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時期楚國憑什麼就敢稱王,其他諸侯都不敢

周王朝實行分封制, 你們這些諸侯國都是我分封的, 所以我最大, 你們要聽我的。 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 但是為什麼楚國呀也敢稱王了?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沒錯, 楚王都是羋姓, 熊氏, 有蠻人血統, 膽子比較大, 而且, 楚國不是周王朝的封國, 所以他要搞獨立, 並且和周天子的地位一樣高, 那好, 我也稱王。

楚國地處南方, 與中原各國隔絕, 文化落後, 又沒有機會接受禮樂教化, 所以被中原各國稱為南蠻。 其實楚國早期挺孤獨的, 中原各國不帶楚國玩, 把楚國孤立了, 楚國又想和他們一起玩, 這就尷尬了。 後來周王室衰微, 已經沒有能力統治各個諸侯國了, 各諸侯國互相征伐。 楚國的機會來了, 楚國趁中原各國戰亂開始介入中原。

西元前706年, 楚國出兵攻打姬姓諸侯國隨國, 隨國很清楚打不過楚國, 就派人去和楚國談判。 羋熊通(後來的楚武王)就對使者說:“你們諸侯國現在都在互相攻伐, 我有一支軍隊, 接機參與中原政事, 你去告訴周天子請求尊奉我的名號。 ”那周天子不同意啊, 正統王朝是鄙視楚國的。 楚國就進軍隨國, 隨國大敗, 羋熊通就說:“既然周天子不給我加封爵位, 我自加之。 ”於是自稱武王。 中原各國仍然不承認楚王的合法地位。

一些正統史書《春秋》、《左傳》為了貶低楚王都稱他們為楚子。 周朝把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子是比較低的爵位了。 像春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 這爵位就是一等爵位了。

楚國的合法地位被承認應該是楚莊王問鼎中原之時。

有一次楚莊王北伐, 途徑周朝都城, 在都城外郊搞起了閱兵, 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問, 楚莊王就向周天子的使者使者詢問九鼎的總量, 我們要知道九鼎代表九州, 是國家權力的象徵, 楚莊王這是對天下有想法啊, 取周朝而代之的野心暴露無遺。 這個使者王孫滿也是可以, 一句“在德不在鼎”讓楚莊王無話可說。

楚國幾百年來創業艱辛, 篳路藍縷。 從楚人首領鬻熊把復興作為自己的使命, 到楚莊王問鼎中原, 從50裡土地到國土面積最大, 楚國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經過一代又一代君王的苦心經營楚國才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 雖然楚國歷史上常有弑君之事發生, 但是上位的君主都不是無能之輩, 他們都為楚國的強盛和發展做出貢獻。 楚國稱王主要有內因和外因。 內因是楚國軍事力量強大, 楚國尚武精神濃重, 沒有經過禮樂教化, 所以中原那套忠君理論對其起不到束縛作用。 外因是當時周王室的日漸衰微, 對中原各國失去了統治地位, 各國之間連年征戰, 楚國趁機稱王。

楚國趁機稱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