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咪蒙是一個人格分裂體,罵她捧她的人看熱鬧,商人們看她的門道!

32個歷史人物, 金聖歎、李白、杜甫、李清照、辛棄疾等等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都被她半損半譽了一遍, 暢快淋漓的筆調像極了當年明月。

她就是咪蒙, 寫下了這本《聖人請卸妝》, 但一不小心也把自己的妝給卸了。

這才是咪蒙, 本來就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

原來她不止寫過《好疼的金聖歎》, 幾乎所有生前有槽點, 死後有爭議的歷史名人, 她一個也沒有放過。

單單引用的書目資料就有八頁。

咪蒙是一個人格分裂體。

看微信上咪蒙的文章, 眼前是一個叉著腰, 叨叨絮絮的女漢子, 看咪蒙早期的文章, 腦海中是一個嬉笑怒駡、信手拈來的女高知。

低得下去, 高得上來, 這番本事不是人人都會的。

不少人可以寫點淺薄文字, 稍微有絲文采, 便覺得咪蒙的文章是垃圾, 只為博眼球, 引流量, 怎麼看她都不順眼。

或許咪蒙不會否認, 微信文裡不少就是這等貨色, 但因此你就孤芳自賞, 慨歎懷才不遇, 那最好再看看她的其他文章。

天馬行空, 旁徵博引, 拳拳打中自戀文人們的命門。

沒有兩把刷子就出來批判別人, 小心憋住自己的一口老血。

我想, 咪蒙從來就不認為是在微信公號上寫文章, 喜歡看文章的人都在底下買書看好嗎?

你說現在人的閱讀習慣變了, 變得也是閱讀載體好嗎?

你見過有幾個文采卓重的作家開微信公號的?

不嫌死得夠快!

那她是在幹什麼?粗淺說一下, 就是拉家常。

一種具有陪伴屬性的拉家常。

一天忙到晚, 累死累活回到家躺在床上的上班族, 臨睡前打開一篇文采卓然的文章, 不是催眠就是明天休班!

而嚴肅的讀者從來不希望在速食式閱讀中來尋找快感。

所以在咪蒙微信公號上, 絲毫不見有文采的文章, 實在是有意為之。

用電影《教父》上黑手黨們的話來說, 這只是生意!

微信公號平臺上從來不是文人們孤芳自賞的地方, 除非你想碰壁找虐。

自媒體的稱號讓不少人掉入了陷阱, 天真地以為是釋放自我表現欲的地方, 寫幾篇文采逼格高的文章就幻想閱讀量10萬+, 實在是圖樣圖森破。

自媒體的關鍵不在於“自”, 而在於“眾”, 不過借“自”來表現“眾”, 是眾媒體中的自媒體。

塑造人格魅力不假,但這股魅力一定是眾人推崇出來的,否則就是孤芳自賞式的自戀。

換句話說,自媒體所要表現的東西一定是眾人身上的欲求,如果是想著法地給他們的欲求潑冷水,那可以出門左拐,出版社的編輯們可能會瞅瞅你的東西。

生意,只是生意。

表面都是行銷,背後的電商化變現才是自媒體的重中之重。

咪蒙沒有把真實的自己搬到公號上,不過是塑造了另一個口無遮攔的自己。

作為編劇的咪蒙在身份切換上,一直是輕鬆自如。

沒有把自己最擅長的歷史題材文搬上公號,單就這一點,咪蒙就有慧眼。

這才是一個商人的成熟。

一路走來,大家想給她戴上社會責任感的帽子,她就像奪冠回國的李娜,正眼也沒有瞧,這頂帽子誰愛戴誰戴。

當人家以商業化的思維寫文章的時候,我們還在以寫文章的思維商業化,究竟是誰在跟這個世界擰巴呢?

咪蒙沒有錯,錯在我們把她當作了媒體人。

她只是一個商人。

是眾媒體中的自媒體。

塑造人格魅力不假,但這股魅力一定是眾人推崇出來的,否則就是孤芳自賞式的自戀。

換句話說,自媒體所要表現的東西一定是眾人身上的欲求,如果是想著法地給他們的欲求潑冷水,那可以出門左拐,出版社的編輯們可能會瞅瞅你的東西。

生意,只是生意。

表面都是行銷,背後的電商化變現才是自媒體的重中之重。

咪蒙沒有把真實的自己搬到公號上,不過是塑造了另一個口無遮攔的自己。

作為編劇的咪蒙在身份切換上,一直是輕鬆自如。

沒有把自己最擅長的歷史題材文搬上公號,單就這一點,咪蒙就有慧眼。

這才是一個商人的成熟。

一路走來,大家想給她戴上社會責任感的帽子,她就像奪冠回國的李娜,正眼也沒有瞧,這頂帽子誰愛戴誰戴。

當人家以商業化的思維寫文章的時候,我們還在以寫文章的思維商業化,究竟是誰在跟這個世界擰巴呢?

咪蒙沒有錯,錯在我們把她當作了媒體人。

她只是一個商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