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偉人詩詞裡的秋天:豪情萬丈,氣勢磅礴!

戰颱風純音樂 - 高山流水-古箏

秋風蕭瑟, 萬物開始凋零, 觸景生情, 總讓人聯想到人生之秋, 這種情思付諸歷代文人筆下便使秋帶有蒼涼悲戚之感,

形成了“悲秋”的風氣, 毛澤東筆下的秋卻一掃淒涼落寞, 寫得壯闊, 寫得豪情萬丈, 寫得盪氣迴腸!

《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整首詩雖是寫寒秋, 卻無一絲蕭瑟之感, 反而有一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 詩中恍若有豪氣要噴薄而出, 一切景語皆情語, 可見詩人心中的胸襟和抱負,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他必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清平樂·六盤山》

【現代】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此篇是紅軍摧毀敵人最後一道封鎖線, 翻越六盤山高峰, 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在望時寫下的詞章, 你仿佛能看到老一輩革命家歷盡艱險, 相視一笑指點江山的模樣, 也依稀能感受到他們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

《憶秦娥·婁山關》

【現代】毛澤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毛澤東所處的時代和他的抱負決定了他的詩詞風格, 他的詩中不會有淒涼落寞, 只會有豪情萬丈。 哪怕是戰略任務受挫, 險象環生, 他也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這首詞字淺意深, 營造了一個恢宏開闊的藝術境界。 詩人從大處著眼, 從人生感悟落筆, 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 站在歷史的、哲學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了他的人生看法:一句“人生易老天難老”, 足可見其“慨當以慷”的大氣。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現代】毛澤東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1962年冬,中國剛剛走出三年困難時期的困境,中蘇關係又開始緊張,反華勢力此消彼長,毛澤東此詞似立于天宇蒼穹,俯視塵寰,以沉穩、傲岸、泰然之態度姑且作冷眼觀,且看“蒼蠅”如何動彈,如何表演,怎麼成氣候,全詞有一種必將帶著中國沖出困境的決心。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現代】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這首詩是老朋友之間的私人唱和之作,不同於上述詩詞的的豪情萬丈,卻獨有一股“春風化雨”的力量,毛澤東針對原詩作者劉亞子牢騷愈盛而身體愈下的狀況,借唱和的方式敘舊談心,進行坦誠懇切的開導規勸,表達了對摯友的一片愛護之情。此詩清純和雅,語言溫婉秀潤,情意綿長,看似清淡,味之彌甘,很有啟悟和感化力量。

《浪淘沙·北戴河》

【現代】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後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全詞從秦始皇寫到曹操再到如今,擴大作品的時間、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其二)

【現代】毛澤東

鑒湖越台名士鄉,

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

一例氤氳入詩囊。

全詩凝練沉摯、鏗鏘有力、情感炙熱、寄寓深刻,雖隻字未提魯迅,但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為一體,以恢弘的氣度評說了魯迅先生的人格和詩品,熱情讚揚魯迅先生在國民黨反動派黑暗勢力統治下勇於周旋和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歌頌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剛烈的血氣。

足可見其“慨當以慷”的大氣。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現代】毛澤東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1962年冬,中國剛剛走出三年困難時期的困境,中蘇關係又開始緊張,反華勢力此消彼長,毛澤東此詞似立于天宇蒼穹,俯視塵寰,以沉穩、傲岸、泰然之態度姑且作冷眼觀,且看“蒼蠅”如何動彈,如何表演,怎麼成氣候,全詞有一種必將帶著中國沖出困境的決心。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現代】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這首詩是老朋友之間的私人唱和之作,不同於上述詩詞的的豪情萬丈,卻獨有一股“春風化雨”的力量,毛澤東針對原詩作者劉亞子牢騷愈盛而身體愈下的狀況,借唱和的方式敘舊談心,進行坦誠懇切的開導規勸,表達了對摯友的一片愛護之情。此詩清純和雅,語言溫婉秀潤,情意綿長,看似清淡,味之彌甘,很有啟悟和感化力量。

《浪淘沙·北戴河》

【現代】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後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全詞從秦始皇寫到曹操再到如今,擴大作品的時間、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其二)

【現代】毛澤東

鑒湖越台名士鄉,

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

一例氤氳入詩囊。

全詩凝練沉摯、鏗鏘有力、情感炙熱、寄寓深刻,雖隻字未提魯迅,但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為一體,以恢弘的氣度評說了魯迅先生的人格和詩品,熱情讚揚魯迅先生在國民黨反動派黑暗勢力統治下勇於周旋和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歌頌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剛烈的血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