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快來看!遵化版的“千年等一回”!又傳奇又驚喜!

作者:高景生

出古城奔遵化西北, 走三十六裡有一小村, 村頭有一小河, 河邊有一小山, 山上有一小塔, 塔前有一小寺, 寺裡有一小僧。

小僧在清末“旗地變民”中屢有義舉, 遵化有史以頌。 建國初民窮, 為求學念書, 拆小寺建了郝康塔聯合小學(郝各莊、康莊子、塔頭寺), 沒了小寺, 自然走了小僧。

現如今, 只剩這玲瓏古塔突兀在翠崗上, 像位忠誠的衛士, 歷盡千年風雨, 悉心呵護著這殷實的小村。

咋看, 這古塔、這小村都有幾分靈氣。

因為這古塔和塔前的小寺, 這座明代始名的小村, 也就叫了“塔頭寺”, 俗稱“塔寺”。 村因塔名, 可見這塔也便有了幾分來頭。

據傳, 塔頭寺村頭的小山酷似烏龜, 山下有條小河, 這烏龜乘人不備, 悄悄地向河邊移動, 鄉親怕它爬進河裡泛洪為患, 便在龜頭建了座小寺, 龜背樹了座小塔, 起名“保安寺”、“保安塔”, 以鎮烏龜, 保平安。

佛塔, 也稱浮圖, 東漢時期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 遵化的保安塔始建於遼代, 遼代君王全都崇信佛教, 除五京外, 各州縣也多有建造。 遵化域內和它同期的建築還有湯泉的蕭太后梳粧檯、瓦子莊的遼太子墓。 梳粧檯和太子墓現已被毀, 這座相對保存完好的保安塔也就成了遵化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踞今已有1100多年。

湯泉鳥瞰

保安塔為樓閣式仿木結構八棱錐形磚塔, 高約13米、直經約1.5米, 分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 塔身三層, 一層為雙重塔簷, 塔簷下有拱形塔門, 雖門面有釘, 門上加鎖, 但卻是一扇打不開的假門, 裡為實心。 二層設有實門, 想進塔室須攀簷而上。 三層纖細, 無特別之處。 三層塔身的華蓋之上是雙重寶珠塔刹, 這樣的裝飾在遼塔中實屬罕見。 塔上的須彌座、蓮瓣、力士、依柱、門神、套獸、飄帶等,雕刻精美,圓潤生動,是研究中國古塔建築藝術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層

假門

裝飾鎖

二層

實門

門旁衛士

三層塔刹

密簷

蓮花座

角獸

磚腰帶裝飾

磚斗拱

石腰帶裝飾

佛塔標記

文物保護標牌

自遼代始,才有了寺前塔後的規制,若依隋唐,塔在寺前、寺中或並列,寺毀塔也就沒了。若再沒有塔頭寺鄉民的善心呵護,遵化人上哪兒去看自家這逾千年的古塔去!

遵化的古塔不多,有影像記載的三處,最古為保安塔,最名為永旺塔,最多為東壩七塔。永旺塔是明萬曆十年(1582)戚繼光囑託屬下建在馬蘭峪堂子山上的,保存較好。東壩七塔建年無考,毀于建國初,曾是縣委機關同志週末郊遊的好去處。

東壩七塔

永旺塔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萬佛園、聖泉寺先後建起了善逝八塔,禪林寺也建起了放有萬尊小泥佛的白塔。

萬佛園善逝八塔

聖泉寺善逝八塔

禪林寺白塔

保安塔保民安邦十分的靈驗,那塔頭寺不光連年風調雨順,殷實充裕,且人才輩出,遵化建國後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便是塔頭寺的王家後生(後遷出)。1947年入黨的塔頭寺老黨員楊全,曾為遵化板栗作代言人。

遵化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前右一)

遵化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中)

板栗代言人楊全

保安古塔歷經一千多年的風浸雨蝕,已是風燭殘年,傷痕累累。1959年一場雷擊,劈掉了少半拉膀子;2016年又一場雷擊,擊壞了蓮花華蓋;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它漸漸向東南傾斜……

2017年8月8日,天晴氣朗,紫氣東升,這位飽經千年滄桑的歷史老人終於等來了一聲喜音,市委書記李貴富高聲宣佈:“遼代古塔保安塔修復工程現在開始!”於是,國家撥款、市委動員、鄉民動手,開始了千年一回的搶救修復。

市委書記李貴富宣佈保安塔修復工程開始

金秋之後,這座遵化大地上最為古老的建築將煥然一新地佇立在山崗之上,繼續呵護這方熱土,這方百姓。屆時它還將成為三山兩川的又一道靚麗風景,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來觀光、來休閒!!

塔上的須彌座、蓮瓣、力士、依柱、門神、套獸、飄帶等,雕刻精美,圓潤生動,是研究中國古塔建築藝術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層

假門

裝飾鎖

二層

實門

門旁衛士

三層塔刹

密簷

蓮花座

角獸

磚腰帶裝飾

磚斗拱

石腰帶裝飾

佛塔標記

文物保護標牌

自遼代始,才有了寺前塔後的規制,若依隋唐,塔在寺前、寺中或並列,寺毀塔也就沒了。若再沒有塔頭寺鄉民的善心呵護,遵化人上哪兒去看自家這逾千年的古塔去!

遵化的古塔不多,有影像記載的三處,最古為保安塔,最名為永旺塔,最多為東壩七塔。永旺塔是明萬曆十年(1582)戚繼光囑託屬下建在馬蘭峪堂子山上的,保存較好。東壩七塔建年無考,毀于建國初,曾是縣委機關同志週末郊遊的好去處。

東壩七塔

永旺塔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萬佛園、聖泉寺先後建起了善逝八塔,禪林寺也建起了放有萬尊小泥佛的白塔。

萬佛園善逝八塔

聖泉寺善逝八塔

禪林寺白塔

保安塔保民安邦十分的靈驗,那塔頭寺不光連年風調雨順,殷實充裕,且人才輩出,遵化建國後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便是塔頭寺的王家後生(後遷出)。1947年入黨的塔頭寺老黨員楊全,曾為遵化板栗作代言人。

遵化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前右一)

遵化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振林(中)

板栗代言人楊全

保安古塔歷經一千多年的風浸雨蝕,已是風燭殘年,傷痕累累。1959年一場雷擊,劈掉了少半拉膀子;2016年又一場雷擊,擊壞了蓮花華蓋;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它漸漸向東南傾斜……

2017年8月8日,天晴氣朗,紫氣東升,這位飽經千年滄桑的歷史老人終於等來了一聲喜音,市委書記李貴富高聲宣佈:“遼代古塔保安塔修復工程現在開始!”於是,國家撥款、市委動員、鄉民動手,開始了千年一回的搶救修復。

市委書記李貴富宣佈保安塔修復工程開始

金秋之後,這座遵化大地上最為古老的建築將煥然一新地佇立在山崗之上,繼續呵護這方熱土,這方百姓。屆時它還將成為三山兩川的又一道靚麗風景,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來觀光、來休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