛擊日本, 使得豐臣秀吉20萬大軍有來無回, 此後又老實了幾百年。 而一旦朝鮮半島丟失, 那就危險了。

也正是這一點, 在1882年朝鮮壬午兵變的時候, 袁世凱迅速將其平定, 而且強烈建議李鴻章增兵, 拿下朝鮮半島, 以此來防範制約日本, 而且還可以趁日本還未暴起之時, 先發制人, 滅掉日本, 以絕後患。 但是, 當時的李鴻章看不到這一點, 將袁世凱的遠見拋之腦後, 使得日本逐步佔領朝鮮,

直到最後吞併朝鮮半島, 最後的戰爭都以此為基地, 轉而大肆的侵華。 所以啊, 歷史教訓要永遠記住, 制約, 降服日本, 最主要的是朝鮮半島。

探究歷史真相, 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 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背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