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捷克裝甲兵的獨眼悍將:裡哈德·特薩日克

裡哈德·特薩日克(Richard Tesařík)

所獲榮譽:紅星勳章;捷克軍功十字勳章;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勳章;一級勝利白獅勳章;軍功勳章;金星獎章;列寧勳章;波蘭銀質功勳十字勳章;羅馬尼亞王冠勳章。

1915年12月3日, 特薩日克出生在布拉格的一個小業主家庭, 不過他的童年時光卻是在波西米亞的普利布拉姆度過的。 童年時代的特薩日克表現出遺傳自父親的體育天賦, 游泳、皮划艇、拳擊、劍術、滑雪無不涉獵。 而他的母親則曾經是維諾赫拉迪劇院的演員, 很顯然特薩日克從她身上繼承了藝術天賦。 他熱愛詩歌與音樂, 會彈吉他, 在歌唱方面具備相當的水準, 在後來的轉戰歲月中, 特薩日克還留下了諸多詩歌。 可以這麼說, 如果沒有戰爭的話, 捷克也許會少一個將軍, 多一個文藝青年。

特薩日克的學業相當出色, 在中學畢業之後, 按照父親的安排他本來應該去學習商科,

但是特薩日克還是選擇了去布拉格學習音樂。 畢業之後, 特薩日克成了一個專門為廣告譜曲的作曲家, 先後輾轉於普日布拉姆、米洛維采、韋爾瓦裡和帕爾杜比采艱難度日。 特薩日克的軍人生涯在1937年拉開了帷幕, 當年10月, 捷克共和國面臨被肢解的危險, 特薩日克應徵入伍, 並進入克拉德諾的一所士官學校學習。 在培訓結束之後, 他返回貝勞恩, 被授予了下士軍銜。 1938年, 隨著蘇台德危機愈演愈烈, 特薩日克隨部隊進入波斯托洛普蒂地區。 在《慕尼克協定》簽署之後, 特薩日克又被調到了喀爾巴阡魯塞尼亞地區的一個營。

1939年3月15日, 德軍再次入侵捷克, 捷克共和國徹底滅亡。 當時特薩日克隨所在團駐紮在喀爾巴阡山區。 在和匈牙利人的戰鬥中,

特薩日克的連長陣亡, 他自告奮勇代理指揮, 依託一處山口阻擊匈牙利軍隊。 在接下來的7天裡, 面對特薩日克及其部下官兵的英勇抵抗, 得到了炮兵支援的匈軍竟然不能前進一步。 最終在彈藥告罄之後, 特薩日克接到了團長的命令, 告訴他可以撤退了。 此時的捷克共和國和捷克國防軍都已不復存在, 高級官員們流亡國外。 捷克軍隊的士兵們只能自尋出路, 特薩日克回到普雷紹夫後部隊就地解散, 他別無選擇, 只能先回到波西米亞。

然而特薩日克並不打算接受亡國的命運, 在苦苦思索之後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捷克流亡。 特薩日克和另外3個前捷克陸軍軍官一起來到布拉格, 準備從這裡出逃。

然而幾個人在布拉格的一間咖啡館密談時, 附近卻湊過來一個不速之客——一個德國軍官。 正如荷蘭著名反諜軍官平托上校在《我的反間諜生涯》中所言, 出於幽默感而平易近人或者希望瞭解別人的觀點而與別人往來, 這些從來都不是德國人的主要品德。 這個沒事找事的德國軍官拿出一瓶葡萄酒, 用盛氣淩人的口吻命令幾個捷克人為德國軍隊的勝利祝酒, 特薩日克強忍著怒火回答;“我們已經喝過酒了”。 但是這個德國軍官仍然不依不饒的糾纏不休。 特薩日克盛怒之下一拳將對方打翻在地, 惱羞成怒的德國人拔出了腰間的手槍, 幾個捷克人見狀不好趕快從後門逃之夭夭。

在這次咖啡館事件之後, 特薩日克和朋友們為了躲避德國人的搜捕藏匿了14天。

在避過了風頭之後, 他與父母道別然後前往俄斯特拉發, 並從這裡越境進入波蘭。 1939年8月24日, 特薩日克在波蘭克拉科夫加入了流亡軍人組成的捷克軍團, 然而僅僅在幾天之後德軍入侵波蘭。 捷克軍團此時並未做好戰鬥準備, 只能向東撤退。

在向東撤退的過程中, 捷克軍隊基本上沒有和德軍爆發過戰鬥, 在防空排服役的特薩日克曾經宣稱擊落過1架德國轟炸機, 但不管怎麼樣, 對大局來說於事無補, 波蘭軍隊的敗亡不可逆轉。 捷克軍團一直撤退到波蘭東部, 他們在這裡暫時駐紮下來。 然而, 蘇聯軍隊很快越過蘇波邊境, 捷克軍人被繳械後送進了蘇聯人的拘留營。 不過捷克人的命運並沒有卡廷事件中的波蘭軍官那麼悲慘。 1941年7月,蘇聯政府和捷克流亡政府達成共識,決定利用被俘的捷克軍人和烏克蘭境內的沃倫捷克人為骨幹組建軍隊,這也是蘇德戰爭爆發後第一支協助蘇軍作戰的同盟國武裝力量(這裡要指出的是,由於戰前蘇捷兩國關係不錯,因此被蘇聯解除武裝的捷克軍人的命運並不像波蘭人那麼悲慘,而此後兩國兩軍的關係乃至蘇軍在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和布拉格起義中的態度,都不像華沙起義那般)。1942年2月,特薩日克也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第1營,作為在捷克和波蘭境內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具備一定作戰經驗的特薩日克成為了負責培訓官兵的教官,他在連排戰術、近戰格鬥和越障等科目中的嚴格態度即使在戰後仍然令當年軍中的老兵們印象深刻,他也是第一次展示出自己在軍事教育中的才能。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的成立,而站在佇列前的,正是這支隊伍的靈魂人物——斯沃博達將軍

國破人猶在——在蘇聯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

此後不久,特薩日克正式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的成員,先後擔任第2連的排長和副連長。哈爾科夫附近的索科洛沃戰鬥是捷克軍隊和德軍的第一次碰撞。這場戰鬥從1943年3月8日持續到3月13日。當時德軍試圖趁蘇軍孤軍深入之際發起反撲,進攻的是党衛軍第3“骷髏”師的2400多精銳德軍,而他們的對手是區區數百名捷克官兵。捷克人憑藉2門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槍、手榴彈與進攻的德軍坦克殊死搏鬥。營長斯沃博達決定在蘇軍坦克的支援下反擊。但由於冰層不堪重負,第1輛坦克就陷進了河裡。見到失去坦克的支援,斯沃博達命令部隊撤退,然而因為無線電信號太差,渡河部隊未能收到撤退命令,結果被困在索科洛沃。他們以一座教堂為核心開設防禦陣地。面對德軍圍攻,捷軍死守不退,在多名傳令兵被狙擊手打死之後,撤退的命令終於被送了進去。經過一夜激戰,240人的部隊有86人陣亡,20人失蹤,而德軍也付出了300多人、19輛坦克和6輛裝甲車的代價。轉過天來,決心奪回索科洛沃的捷克軍隊派出第2連和第3連,在蘇軍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發動反攻。進攻於3月9日的19點發起,天黑之後,捷軍第2連趁著夜色渡過冰封的河面,但卻撞上了德軍剛剛構築的防禦工事。在密集的火力之下捷軍傷亡慘重,被德軍的機槍壓在冰面上抬不起頭。危急關頭,第2連第2排排長特薩日克挺身而出,他冒著槍林彈雨號召士兵們繼續衝鋒。在他的感召之下,第2排乃至整個第2連全連奮勇向前,不顧慘重的傷亡突入索科洛沃的東側。德軍在丟棄了屍體和傷患之後匆匆撤退。第2排奪取了多個地堡和機槍火力點,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之後,捷克軍隊終於完全收復了索科洛沃,特薩日克也因此榮獲了自己的第一個榮譽:捷克軍功十字勳章。

在蘇軍指揮下作戰的捷克軍隊

指揮坦克的特薩日克

對於捷克獨立第1營來說,索科洛沃戰鬥向蘇聯人證明瞭他們的戰鬥力。因此蘇軍願意給捷克軍隊補充兵源和重武器,為此也抽調捷克官兵進行培訓和訓練。特薩日克和另外37名士兵被派往坦波夫的蘇聯坦克學校,這些人將是未來捷克獨立第1裝甲旅的骨幹力量。在從坦克學校學成畢業之後,被晉升為中尉的特薩日克負責指揮1個T-70輕型坦克連,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旅坦克營正式成立。此後,捷克旅在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38集團軍步兵第51軍序列下參加了解放基輔的戰鬥。11月5日,特薩日克指揮T-70輕型坦克連在步兵的配合下從西南方向突入基輔,在2個小時的激戰中,特薩日克連在衝鋒槍排的協助下佔領了大片街區,摧毀了德軍的多處防禦陣地和火炮,並且攻擊前進至火車站附近。特薩日克於15點下令發動進攻,至19點時完全攻克火車站,打破了德軍炸毀車站的企圖。1943年12月21日,包括特薩日克在內的約瑟夫·布林希克、安東甯·索霍爾三人榮獲了蘇聯英雄稱號和列寧勳章—值得一提的是,基輔一戰捷克軍隊就打出了三個蘇聯英雄,但此三人後來的命運都頗為不佳,不禁令人唏噓—在參加了解放基輔和日托米爾的戰鬥之後,捷克坦克營逐漸擴充為坦克旅,特薩日克也被晉升為營長。進入烏克蘭西部之後,居住在當地的沃倫捷克人踴躍參加捷克軍隊,也成為了這支部隊的骨幹。經過特薩日克之手培訓了數百名坦克駕駛員、無線電手和炮手。

基輔戰役中榮獲蘇聯英雄的三名捷克軍人的合影(從左到右):安東甯·索霍爾、約瑟夫·布林希克、裡哈德·特

1944年6月特薩日克和在索科洛沃戰鬥中相識的護士瑪律凱塔·奧爾尚諾娃(Markéta Olšanová,)結婚。1944年9月,特薩日克和戰友們終於有機會解放祖國了——他跟隨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率部參加了杜克拉山口之戰。此時蘇聯軍隊在喀爾巴阡山脈步步為營,而斯洛伐克境內已經爆發了反德起義。為了支援起義軍,蘇軍不得不倉促發動攻擊。9月22日,在694高地的戰鬥中,特薩日克指揮坦克營奮勇進攻,他的座車照例一馬當先,很快就突破了德軍的第一道塹壕。然而當特薩日克的坦克接近德軍的一座地堡時,卻被一枚“鐵拳”擊中。坦克立即起火並向山坡側翻,這輛坦克裡只有身負重傷的特薩日克活了下來,他當時正用右眼盯著瞄準具,結果一枚碎片打碎了左眼而且面部被燒傷,但是特薩日克忍住劇痛將已經陣亡的駕駛員拽了出來。此後,失去左眼的特薩日克並未消沉,在傷癒之後於1944年11月再次重返戰場,戴著一隻眼罩作戰的他已經被晉升為大尉。1945年3月,特薩日克率部解放了俄斯特拉發。1945年4月3日,特薩日克大尉作為儀仗隊的一員,參加了迎接捷克總統貝奈斯回國的儀式。

鐵漢柔情:裡哈德·特薩日克和妻子瑪律凱塔·奧爾尚諾娃

收復故土的捷克裝甲兵

戰爭結束之後,特薩日克和很多軍官一樣,向昔日的老上級,時任捷克國防部長斯沃博達將軍要求復員。但是這些要求無一例外被拒絕了。1945年12月1日,特薩日克被送到莫斯科的史達林坦克和機械化軍事學院學習。1949年畢業,返回捷克的時候特薩日克已經入黨並且被晉升為少校,擔任軍校教官。

戰功卓著的特薩日克將軍

1950年,被晉升為中校的特薩日克擔任捷克斯洛伐克武裝部隊參謀長。作為一個在戰時蘇聯成長起來、戰功卓著且入了党的軍官,“又紅又專”的特薩日克本應該是捷克軍隊中的一顆閃耀的新星。然而或許是本身的性格桀驁不馴,也或許是戰爭給他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創傷,迎接他的卻是多災多難的命運。特薩日克在軍校任教期間本就對學校死板教條的教育方式有異議,在1951年他更是與時任國防部長契皮茨卡爆發了爭吵。後者接替斯沃博達之後,捷克軍隊中的很多軍官都被撤換,特薩日克在爭吵之後也被解職。1953年,長期酗酒的特薩日克因被控訴酒後駕駛和丟失機要檔而被捕,不過據說這些都是栽贓給他的莫須有罪名。由於赫魯雪夫的親自過問,特薩日克在1954年獲釋。

獲釋之後,特薩日克似乎再次官運亨通,先是在1954年11月擔任第13坦克師師長,接著在1956年6月被晉升為少將。1959年8月,特薩日克再次來到莫斯科,這次是在總參學院學習。但是特薩日克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匈牙利駐蘇聯大使館舉辦的一次酒會上,他喝的酩酊大醉大出洋相,之後很快就被送回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生日酒會上的特薩日克將軍

自此之後,特薩日克的人生可謂迅速跌入穀底,1960年他被開除黨籍,並轉入預備役。回歸平民生活之後,特薩日克進入學校任教,但是傷病和長期酗酒已經摧毀了他的身體。1966年,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1968年3月27日,一代悍將特薩日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53歲。

1941年7月,蘇聯政府和捷克流亡政府達成共識,決定利用被俘的捷克軍人和烏克蘭境內的沃倫捷克人為骨幹組建軍隊,這也是蘇德戰爭爆發後第一支協助蘇軍作戰的同盟國武裝力量(這裡要指出的是,由於戰前蘇捷兩國關係不錯,因此被蘇聯解除武裝的捷克軍人的命運並不像波蘭人那麼悲慘,而此後兩國兩軍的關係乃至蘇軍在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和布拉格起義中的態度,都不像華沙起義那般)。1942年2月,特薩日克也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第1營,作為在捷克和波蘭境內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具備一定作戰經驗的特薩日克成為了負責培訓官兵的教官,他在連排戰術、近戰格鬥和越障等科目中的嚴格態度即使在戰後仍然令當年軍中的老兵們印象深刻,他也是第一次展示出自己在軍事教育中的才能。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的成立,而站在佇列前的,正是這支隊伍的靈魂人物——斯沃博達將軍

國破人猶在——在蘇聯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

此後不久,特薩日克正式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營的成員,先後擔任第2連的排長和副連長。哈爾科夫附近的索科洛沃戰鬥是捷克軍隊和德軍的第一次碰撞。這場戰鬥從1943年3月8日持續到3月13日。當時德軍試圖趁蘇軍孤軍深入之際發起反撲,進攻的是党衛軍第3“骷髏”師的2400多精銳德軍,而他們的對手是區區數百名捷克官兵。捷克人憑藉2門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槍、手榴彈與進攻的德軍坦克殊死搏鬥。營長斯沃博達決定在蘇軍坦克的支援下反擊。但由於冰層不堪重負,第1輛坦克就陷進了河裡。見到失去坦克的支援,斯沃博達命令部隊撤退,然而因為無線電信號太差,渡河部隊未能收到撤退命令,結果被困在索科洛沃。他們以一座教堂為核心開設防禦陣地。面對德軍圍攻,捷軍死守不退,在多名傳令兵被狙擊手打死之後,撤退的命令終於被送了進去。經過一夜激戰,240人的部隊有86人陣亡,20人失蹤,而德軍也付出了300多人、19輛坦克和6輛裝甲車的代價。轉過天來,決心奪回索科洛沃的捷克軍隊派出第2連和第3連,在蘇軍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發動反攻。進攻於3月9日的19點發起,天黑之後,捷軍第2連趁著夜色渡過冰封的河面,但卻撞上了德軍剛剛構築的防禦工事。在密集的火力之下捷軍傷亡慘重,被德軍的機槍壓在冰面上抬不起頭。危急關頭,第2連第2排排長特薩日克挺身而出,他冒著槍林彈雨號召士兵們繼續衝鋒。在他的感召之下,第2排乃至整個第2連全連奮勇向前,不顧慘重的傷亡突入索科洛沃的東側。德軍在丟棄了屍體和傷患之後匆匆撤退。第2排奪取了多個地堡和機槍火力點,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之後,捷克軍隊終於完全收復了索科洛沃,特薩日克也因此榮獲了自己的第一個榮譽:捷克軍功十字勳章。

在蘇軍指揮下作戰的捷克軍隊

指揮坦克的特薩日克

對於捷克獨立第1營來說,索科洛沃戰鬥向蘇聯人證明瞭他們的戰鬥力。因此蘇軍願意給捷克軍隊補充兵源和重武器,為此也抽調捷克官兵進行培訓和訓練。特薩日克和另外37名士兵被派往坦波夫的蘇聯坦克學校,這些人將是未來捷克獨立第1裝甲旅的骨幹力量。在從坦克學校學成畢業之後,被晉升為中尉的特薩日克負責指揮1個T-70輕型坦克連,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第1旅坦克營正式成立。此後,捷克旅在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38集團軍步兵第51軍序列下參加了解放基輔的戰鬥。11月5日,特薩日克指揮T-70輕型坦克連在步兵的配合下從西南方向突入基輔,在2個小時的激戰中,特薩日克連在衝鋒槍排的協助下佔領了大片街區,摧毀了德軍的多處防禦陣地和火炮,並且攻擊前進至火車站附近。特薩日克於15點下令發動進攻,至19點時完全攻克火車站,打破了德軍炸毀車站的企圖。1943年12月21日,包括特薩日克在內的約瑟夫·布林希克、安東甯·索霍爾三人榮獲了蘇聯英雄稱號和列寧勳章—值得一提的是,基輔一戰捷克軍隊就打出了三個蘇聯英雄,但此三人後來的命運都頗為不佳,不禁令人唏噓—在參加了解放基輔和日托米爾的戰鬥之後,捷克坦克營逐漸擴充為坦克旅,特薩日克也被晉升為營長。進入烏克蘭西部之後,居住在當地的沃倫捷克人踴躍參加捷克軍隊,也成為了這支部隊的骨幹。經過特薩日克之手培訓了數百名坦克駕駛員、無線電手和炮手。

基輔戰役中榮獲蘇聯英雄的三名捷克軍人的合影(從左到右):安東甯·索霍爾、約瑟夫·布林希克、裡哈德·特

1944年6月特薩日克和在索科洛沃戰鬥中相識的護士瑪律凱塔·奧爾尚諾娃(Markéta Olšanová,)結婚。1944年9月,特薩日克和戰友們終於有機會解放祖國了——他跟隨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率部參加了杜克拉山口之戰。此時蘇聯軍隊在喀爾巴阡山脈步步為營,而斯洛伐克境內已經爆發了反德起義。為了支援起義軍,蘇軍不得不倉促發動攻擊。9月22日,在694高地的戰鬥中,特薩日克指揮坦克營奮勇進攻,他的座車照例一馬當先,很快就突破了德軍的第一道塹壕。然而當特薩日克的坦克接近德軍的一座地堡時,卻被一枚“鐵拳”擊中。坦克立即起火並向山坡側翻,這輛坦克裡只有身負重傷的特薩日克活了下來,他當時正用右眼盯著瞄準具,結果一枚碎片打碎了左眼而且面部被燒傷,但是特薩日克忍住劇痛將已經陣亡的駕駛員拽了出來。此後,失去左眼的特薩日克並未消沉,在傷癒之後於1944年11月再次重返戰場,戴著一隻眼罩作戰的他已經被晉升為大尉。1945年3月,特薩日克率部解放了俄斯特拉發。1945年4月3日,特薩日克大尉作為儀仗隊的一員,參加了迎接捷克總統貝奈斯回國的儀式。

鐵漢柔情:裡哈德·特薩日克和妻子瑪律凱塔·奧爾尚諾娃

收復故土的捷克裝甲兵

戰爭結束之後,特薩日克和很多軍官一樣,向昔日的老上級,時任捷克國防部長斯沃博達將軍要求復員。但是這些要求無一例外被拒絕了。1945年12月1日,特薩日克被送到莫斯科的史達林坦克和機械化軍事學院學習。1949年畢業,返回捷克的時候特薩日克已經入黨並且被晉升為少校,擔任軍校教官。

戰功卓著的特薩日克將軍

1950年,被晉升為中校的特薩日克擔任捷克斯洛伐克武裝部隊參謀長。作為一個在戰時蘇聯成長起來、戰功卓著且入了党的軍官,“又紅又專”的特薩日克本應該是捷克軍隊中的一顆閃耀的新星。然而或許是本身的性格桀驁不馴,也或許是戰爭給他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創傷,迎接他的卻是多災多難的命運。特薩日克在軍校任教期間本就對學校死板教條的教育方式有異議,在1951年他更是與時任國防部長契皮茨卡爆發了爭吵。後者接替斯沃博達之後,捷克軍隊中的很多軍官都被撤換,特薩日克在爭吵之後也被解職。1953年,長期酗酒的特薩日克因被控訴酒後駕駛和丟失機要檔而被捕,不過據說這些都是栽贓給他的莫須有罪名。由於赫魯雪夫的親自過問,特薩日克在1954年獲釋。

獲釋之後,特薩日克似乎再次官運亨通,先是在1954年11月擔任第13坦克師師長,接著在1956年6月被晉升為少將。1959年8月,特薩日克再次來到莫斯科,這次是在總參學院學習。但是特薩日克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匈牙利駐蘇聯大使館舉辦的一次酒會上,他喝的酩酊大醉大出洋相,之後很快就被送回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生日酒會上的特薩日克將軍

自此之後,特薩日克的人生可謂迅速跌入穀底,1960年他被開除黨籍,並轉入預備役。回歸平民生活之後,特薩日克進入學校任教,但是傷病和長期酗酒已經摧毀了他的身體。1966年,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1968年3月27日,一代悍將特薩日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53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