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說起客家菜只知道鹽焗雞?藏在梅州老城裡的小吃一樣不能錯過!|國慶吃吃吃

本地通君雙節期間

推出粵港澳8座城市的食玩攻略

帶你觸摸最地道的嶺南印象

今天將要介紹的是

梅州

「食在梅州」

客家人的熱情好客, 從那精心製作的客家菜中,

便可感知一二。

(一大波美食向你奔來, 嚴禁舔屏~)

遠道而來, 只吃了醃面、釀豆腐、鹽焗雞和梅菜扣肉?

那你就虧大了!藏在老城裡的小吃你也不能錯過!

經典“客家味”

遊玩回家帶些什麼手信以饗親友?

出外訪友有什麼客家特產適合做禮物?

嘉埔鹽焗食品

思鄉牛肉幹

手打豬肚丸

油籮後廠豬腸糕

思鄉菊花糕

梅州的特產種類還有很多, 上述幾個是比較方便攜帶的。 在梅州城區許多專營店和超市都能方便買到。

"豬腸糕"是客家的傳統零食, 是由糯米、糖、香料特製而成, 口感清香可口, 柔軟有嚼性, 好吃不粘膩。 外形似豬腸而得名。

“菊花糕”, 糕如菊花, 質地軟韌, 香甜可口。 菊花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問世,

至今盛產不衰。 在梅州人眼中, 菊花糕是喚起童年記憶的一份吃食。

主菜地圖

無論早中晚,

客家人用最簡單、新鮮的食材,

總能煮出留住你的美味。

醃面/粉

醃面是早餐, 由於太好吃了, 必須首推。 在梅州有非常多的醃面店, 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得吃。 每家的口味都稍有差別。

吃醃面需配個湯,最常見的湯是枸杞葉三及第湯,當然也有像番茄鹹菜三及第不要瘦肉這樣點的。只要老闆有食材,想怎麼搭配怎麼來。

地址:梅江區康居路18號嘴緣小吃店、梅江區江邊路25-1號友姐醃面

鹽焗雞

傳統的鹽焗雞做法是鹽焗法,利用鹽導熱的特性,把醃漬入味的雞用草紙包裹,埋入烤紅的晶體粗鹽之中。上桌的時候,鮮香四溢。吃的是皮爽肉滑,骨香味濃。

圍龍屋式的老宅,品嘗最正宗客家味道的同時,感受客家建築的獨到之處。

地址:梅江區富奇路184號圍龍屋星園酒家

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也稱為肉末釀豆腐,是客家經典菜之一。通常將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塊,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後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

客家釀豆腐,又以五華的釀豆腐最好。據說做豆腐的水不一樣,只有五華那邊才有,做出來的豆腐格外嫩滑。

地址:梅縣區人民南路115-10號五華人家特色菜館

梅菜扣肉

客家人將精選五花肉加上配料進行製作,再將肉墊在梅菜幹上蒸煮,製作了一道色澤油潤、香氣濃郁的美味佳餚。時過境遷,這種菜肴逐漸名揚四海,就是我們時常品嘗到的“梅菜扣肉”。

今天的珍真飯店,是從1979年開始擺攤賣味酵粄、水餃幫補家用的第一代人,慢慢發展而來的。“珍真”二字表示的是珍貴和真材實料,希望能以一顆珍惜感恩的心和真材實料的食物真誠地對待食客。

地址:梅江區東湖路41號珍真飯店

亞巫肉丸

亞巫肉丸,又名處名遠揚,以前老闆父母親曾于百花洲公廁附近擺攤,被客人親切戲稱為“臭名遠揚”。因這奇葩好玩的店名,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食客去尋鮮品嘗。

老闆每天淩晨4、5點起床,趕往市場買剛宰殺好新鮮的豬肉,製作成一顆顆肉丸。

地址:梅江區江邊路152號亞巫肉丸

丙村開鍋肉丸

開鍋肉丸以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的最為正宗,當然在梅江區也能吃到比較正宗的。肉丸隔水用大鍋蒸熟,所謂開鍋肉丸就是要從鍋裡拿出來趁熱吃。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但小編自以為,開鍋肉丸的真實含義其實是一開鍋就沒——一碟開鍋肉丸上桌,一眨眼盤子就光了。

地址:梅江區嘉應西路11-22號營記飯店

釀雞酒

釀雞酒,客家娘酒和雞肉的完美結合,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創新,這也和梅州所處地理環境分不開。以前是坐月子的婦女才吃的,現在變得普及了。

在梅城,幾乎每個小家庭都會做釀雞酒,配料稍有不同。過年過節吃一碗,大補。

地址:梅縣區楣杆北路2-18號梅州千里香飯店

石扇魚燜飯

農家特色的魚(汁)燜飯,源于石扇,是當地農家傳統招待客人的佳品。山間草魚,農家香米,八月花生油,四季香蔥及坡地黃土生薑等,原料全部源於本土。

從梅州城區出發,驅車半個小時可去到位於石扇鎮四駁橋的一家做魚燜飯的老字型大小店——金都酒樓,品嘗地道的石扇魚燜飯。

地址:梅縣區石扇鎮中和圩松林路金都酒樓

鐘記燉品臘味飯

十幾年的價格和味道幾乎從來沒有變過,而且份量十足,新鮮味濃!可以說是真的物美價廉了。有時候就是喜歡這樣實在的物價。

地址: 梅江區大園巷98號鐘記燉品臘味飯

小吃地圖

梅州是個不大的城市,一江穿城。

在江的北面,留著一片老街。

狹小的街道,翻新的騎樓;

穿行著的自行車。

夜晚的時候,攤檔分分收起,

宵夜的時間終於來臨。

都是小吃,但與白天的吃食相比,

夜晚的燈,

好像賦予食物更多的內涵。

金山牛雜

金山小學附近有許多家牛雜,請認准這個門面。

梅城老街的牛雜基本上是涼食。老字型大小金山牛雜將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加入紅麴一起熬煮後風乾而成。吃時,切片蘸料,再配以青瓜和豆奶,是老街宵夜的不二之選。

地址:梅江區官井頭5號

海石花

在老街,始於1997年的海石花,應該說是見證了這20年來,淩風東路的發展了。

海石花的初址離現在的店鋪,也就只隔了幾道牆。牆上還留有許多食客的留言,時過境遷,再去看時是否仍是少年。

地址:梅江區淩風東路193號

洪屋雪花

這是一家隱匿在巷子裡的冰室,又是一個喚起童年、青少年甚至更多特定時光的老店。所謂放學後的日子,大致如此了。

在夏天,一碗炒冰,互相交換八卦小道消息。無論是午後,還是夜裡,學生時代總是與冰飲有著巧合般的聯繫。

地址:梅江區淩風西路67號

鮮奶煮蛋

聽起來像是很奇怪的搭配,其實是非常樸素好吃的甜食。不喜太甜的食客,可以和老闆說少放些糖。

(此圖源自網路,與店鋪內所售稍有差異)

每當小編早上來不及做早餐時,便會簡易地把鮮奶煮蛋直接變成鮮奶蒸蛋來吃。可謂元氣滿滿。

地址:梅江區油羅街中山路交叉口

榮記湯圓

巷子總是給人驚喜的。在金山頂,有一家湯圓是幾十年的出名老店。

糯米湯圓放在糖漿水裡慢火熬制,湯圓皮有嚼勁,口感偏甜,吃上一份甚好,店家還準備了榛糖,可供搭配。

地址:梅江區金山巷18號

油羅街炸物

油羅街也是在老城的一個街道。街上有好些炸品店,各種客家特色的炸物,現炸現賣。關於炸物的製作方法,感興趣可以直接在攤檔前駐足觀看。

地址:梅江區油羅街

勤燕燒賣

當時縣黨校廚師的老闆的母親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困難,決定從單位辭職經商,在1987年開起一家燒賣店。

30年的勤力苑燒賣,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並不斷延續,說當年有一對年輕人拍拖來吃燒賣,後來他們結婚生子,現在他們是一家三口過來吃燒麥了。

地址:梅江區勤力苑(近勤力小學)

仙人粄

它既可作為清涼飲料,還能臨時充饑。仙人粄用“仙人草”熬成,調入蜂蜜,再灑上些許香蕉露,食用時清甜爽口,沁人心脾。夏日,在街頭巷尾,隨處可碰見推著小車來售賣仙人粄的小販。

這樣的小城市,你可能不會來幾次。

吃完這些算是沒白來。

小城市的美食,

黑夜裡最相思。

每家的口味都稍有差別。

吃醃面需配個湯,最常見的湯是枸杞葉三及第湯,當然也有像番茄鹹菜三及第不要瘦肉這樣點的。只要老闆有食材,想怎麼搭配怎麼來。

地址:梅江區康居路18號嘴緣小吃店、梅江區江邊路25-1號友姐醃面

鹽焗雞

傳統的鹽焗雞做法是鹽焗法,利用鹽導熱的特性,把醃漬入味的雞用草紙包裹,埋入烤紅的晶體粗鹽之中。上桌的時候,鮮香四溢。吃的是皮爽肉滑,骨香味濃。

圍龍屋式的老宅,品嘗最正宗客家味道的同時,感受客家建築的獨到之處。

地址:梅江區富奇路184號圍龍屋星園酒家

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也稱為肉末釀豆腐,是客家經典菜之一。通常將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塊,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後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

客家釀豆腐,又以五華的釀豆腐最好。據說做豆腐的水不一樣,只有五華那邊才有,做出來的豆腐格外嫩滑。

地址:梅縣區人民南路115-10號五華人家特色菜館

梅菜扣肉

客家人將精選五花肉加上配料進行製作,再將肉墊在梅菜幹上蒸煮,製作了一道色澤油潤、香氣濃郁的美味佳餚。時過境遷,這種菜肴逐漸名揚四海,就是我們時常品嘗到的“梅菜扣肉”。

今天的珍真飯店,是從1979年開始擺攤賣味酵粄、水餃幫補家用的第一代人,慢慢發展而來的。“珍真”二字表示的是珍貴和真材實料,希望能以一顆珍惜感恩的心和真材實料的食物真誠地對待食客。

地址:梅江區東湖路41號珍真飯店

亞巫肉丸

亞巫肉丸,又名處名遠揚,以前老闆父母親曾于百花洲公廁附近擺攤,被客人親切戲稱為“臭名遠揚”。因這奇葩好玩的店名,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食客去尋鮮品嘗。

老闆每天淩晨4、5點起床,趕往市場買剛宰殺好新鮮的豬肉,製作成一顆顆肉丸。

地址:梅江區江邊路152號亞巫肉丸

丙村開鍋肉丸

開鍋肉丸以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的最為正宗,當然在梅江區也能吃到比較正宗的。肉丸隔水用大鍋蒸熟,所謂開鍋肉丸就是要從鍋裡拿出來趁熱吃。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但小編自以為,開鍋肉丸的真實含義其實是一開鍋就沒——一碟開鍋肉丸上桌,一眨眼盤子就光了。

地址:梅江區嘉應西路11-22號營記飯店

釀雞酒

釀雞酒,客家娘酒和雞肉的完美結合,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創新,這也和梅州所處地理環境分不開。以前是坐月子的婦女才吃的,現在變得普及了。

在梅城,幾乎每個小家庭都會做釀雞酒,配料稍有不同。過年過節吃一碗,大補。

地址:梅縣區楣杆北路2-18號梅州千里香飯店

石扇魚燜飯

農家特色的魚(汁)燜飯,源于石扇,是當地農家傳統招待客人的佳品。山間草魚,農家香米,八月花生油,四季香蔥及坡地黃土生薑等,原料全部源於本土。

從梅州城區出發,驅車半個小時可去到位於石扇鎮四駁橋的一家做魚燜飯的老字型大小店——金都酒樓,品嘗地道的石扇魚燜飯。

地址:梅縣區石扇鎮中和圩松林路金都酒樓

鐘記燉品臘味飯

十幾年的價格和味道幾乎從來沒有變過,而且份量十足,新鮮味濃!可以說是真的物美價廉了。有時候就是喜歡這樣實在的物價。

地址: 梅江區大園巷98號鐘記燉品臘味飯

小吃地圖

梅州是個不大的城市,一江穿城。

在江的北面,留著一片老街。

狹小的街道,翻新的騎樓;

穿行著的自行車。

夜晚的時候,攤檔分分收起,

宵夜的時間終於來臨。

都是小吃,但與白天的吃食相比,

夜晚的燈,

好像賦予食物更多的內涵。

金山牛雜

金山小學附近有許多家牛雜,請認准這個門面。

梅城老街的牛雜基本上是涼食。老字型大小金山牛雜將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加入紅麴一起熬煮後風乾而成。吃時,切片蘸料,再配以青瓜和豆奶,是老街宵夜的不二之選。

地址:梅江區官井頭5號

海石花

在老街,始於1997年的海石花,應該說是見證了這20年來,淩風東路的發展了。

海石花的初址離現在的店鋪,也就只隔了幾道牆。牆上還留有許多食客的留言,時過境遷,再去看時是否仍是少年。

地址:梅江區淩風東路193號

洪屋雪花

這是一家隱匿在巷子裡的冰室,又是一個喚起童年、青少年甚至更多特定時光的老店。所謂放學後的日子,大致如此了。

在夏天,一碗炒冰,互相交換八卦小道消息。無論是午後,還是夜裡,學生時代總是與冰飲有著巧合般的聯繫。

地址:梅江區淩風西路67號

鮮奶煮蛋

聽起來像是很奇怪的搭配,其實是非常樸素好吃的甜食。不喜太甜的食客,可以和老闆說少放些糖。

(此圖源自網路,與店鋪內所售稍有差異)

每當小編早上來不及做早餐時,便會簡易地把鮮奶煮蛋直接變成鮮奶蒸蛋來吃。可謂元氣滿滿。

地址:梅江區油羅街中山路交叉口

榮記湯圓

巷子總是給人驚喜的。在金山頂,有一家湯圓是幾十年的出名老店。

糯米湯圓放在糖漿水裡慢火熬制,湯圓皮有嚼勁,口感偏甜,吃上一份甚好,店家還準備了榛糖,可供搭配。

地址:梅江區金山巷18號

油羅街炸物

油羅街也是在老城的一個街道。街上有好些炸品店,各種客家特色的炸物,現炸現賣。關於炸物的製作方法,感興趣可以直接在攤檔前駐足觀看。

地址:梅江區油羅街

勤燕燒賣

當時縣黨校廚師的老闆的母親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困難,決定從單位辭職經商,在1987年開起一家燒賣店。

30年的勤力苑燒賣,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並不斷延續,說當年有一對年輕人拍拖來吃燒賣,後來他們結婚生子,現在他們是一家三口過來吃燒麥了。

地址:梅江區勤力苑(近勤力小學)

仙人粄

它既可作為清涼飲料,還能臨時充饑。仙人粄用“仙人草”熬成,調入蜂蜜,再灑上些許香蕉露,食用時清甜爽口,沁人心脾。夏日,在街頭巷尾,隨處可碰見推著小車來售賣仙人粄的小販。

這樣的小城市,你可能不會來幾次。

吃完這些算是沒白來。

小城市的美食,

黑夜裡最相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