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秋天此病高發,又得要一批人命!出現這個症狀就是報警

【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 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病有大小, 症分緩急。 疼痛或者是異常, 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一種警告, 告訴我們這裡出了問題。

秋季

心血管病高發

秋天溫差變化較大, 氣溫下降使人體耗氧量增加, 為維持正常的體溫, 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 心率增快, 心臟的負擔也就相應增加。

另外, 天氣變冷能使血流緩慢, 從而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 同時使血液黏稠度增高, 易於形成血栓。

此外, 溫差的變化, 可使人機體免疫細胞倦怠, 抵抗力下降, 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影響肺部通氣功能, 使心肌相對缺氧。

心臟報警

每個都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心血管病來說, 疾病是緩慢累及發展起來的, 但是一旦急性發作, 要命就是幾個小時, 甚至幾分鐘的事!

國外最最最新的研究指出:

心臟在發病前會拉響警報, 當以下這些警報出現時, 務必高度警惕!

1.耳垂皺褶

耳垂皺褶和心臟病間的關係, 已獲醫界公認。 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發文章確認, 耳垂皺褶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種表現。 美國醫學家在屍體解剖中發現凡死於冠心病者, 耳垂皮膚幾乎都有一條皺紋。 這道耳垂皺褶在我們國家也稱為冠心溝、腦動脈硬化耳褶征。

在家照鏡子時可以多留意自己的耳垂, 如果發現耳垂出現了對角型折痕, 建議及時到醫院查一下心臟和血管。

2.眼皮突然長黃斑

《英國醫學雜誌》網路版刊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涉及近 1.3 萬人的最新研究發現, 上下眼瞼附近長出凸起的瞼黃瘤是心臟病發作等心臟問題的風險標誌。

有資料顯示, 瞼黃瘤患者多為四五十歲人群, 不少都與膽固醇水準過高有關。

3.躺下時上氣不接下氣

心臟出了問題的一種表現是, 躺著感覺呼吸困難, 但坐著或半臥著時, 反而呼吸更順暢。 睡覺無法平臥, 輕微活動就出現上氣不接下氣。 這樣的患者就是心臟功能很差的信號了!

4.肩頸臂痛而且會轉移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大多數情況下, 都是哪裡痛就是哪裡有問題, 但心血管病卻是例外——心臟病會發生放射性的疼痛, 而且放射痛的範圍很廣, 包括胃、下巴、肩膀、頸部、後背、左臂、左腿、牙、舌頭等等部位的。

這是因為心臟缺血時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準相同的脊髓段區域, 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範圍內, 會感覺到痛感。

5.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

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 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 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 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 要警惕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指示。

6.不失眠卻總從夢中驚醒

從來沒有失眠經歷, 或是沒發生什麼刺激、焦慮的事情卻毫無緣由的焦慮時,

可能是心梗信號。 這是由於心臟供氧不足。 一些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反映心梗前幾個月會突然出現極度焦慮感和失眠。

這種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樣睡不著, 而是半夜忽然無徵兆的驚醒, 思緒像萬馬奔騰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 如果不是由於壓力和不愉快等事情導致的, 要儘快去檢查。

7.長期反復過度出汗

明明沒有進行劇烈運動, 卻在脖子、後背、頭皮、手心、腳掌大量出汗的話, 可能是心臟病發作信號。

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超過一周的時間, 或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反反復複的出現, 這種出汗類似感冒發熱, 卻沒有其他感冒症狀。

給血管上保險

這兩個方法, 一個比一個牛

拍打手臂

貫通心包經

人的身體有兩條與心臟有關的經絡,分別是心經和心包經。心主神明,心經和神智有關;心還主血脈,主要與心包經有關。心包是心臟的護衛,能“替主擋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問題,要從心包經入手解決。

『經絡位置』

✦ 心包經的走向是從心臟出發,經過腋窩,沿手臂內側的正中線到達指尖,途中有天池、極泉、內關、勞宮等穴位。

『方法』

✦ 用一隻手沿對側心包經的路徑,從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內關、極泉等穴重點按揉。

✦ 如果覺得按揉比較麻煩,沿心包經拍打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

飲食

學學日本人

好的經驗不分國界,在全世界範圍內,日本人的心臟狀況是最好的,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僅為 0.041%,全球最低。在 55~64 歲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還不到美國人的 1/10。

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日本人的護心方法中,飲食方法最有門道!

1.天天有魚吃

——預防心血管病,降低膽固醇

日本人從小的飲食就離不開魚,他們每天攝人魚 100 克左右,吃魚就像吃飯一樣,烹煮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週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 36%,並減少 17%的死亡可能。

2.綠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給心臟加倍保護

綠茶是日本人的最愛,他們喝茶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會把茶葉儘量碾碎,然後泡水,連同茶葉末一起喝下去。這種特有的喝茶習慣,可以攝入更多的茶多酚,對血管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 綠茶中含有的類黃酮具有保護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兒茶素能防止心肌細胞受損,加速心臟細胞的恢復進程。

✦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還發現,與一天喝少於 1 杯綠茶的人相比,每天喝 5 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 22%,女性則減少 31%。

3.喜歡吃納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納豆是日本比較獨特的一種食物,傳統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裡,然後埋在雪層下的泥土裡發酵,做成的納豆黏黏的能拉出絲。日本人吃納豆就像中國人喝豆漿一樣普通,連中小學的營養配餐裡、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納豆。

✦ 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

✦ 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不但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4.口味輕

——預防高血壓,遠離心臟病

有統計顯示,日本人平均吃鹽量還不到中國人的一半。對於各種食材,他們喜歡生吃、涼拌、水煮、清蒸,拒絕重口味。

✦ 吃鹽多是非常有害的,鹽攝入過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高血壓。研究發現,吃得太鹹,不僅容易導致血壓增高,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血管疾病。

✦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2010 年全球有 2300 萬例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致死案例,可能與鈉鹽的過量攝入有關。

5.飲食結構“三五七”

——代代相傳的保健秘訣

所謂“延壽三五七”,就是說飲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飽。

『三高』

✦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來源於穀類糧食、水產品、豆類及其製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魚的蛋白。

✦ 高纖維:是指較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 高質鮮度:這個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盡可能吃些新生產出來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質期限。

『五低』

✦ 低脂肪:每人每天攝取脂肪不要超過膳食總熱量的 15%~30%。

✦ 低鹽分:每人每天攝取的鹽分以不超過 6 克為度。

✦ 低糖分:少吃不含營養素的游離糖(白糖、紅糖這種純糖,而從食物中去獲取糖類)。

✦ 低膽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動物性食品中膽固醇含量以不超過 300 克為好。

✦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總體很清淡,油、鹽、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飽』

✦ 是說晚餐不要吃太飽,在還想繼續吃的時候離開餐桌。

心臟是生命的發動機,它比任何一個器官的負擔都重,是我們最應該保護的一個器官。

貫通心包經

人的身體有兩條與心臟有關的經絡,分別是心經和心包經。心主神明,心經和神智有關;心還主血脈,主要與心包經有關。心包是心臟的護衛,能“替主擋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問題,要從心包經入手解決。

『經絡位置』

✦ 心包經的走向是從心臟出發,經過腋窩,沿手臂內側的正中線到達指尖,途中有天池、極泉、內關、勞宮等穴位。

『方法』

✦ 用一隻手沿對側心包經的路徑,從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內關、極泉等穴重點按揉。

✦ 如果覺得按揉比較麻煩,沿心包經拍打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

飲食

學學日本人

好的經驗不分國界,在全世界範圍內,日本人的心臟狀況是最好的,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僅為 0.041%,全球最低。在 55~64 歲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還不到美國人的 1/10。

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日本人的護心方法中,飲食方法最有門道!

1.天天有魚吃

——預防心血管病,降低膽固醇

日本人從小的飲食就離不開魚,他們每天攝人魚 100 克左右,吃魚就像吃飯一樣,烹煮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週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 36%,並減少 17%的死亡可能。

2.綠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給心臟加倍保護

綠茶是日本人的最愛,他們喝茶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會把茶葉儘量碾碎,然後泡水,連同茶葉末一起喝下去。這種特有的喝茶習慣,可以攝入更多的茶多酚,對血管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 綠茶中含有的類黃酮具有保護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兒茶素能防止心肌細胞受損,加速心臟細胞的恢復進程。

✦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還發現,與一天喝少於 1 杯綠茶的人相比,每天喝 5 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 22%,女性則減少 31%。

3.喜歡吃納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納豆是日本比較獨特的一種食物,傳統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裡,然後埋在雪層下的泥土裡發酵,做成的納豆黏黏的能拉出絲。日本人吃納豆就像中國人喝豆漿一樣普通,連中小學的營養配餐裡、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納豆。

✦ 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

✦ 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不但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4.口味輕

——預防高血壓,遠離心臟病

有統計顯示,日本人平均吃鹽量還不到中國人的一半。對於各種食材,他們喜歡生吃、涼拌、水煮、清蒸,拒絕重口味。

✦ 吃鹽多是非常有害的,鹽攝入過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高血壓。研究發現,吃得太鹹,不僅容易導致血壓增高,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血管疾病。

✦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2010 年全球有 2300 萬例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致死案例,可能與鈉鹽的過量攝入有關。

5.飲食結構“三五七”

——代代相傳的保健秘訣

所謂“延壽三五七”,就是說飲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飽。

『三高』

✦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來源於穀類糧食、水產品、豆類及其製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魚的蛋白。

✦ 高纖維:是指較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 高質鮮度:這個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盡可能吃些新生產出來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質期限。

『五低』

✦ 低脂肪:每人每天攝取脂肪不要超過膳食總熱量的 15%~30%。

✦ 低鹽分:每人每天攝取的鹽分以不超過 6 克為度。

✦ 低糖分:少吃不含營養素的游離糖(白糖、紅糖這種純糖,而從食物中去獲取糖類)。

✦ 低膽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動物性食品中膽固醇含量以不超過 300 克為好。

✦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總體很清淡,油、鹽、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飽』

✦ 是說晚餐不要吃太飽,在還想繼續吃的時候離開餐桌。

心臟是生命的發動機,它比任何一個器官的負擔都重,是我們最應該保護的一個器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