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死得非常鬱悶的六大名將,馬超最可伶,第一毫無爭議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俗話說“將軍難免陣前亡”, 尤其是古代社會受儒家思想影響最大, 其中“忠孝”一直是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其中“忠”顯得尤其高尚。 “忠”就是效忠國家, 效忠朝廷。 而戰場無疑是為效忠國家最激烈, 最顯著的地方。 陣亡對於將軍而言, 雖然可惜, 但是也值得推崇。 但是在漢末亂世, 並非所有的將軍都是陣亡, 有的死的非常感到非常鬱悶。

TOP 6 曹魏名將夏侯尚

夏侯尚, 字伯仁, 從小跟曹丕關係很好, 在曹丕登基之後, 擔任征南將軍, 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軍。 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 夏侯尚攻拔蜀國上庸, 平定三郡九縣, 升為征南大將軍;西元222年(黃初三年), 跟隨曹丕南征孫權, 江陵擊敗吳將諸葛瑾。 曹魏宗親之中第二代傑出領軍代表人物。 可是鬱悶的是夏侯尚是一位癡情的勳貴, 有個愛妾非常寵愛, 從而冷落了正妻。 而正妻是曹氏之女, 曹丕看不過去,

就派人絞殺了夏侯尚愛妾。 夏侯尚因愛妾的死, 悲傷過度, 精神恍惚, 以至於憂鬱的病逝。

TOP 5 曹魏名將于禁

於禁, 字文則, 最早就跟隨曹操征戰天下, 是曹魏名將之一, 為人毅重, 連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

於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 致使晚節不保。 先後遭遇關羽、孫權, 曹丕等人的羞辱, 尤其是東吳遣還于禁回魏, 在曹丕羞辱之中, 抑鬱羞愧鬱悶死去。

TOP 4 蜀漢名將馬超

馬超, 字孟起, 本是漢末群雄之一, 統帥一支西涼騎兵, 隨父征戰多年, 割據三浦和涼州。 不過, 因為反抗曹操,

不但沒有擊敗曹操, 還導致全家族二百人口全部被殺。 潼關之戰, 渭水之戰被曹操擊敗之後, 依附張魯, 又轉投劉備。 本來想借劉備的力量, 反攻曹操, 只可惜, 不被劉備重用, 而且常心懷危懼之感, 尤其是劉備夷陵之戰後, 基本上失去與曹操爭霸的可能, 馬超也忐忑以及鬱悶之中, 最終死去。 非常可憐!

TOP 3 蜀漢名將張飛

張飛, 字益德, 劉備麾下的大將, 與關羽號稱萬人敵猛將, 在劉備長阪坡敗退, 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 據水斷橋, 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 于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于宕渠擊敗張郃, 對蜀漢貢獻極大。 在聽聞關羽被東吳斬殺的時候, 與劉備東征孫吳, 只可惜因平時暴而無恩, 在臨出兵前, 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謀殺, 到死估計都鬱悶至極。

TOP 2 東吳名將陸遜

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其遜參與襲取荊州,又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讓曹休大敗而歸。陸遜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只是非常鬱悶的,因輔佐太子孫登涉及立嗣之爭,導致被孫權活活責駡的鬱悶而死。

TOP 1 東吳名將周瑜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獻計軟禁劉備,直娶西川,這樣可以實現二分天下。建安十五年(210年),剛剛準備執行西取益州計畫的時候,非常鬱悶的就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更鬱悶的,周瑜的死後的形象,被羅貫中黑化。周瑜不死,劉備難偏霸西蜀。

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其遜參與襲取荊州,又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讓曹休大敗而歸。陸遜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只是非常鬱悶的,因輔佐太子孫登涉及立嗣之爭,導致被孫權活活責駡的鬱悶而死。

TOP 1 東吳名將周瑜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獻計軟禁劉備,直娶西川,這樣可以實現二分天下。建安十五年(210年),剛剛準備執行西取益州計畫的時候,非常鬱悶的就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更鬱悶的,周瑜的死後的形象,被羅貫中黑化。周瑜不死,劉備難偏霸西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