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攤破浣溪沙

欲語心情夢已闌, 鏡中依約見春山。 方悔從前真草草, 等閒看。

環佩只應歸月下, 鈿釵何意寄人間。 多少滴殘紅蠟淚, 幾時幹。

【賞析】

這首小令抒寫對亡妻的思念:夢已盡, 她那可愛的面龐和身影仿佛重又映在了鏡中, 依稀可見。 當初伊人在時沒有認真看過她美麗的容貌, 現在真的悔不當初。 而今她早已逝去, 歸於如夢一般的月下之境。 她的遺物依舊留在了人間, 然而物是人非, 更令人悲痛難堪。 睹物思人, 淚蠟不幹, 就如同我想念你的眼淚一般。

歷史上著名的悼亡詞還有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納蘭的悼亡詞常與這首詞相提並論, 當然, 蘇東坡在《江城子》中流露出的情感, 與納蘭的悼亡詞有著很大的不同。

蘇東坡更多的是對人世滄桑變幻的感悟, 雖然也是在思念故去的妻子, 但是更多的還是對世事變幻的感歎。

在蘇東坡的詞中, 情真意切倒也不假, 但就是少了那麼點愛情的蹤跡。 納蘭的悼亡詞中就不一樣了。 他的悼亡詞中真誠的感悟人世間的情愛為何總是無法預料, 更是無法把握, 如果可以得知這份情愛何時會突然消失, 那提早有了心理準備, 自己也就不用那麼傷心無助了。

在納蘭的詞中, 可以看到愛情遊走的痕跡, 明顯而且不加修飾, 不加遮掩, 讓人看到後只覺得真愛無價, 卻並不會臉紅心跳。 這就是納蘭愛情詞裡的魅力之所在。 同樣的, 在這首悼亡詞中, 納蘭依然秉承這種風格, 將愛情進行到底。

“欲語心情夢已闌,

鏡中依約見春山。 ”開篇與蘇東坡的《江城子》裡的意境有幾分相似, 同樣是午夜夢回, 看到故去的妻子坐在梳粧檯前, 對鏡梳妝。 想起往昔, 妻子也是這樣在梳粧檯前打扮, 然後回眸, 嫣然一笑。

那曾經是多麼美好的一幕場景, 可惜隨著人逝去, 只能在夢裡才能再次看到。 納蘭和蘇東坡在寫詞時, 心情定當是戚戚然的。 不過蘇東坡更多的是感慨物是人非, 人事變化無常。 而納蘭卻是認真地回想往日的一切, 追憶逝去的愛情。

“方悔從前真草草, 等閒看。 ”從前一直沒有認真地看過妻子的容貌, 那是因為一直認為來日方長, 卻沒想到, 離別的日子竟然會那麼突然地降臨, 而今再想看, 也是無法實現的願望了。

上片轉換到下片,納蘭在這裡依然是睹物思人,看著逝去妻子的遺物感慨萬千。他看著妻子留下的首飾和衣物,留下了多少眼淚。可是淚眼蒙矓中,妻子早已經是隨著夢境的醒來,一同消失不見了。

“多少滴殘紅蠟淚,幾時幹”,既然眼淚無法換回妻子,那自己為何還要哭個不停?只因為心中所藏的悲傷太多,無法遏制眼淚。面前的蠟燭,也在滴下紅蠟,猶如思念中的淚水,何時才會幹。

其實,理解詩詞不能脫離時代背景、蘇東坡是宋代大家,納蘭是清代達貴中的詞人,二人身份背景、文化背景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對愛情觀念自然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蘇東坡的悼亡詞中,更多的是一種心境的描述,而在納蘭的悼亡詞中,則是對愛情赤裸裸的表述。

二人對愛情不同的看法,造成了二人詩詞上不同的描述,納蘭這首《攤破浣溪沙》在詞史當中別具一格,因為詞中所哀悼的夫妻之情是古人通常都不敢明說的愛情,真正的愛情。情感讓這首詞昇華,讓納蘭也成為後人心目中的至情至愛之人。

如侵權,請告知

上片轉換到下片,納蘭在這裡依然是睹物思人,看著逝去妻子的遺物感慨萬千。他看著妻子留下的首飾和衣物,留下了多少眼淚。可是淚眼蒙矓中,妻子早已經是隨著夢境的醒來,一同消失不見了。

“多少滴殘紅蠟淚,幾時幹”,既然眼淚無法換回妻子,那自己為何還要哭個不停?只因為心中所藏的悲傷太多,無法遏制眼淚。面前的蠟燭,也在滴下紅蠟,猶如思念中的淚水,何時才會幹。

其實,理解詩詞不能脫離時代背景、蘇東坡是宋代大家,納蘭是清代達貴中的詞人,二人身份背景、文化背景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對愛情觀念自然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蘇東坡的悼亡詞中,更多的是一種心境的描述,而在納蘭的悼亡詞中,則是對愛情赤裸裸的表述。

二人對愛情不同的看法,造成了二人詩詞上不同的描述,納蘭這首《攤破浣溪沙》在詞史當中別具一格,因為詞中所哀悼的夫妻之情是古人通常都不敢明說的愛情,真正的愛情。情感讓這首詞昇華,讓納蘭也成為後人心目中的至情至愛之人。

如侵權,請告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