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狀元真夠背,準備殿試,老媽去世,中了狀元,老爸去世

在清代, 有幾位狀元的頭銜, 是通過“補殿試”獲得的, 也就是“補考狀元”。 其中有個人, 名叫戴有祺。 但是此人的運氣, 實在是有點背。 戴有祺, 祖籍安徽休寧, 後遷居上海金山, 系康熙三十年( 1691年)辛未科狀元獲得者。

玩的東西雖然可以讓人愉悅, 卻不能帶來榮華富貴, 這個道理戴有祺的父母很清楚。 在唯有讀書高的灌輸和管教之後, 戴有祺很不情願地走進科舉的考場。 不曾想, 秀才很容易就考上了, 並且名次還不錯。 嘗到了甜頭, 受到了鼓舞的戴有祺, 自此開始潛心準備科舉考試。 幾年之後, 舉人頭銜也順利獲得。 聰明人只要認了真, 做啥事一般都不會差。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戴有祺進京參加了戊辰科會試, 並順利通過。 就在他信心滿滿地準備參加殿試的時候, 家鄉送來了雞毛信——他的老媽去世了。 沒有辦法, 心情悲傷的戴有祺只能放棄殿試, 回家奔喪去了。

三年過去了, 不但喪事早已處理完畢, 守孝期也滿了。 經上級批准, 戴有祺以補考生的身份, 參加了本科殿試。 閱卷結束之後, 主考官們原本把他的卷子定為第二, 也就是榜眼的位次。 呈送康熙最後審定的時候, 戴有祺那一手漂亮的書法, 不禁讓他眼前一亮。

此時康熙正對書法藝術比較著迷, 一看戴有祺的字寫得這麼好, 一高興就把他和原定的第一掉了個。 此時, 戴有祺年方三十有四, 正是幹事創業的好年紀。

中了狀元很高興, 但戴有祺又遇上了不幸的事情。 沒多久, 家中又傳來了他老爸去世的消息。 沒有辦法, 戴有祺只好再度回家奔喪, 並按制度規定憂三年。 這樣折騰來折騰去的, 戴有祺的心情、精力不受些影響是不可能的了。 反映在工作上, 精神有些萎靡、意志有些消沉, 也是可以想見的事情。

屋漏偏逢連夜雨, 船遲又遇打頭風。 返回北京上班沒幾年, 在上級對翰林院工作人員的一次能力業績考評當中, 戴有祺不幸被列為三等。 這個考核等次, 約等於如今的基本稱職或不稱職。 於是, 就有必要的懲戒措施接踵而至。 經組織研究決定, 戴有祺受到降職處理, 成了一名縣長候選人(候補知縣)。 也就是說, 他要待在家裡等縣長位置出缺, 才能前去報到上班。 至於崗位在天南還是地北、屬於肥缺還是窮差, 只能聽天由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