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巡撫端方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早年生平

1861年4月20日(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一日)端方生於直隸的一個滿洲貴族家庭, 祖父為嘉慶二十四年進士。 端方自幼過繼給伯父桂清為子。 桂清為慈禧太后的親信, 當過同治皇帝的老師。 端方於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 捐員外郎, 後遷候補郎中, 1889年籌辦光緒婚事, 因其在籌辦婚事中的出色表現而得到升遷。 而後又監工清東陵, 受到慈禧和光緒的褒獎, 被賜三品頂戴。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因為翁同龢和剛毅的保薦, 光緒帝召見了端方, 並補授直隸霸昌道, 自此端方算是加入了維新派。 不久清廷在北京創辦農工商局,

將其召還主持局務, 由於端方的受寵當時的人感歎到端方的農工商總局已經漸漸替代了原來的工部的位置。 一度支持戊戌變法, 但在變法失敗後端方主持的農工商總局被撤銷, 端方也被革職, 他受到榮祿和李蓮英的保護, 並趁機上《勸善歌》, 才未受株連。

封疆大吏

1899年, 端方出任陝西按察使、布政使、並代理陝西巡撫。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 慈禧和光緒帝出逃陝西。 端方因接駕有功, 調任河南布政使, 旋升任湖北巡撫。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代理湖廣總督, 三十年(1904年), 代任兩江總督。 之後, 他調任湖南巡撫。 在歷任上述封疆大吏期間, 端方鼓勵學子出洋留學, 被譽為開明人士, “奮發有為, 于內政外交尤有心得”。

端方

出洋考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端方被召回北京, 升任閩浙總督, 未及上任, 便被派遣了更為重要的任務。 9月24日, 清政府受立憲運動影響, 派端方和載澤、戴鴻慈、徐世昌和紹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憲政, 預備制定憲法。 五大臣出發之日, 革命党人吳樾以自殺炸彈,

在正陽門火車站行刺, 致使啟程之日推遲, 徐世昌、紹英也被李盛鐸和尚其亨頂替。

12月7日, 端方和戴鴻慈秘密出發, 率領正式團員33人, 從秦皇島乘海圻號軍艦赴上海, 於12月19日下午轉乘美國郵輪赴日本。 戴、端一行曆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國十國, 於次年8月回國。 回國之後, 端方總結考察成果, 上《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 力主以日本明治維新為學習藍本, 盡速制定憲法。 端還獻上自己所編的《歐美政治要義》, 後世認為此乃中國立憲運動的重要著作。

後期活動

回國之後, 端方出任兩江總督。 光緒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907年7月6日), 革命党人徐錫麟於安慶行刺安徽巡撫恩銘。 端方自南京電發安民告示曰:

“革命逆党, 徐逆錫麟, 槍傷撫院, 業經拿獲, 供認罪名, 按例懲辦, 萬難姑容。 所有脅從, 一律從輕, 罪在禍首, 勿牽旁人。 軍民人等, 皆可安心。 ”

宣統元年(1909年)調直隸總督。 端方在慈禧出殯之時因拍照驚擾隆裕皇太后, 被罷官。

殉職

宣統三年(1911年5月18日), 端方被委任為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大臣, 時部議路歸國有, 激起川湘鄂保路運動。 7月14日抵達漢口。 至9月7日, 發生成都血案, 四川局勢瀕於失控。 9月10日, 朝廷將四川總督趙爾豐免職, 命端方署理, 率湖北新軍第八鎮第十六協第三十一標及三十二標一部, 經宜昌入川, 至資州。 11月27日新軍嘩變, 端方及其弟端錦為軍官劉怡鳳所殺。 被殺之前端方曾求饒說他的祖先是漢人, 姓陶。

1912年1月10日晚7時, 端氏兄弟的頭顱,

放在裝洋油的鐵盒裡, 由重慶民軍代表李某押解上船, 運抵武昌。 鄂軍都督黎元洪下令將兩顆頭顱遊街示眾, 武漢萬人空巷, 圍觀此頭。 後由端方長子端繼先尋回並運回北京安葬。

端方之死, 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理循公開表示:“端方在中國享有廣泛的威信……野蠻殺害端方, 引起人們普遍的譴責。 ”

端方有女嫁袁世凱子袁克權。

《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端方

本資料來源於 維琪百科

《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端方

本資料來源於 維琪百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