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末此人曾放言殺山東兵如切菜,他哪來的底氣?

每個王朝在行將就木之時, 都會嘗試革新, 以試圖改變自己的國運。 但最終都因積重難返, 而改革失敗, 大廈傾塌。 今天小蝦就來給各位介紹下明末時, 明朝一次軍事上西式改革的發起, 經過和失敗。

諫言軍改, 赴遼報國

孫元化, 字子先, 明朝天主教徒, 是徐光啟的入室弟子。 由於這層關係, 他跟當時的耶穌會關係非常好。 孫元化雖然考科舉能力弱了點, 在30歲的時候才中了舉人。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西洋科學上的建樹。 除了幫助老師徐光啟校驗其所著的《句股義》等書籍外, 自己還撰寫《經武全編》和《西法神機》兩部介紹西洋軍事科學的書籍。 這兩部書系統的介紹了當時西洋火器的鑄造, 工事的修建, 以及兵員訓練等。

在諫言沒有得到回復後, 為了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孫元化主動請纓, 請求調往遼東前線並得到了獲准。

盡用西術, 編練新軍

由於曾經跟袁崇煥合作的非常愉快, 在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處斬後, 東江軍的孔有德, 耿仲明, 李九成等部約三萬人便被劃歸到孫元化的管轄下。

再加上他自己在登萊招募的八千山東兵, 其麾下總計約有四萬人。 孫元化將這批東江軍按照徐光啟構想的精銳火器營的編制劃分, 每營配備:

“用雙輪車百二十輛, 炮車百二十輛, 糧車六十輛, 共三百輛。 西洋大炮十六位, 中炮八十位, 鷹銃一百門, 鳥銃一千二百門, 戰士二千人, 隊兵二千人。 ”

同時還大量雇傭澳門的葡萄牙人作為教官, 教以西洋戰法和火器的使用技巧, 新軍的戰鬥力一時極盛。

吳橋兵變, 改革失敗

雖然孫元化訓練軍隊, 研製火器是把好手。 但是調和軍隊內部矛盾和知人用人的能力就不太行了, 其統轄的山東兵和遼東兵關係一直不好, 經常搞摩擦, 甚至互相殘殺。

1631年, 大淩河之戰爆發, 大明命孫元化派新軍前往救援。 匆忙間, 孫元化調遣孔有德率八百騎兵先行趕往前線。 在行至吳橋的時候, 遼東兵和山東兵的積怨再次爆發, 孔有德率原東江軍舊部反叛。 叛軍在山東境內連陷多座城池, 一直對遼人抱有好感的孫元化不聽勸阻, 一意孤行只想著招安, 以致于山東明軍對叛軍沒有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最終,叛軍攻陷孫元化所在登州城,雖將孫元化放走,但是大明每年耗費八十萬兩打造的火器以及原東江軍舊部的新軍全部落入叛軍之手。

攻陷登州城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擁有精銳火器並且能熟練操作的叛軍,在山東境內處很于一種無人能敵的狀態。叛軍首領孔有德甚至放話說:

“殺山東兵如切菜,雖數十萬,無奈我何。”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關外長期作戰的大明關寧軍的加入,叛軍在山東攻城拔寨的勢頭才得到遏制。在經歷沙河兵敗後,孔有德和耿仲明從山東攜帶全部火器及士兵,渡海到遼東投降了後金。至此,大明王朝一次軍事上的西式改革徹底失敗,並且還助長了其死敵——後金的實力。這批叛軍投敵後,大明和後金的火器力量發生了逆轉。以致於日後戰場上,大明與後金進行火器對射時,常常被後金壓制。

結局

兵變結束後,孫元化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其政治生涯甚至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在政敵的攻擊下,孫元化先是被抓到鎮撫司嚴刑拷打。雖然高層深知其在火器方面的造詣對大明十分重要,但終因無法平息朝堂眾怒,最後還是將其處死。孫的死亡,也標誌著大明內部的西洋軍事派淡出了大明軍隊。

以致于山東明軍對叛軍沒有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最終,叛軍攻陷孫元化所在登州城,雖將孫元化放走,但是大明每年耗費八十萬兩打造的火器以及原東江軍舊部的新軍全部落入叛軍之手。

攻陷登州城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擁有精銳火器並且能熟練操作的叛軍,在山東境內處很于一種無人能敵的狀態。叛軍首領孔有德甚至放話說:

“殺山東兵如切菜,雖數十萬,無奈我何。”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關外長期作戰的大明關寧軍的加入,叛軍在山東攻城拔寨的勢頭才得到遏制。在經歷沙河兵敗後,孔有德和耿仲明從山東攜帶全部火器及士兵,渡海到遼東投降了後金。至此,大明王朝一次軍事上的西式改革徹底失敗,並且還助長了其死敵——後金的實力。這批叛軍投敵後,大明和後金的火器力量發生了逆轉。以致於日後戰場上,大明與後金進行火器對射時,常常被後金壓制。

結局

兵變結束後,孫元化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其政治生涯甚至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在政敵的攻擊下,孫元化先是被抓到鎮撫司嚴刑拷打。雖然高層深知其在火器方面的造詣對大明十分重要,但終因無法平息朝堂眾怒,最後還是將其處死。孫的死亡,也標誌著大明內部的西洋軍事派淡出了大明軍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