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太子李重俊失敗而死的教訓:手握鋼刀時,可以不講道理

唐朝之門(之六)

景龍元年七月辛醜日, 皇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

一開始的時候政變很順利, 李重俊帶領人馬趕去殺掉自己最痛恨的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和十幾個同黨。

然後李重俊派成王李千里守衛宮城, 自己率兵攻破肅章門, 進入宮中尋找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

這個肅章門在太極殿的西北方向, 門裡屬於宮城。

太極殿的殿門稱為太極門, 門南面的東西兩廊為左右延明門。 其中東側的是左延明門, 西側的是右延明門。 與左延明門隔著一條南北向大街的是門下省、史館和弘文館。 與右延明門隔街相對的是中書省、舍人院等。

《舊唐書》中說:政變當中, 成王李千里和他的兒子、天水王李禧率領幾十個人, “斫右延明門, 將殺三思党與宗楚客、紀處訥等。 ”就是要砸開右延明門, 進入宮城去尋找武三思的同黨, 還有宗楚客、紀處訥等人。

這位李千里是吳王李恪的兒子,

原名李仁, 褊躁無才, 卻僥倖躲過了武則天對皇室宗親的大屠殺, 也算一個奇跡。 後來他改名李千里, 被封為成王, 任左金吾大將軍。

李重俊和李千里分頭攻進宮城, 費了不少時間。 他們要尋找的對象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這其中的上官婉兒是罪臣之後, 在武則天時代就幫助處理政事。 唐中宗繼位, 選她為昭容, 繼續幫助處理朝政。

《舊唐書》中說, 上官婉兒與武三思淫亂, 平時在草擬敕文時, 常常排斥李氏皇親, 偏袒武氏, 所以李重俊痛恨上官婉兒, 打到肅章門的時候就聲稱要捉拿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得到政變的消息, 匆匆跑去懇求唐中宗, 說:“看皇太子的意思, 捉到我之後, 下面就要捉皇后和陛下了。 ”

長安城裡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宮中當然早已經得到了消息, 唐中宗和韋皇后大怒, 慌忙帶著上官婉兒登上玄武門的城樓。 宰相楊再思、蘇瑰、李嶠、宗楚客、紀處訥等人率領兩千衛士守衛太極殿, 那裡是皇帝上朝聽政的地方, 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唐中宗登上的是哪一個玄武門?

當初, 唐高宗李治的身體不好, 嫌太極宮地勢太低, 太潮濕, 於是在龍朔二年開始建造蓬萊宮, 地點在太極宮的東北角, 地勢更為高爽。 咸亨元年, 改蓬萊宮為含元宮, 武則天時代又改名為大明宮。

大明宮的北門也稱為玄武門。 如此一來, 長安城裡同時有了兩個玄武門, 一個是西內太極宮的玄武門, 另一個是大明宮的玄武門, 二者之間的距離挺遠。

從文獻的記載來分析, 唐中宗他們登上的還是太極宮的玄武門城樓。

實際上, 無論唐中宗登上的是哪一座玄武門的城樓, 都意味著這次政變的失敗。 因為玄武門的建築一定是高大結實, 而且這裡也是宮中衛士最集中的地方, 當然最安全。

皇太子李重俊沒有第一時間控制住玄武門, 控制住自己的父親, 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勝算。

唐中宗派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領“留軍飛騎百人”抵擋李多祚。 李多祚和成王李千里率兵先趕到玄武門下, 我們看看他們做了什麼:

“(李多祚)具言所以誅三思狀, 按兵不戰”, 也就是說, 這傢伙在那裡按兵不動, 開始講道理, 大聲向唐中宗解釋為什麼要殺死武三思他們。

《新唐書》的記載是:“太子令多祚先至玄武樓下, 冀上問以殺三思之意, 遂按兵不戰。 ”

說明這是太子李重俊安排李多祚這樣做的, 就是向父皇解釋他為什麼要殺武三思。

唐中宗站在玄武門城樓上,他的嘴巴自然不會閑著,對下面的千騎兵說:“爾乃我爪牙,何忽為亂?能斬賊者有賞。”

士兵們當然明白,眼前的局勢非同兒戲,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皇帝高高在上,在那裡活得好好的,恐怕輕易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得到。而皇太子這邊到底靠不靠譜,還是未定之數。

李多祚的女婿名叫野呼利,是羽林中郎將,充當李多祚的先軍總管,沖在最前面。大家僵持遲疑之際,野呼利被宮闈令楊思勖揮刀斬殺。

叛軍的氣勢一下子低落下去,紛紛倒戈,轉過頭來殺死了李多祚,連他的兩個兒子也一起殺死。

李重俊眼看大勢已去,慌忙逃往終南山,在野外休息時被身邊人殺死。他的頭顱被拿到朝堂展示,再獻到太廟之中,並被安樂公主擺到武三思、武崇訓的靈柩之前。

前篇:唐朝這兩位大將軍參加過兩次政變,第一次嘗到甜頭,第二次悲劇了

待續,于左 撰

唐中宗站在玄武門城樓上,他的嘴巴自然不會閑著,對下面的千騎兵說:“爾乃我爪牙,何忽為亂?能斬賊者有賞。”

士兵們當然明白,眼前的局勢非同兒戲,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皇帝高高在上,在那裡活得好好的,恐怕輕易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得到。而皇太子這邊到底靠不靠譜,還是未定之數。

李多祚的女婿名叫野呼利,是羽林中郎將,充當李多祚的先軍總管,沖在最前面。大家僵持遲疑之際,野呼利被宮闈令楊思勖揮刀斬殺。

叛軍的氣勢一下子低落下去,紛紛倒戈,轉過頭來殺死了李多祚,連他的兩個兒子也一起殺死。

李重俊眼看大勢已去,慌忙逃往終南山,在野外休息時被身邊人殺死。他的頭顱被拿到朝堂展示,再獻到太廟之中,並被安樂公主擺到武三思、武崇訓的靈柩之前。

前篇:唐朝這兩位大將軍參加過兩次政變,第一次嘗到甜頭,第二次悲劇了

待續,于左 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