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將功臣宿將屠戮殆盡,為什麼單單放過了這四個人?

相對于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朱元璋絕對是一個狠角色, 皇權穩固後,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將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將屠戮殆盡,

過程不消多說, 意思也很明白, 防止子孫難以駕馭, 禍起蕭牆。 但是, 朱元璋雖然心狠手辣, 但卻對四個人沒有動手, 當然, 這其中是由原因的。

一、信國公湯和

對於朱元璋來說, 湯和是由知遇之恩的, 力邀朱元璋參軍, 在朱元璋為大頭兵時, 湯和就已經是千戶,

但是對於朱元璋, 湯和絕對十分的尊重, 後朱元璋出走, 湯和更是鐵杆粉絲。 在大明王朝穩定之後, 湯和再顯識時務的本色, 非常及時主動的交出了兵權, 辭官養病。 當然, 如果你覺得這樣朱元璋就會放過湯和, 那就錯了, 畢竟資格還在, 一旦付出還是一呼百應。

朱元璋放過湯和的真正原因是湯和病了, 還不是一般的病, 而是中風, 眾所周知, 在現在的條件下, 中風如不及時治療, 重者一命嗚呼, 輕者半身不遂, 湯和當時已經是躺在床上了, 朱元璋看過之後, 很確定湯和對子孫已經沒有威脅了, 遂放過。

二、武定侯郭英

與兄長郭興一同追隨朱元璋, 並且將胞妹嫁與朱元璋, 後為寧妃, 當然, 朱元璋並不是因為郭英是自己的舅子才沒有殺他, 君不見郭英兄長郭興, 死後因為牽扯到胡惟庸一案中, 依然被奪爵。

朱元璋之所以沒有殺郭英, 是因為他足夠的忠誠, 參軍之初, 郭英為朱元璋侍衛, 後來在洪武二十年, 在隨軍招降納哈出之後, 朱元璋讓郭英掌管宮廷禁兵,

其信賴程度可見一斑, 直接關係到皇帝自身的安全, 像朱元璋這樣經歷的血雨腥風的人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厲害。

三、平西後沐英

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 當然, 這也不是朱元璋放過他的原因, 如果朱元璋講道義就不會殺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了。 朱元璋沒有對沐英動手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沐英年紀小, 為朱元璋義子, 雖然戰功赫赫, 但是在軍中的號召能力有限;二是一個比較重要原因, 沐英與太子朱標關係非常好, 沐英是在朱標死後, 悲傷而亡, 其中感情可見一斑, 所以, 朱元璋或許是想留下他為朱標保駕護航, 畢竟兒子也需要有人輔佐;三是猜測的原因, 沐英死於洪武二十五年, 此時, 或許朱元璋正在集中精力對付老一輩的那些牛人, 對沐英的屠刀還未舉起, 沐英先走一步了。

四、長興候耿炳文

在將星閃耀的洪武年間,耿炳文算的上是名不見經傳,最大的功勞就是守衛長興,堅持十年之久,大大小小十幾次戰爭,張士誠就是拿不下,這或許也是長興候的來歷。查閱耿炳文資料會發現,除了平定小規模的反抗之外,耿炳文從未獨自帶兵,每次大的戰爭都是參謀助手,在一定意義上說,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戰將,守城有餘,進攻不足。綜上,一是名不見經傳,二是守有餘攻不足,這或許正是朱元璋所需要的為子孫守江山的角色,所以留下了他。

更多見解,請大神留言討論。

四、長興候耿炳文

在將星閃耀的洪武年間,耿炳文算的上是名不見經傳,最大的功勞就是守衛長興,堅持十年之久,大大小小十幾次戰爭,張士誠就是拿不下,這或許也是長興候的來歷。查閱耿炳文資料會發現,除了平定小規模的反抗之外,耿炳文從未獨自帶兵,每次大的戰爭都是參謀助手,在一定意義上說,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戰將,守城有餘,進攻不足。綜上,一是名不見經傳,二是守有餘攻不足,這或許正是朱元璋所需要的為子孫守江山的角色,所以留下了他。

更多見解,請大神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