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人殺害了朝鮮王后,還把刀供在了櫛田神社

在列強瓜分世界時期, 亞洲的朝鮮地區一直是各大國的爭奪的重點地區, 倒不是因為朝鮮地區資源多或者有特產, 而完全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 它和中國接壤, 是大清的屬國, 對中國覬覦的列強一般都把朝鮮當做基地或者跳板, 以謀求在中國更大的利益。

當時的朝鮮正值第26代國王李熙在位, 當然這個李熙性格軟弱, 雖然在位50多年, 但是一直在大院君、閔妃、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這期間反抗日本的主要還是閔妃。

閔妃作為朝鮮知名的政治人物, 其實很多中國人對她也不陌生, 完全是因為她的政治手腕加上乙未事變被殺害的史實。 造就了一個反抗日本侵略的統治者的形象。

在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之前, 朝鮮一直是清朝的屬國, 當時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強大, 覬覦中國的疆域, 於是開始了又一輪的侵略中國的攻勢, 這次的選擇依然是以朝鮮作為跳板,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 日本逐漸控制了朝鮮, 而當時實際執政的朝鮮王妃閔妃被趕下臺, 扶植以金弘集為首的朝鮮親日政權, 實行“甲午更張”。

閔妃雖然是女流之輩, 但是對於權力還有政治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她在宮中遭受冷落的時候,

並沒有自怨自艾, 而是熟讀中國儒家經典和文史著作, 高宗禦制的《明成皇后行錄》中寫道:“(閔妃)喜閱書, 歷代治亂得失, 若視諸掌。 國家典故及列聖朝嘉言、善行或史乘與寶鑒所未載者, 後能言之”。

這就決定了閔妃不可能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閔妃被趕下臺以後, 閔妃並不甘心, 她從甲午戰爭中看到了清朝的腐敗和落後, 在三國干涉還遼的過程中發現了俄國的威懾力, 於是她投入到了俄國的懷抱, 聯俄抗日。

閔妃成立了貞洞俱樂部, 以召開宴會為名聯絡和拉攏俄國為首的西方各國駐朝公使;同時糾合朝中的反日大臣, 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被成為貞洞派, , 閔妃在俄國公使韋貝爾的協助下, 以樸泳孝謀殺閔妃為由, 發動宮廷政變, 解散親日內閣, 趕走樸泳孝, 建立了以貞洞派為核心的親俄政府, 又一次掌握政權。

日本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朝鮮從自己手裡溜走, 於是新上任的朝鮮公使三浦梧樓在原公使井上馨的暗中支持下, 聯絡或者說逼迫了大院君,

以閔妃解散朝鮮訓練隊為由, 1895年10月8日淩晨4時30分, 三浦梧樓的計畫是打著興宣大院君的旗號, 以即將被閔妃解散的朝鮮訓練隊為前鋒入宮, 以製造大院君和朝鮮訓練隊發動政變的假像;日軍漢城守備隊隊長馬屋原務本少佐指揮日本軍守備隊步兵第18大隊(約450人)與朝鮮訓練隊(約800人)攻佔宮門, 開闢道路;然後數十名日本浪人沖入王宮景福宮, 負責搜尋和暗殺閔妃的工作。

就這樣由日本浪人假扮的朝鮮訓練隊開始了暗殺閔妃的工作, 有史料記載, 閔妃被殺死在朝鮮乾清宮, 然後將她的屍體移到後園燒毀。 這其中日本浪人對閔妃還進行了虐待, 說法不一, 不過閔妃確實是日本人殺死, 藤勝顯後來將自己刺殺閔妃的“肥前刀”捐給日本福岡的櫛田神社, 刀上寫著“一瞬電光刺老狐”,神社的介紹是“斬韓王妃之刀”。 這成為日本殺害閔妃的重要物證。這就是乙未事變。

乙未事變雖然使日本暫時拔掉了閔妃這個眼中釘,但其最終結果並沒有使日本如願控制朝鮮,反而是使日本喪失了甲午以來在朝鮮建立的優勢地位,外交陷入被動狀態,導致俄國趁虛而入,擴張勢力,日、俄兩國在朝鮮的爭奪複雜化,並埋下了日俄戰爭的種子。

刀上寫著“一瞬電光刺老狐”,神社的介紹是“斬韓王妃之刀”。 這成為日本殺害閔妃的重要物證。這就是乙未事變。

乙未事變雖然使日本暫時拔掉了閔妃這個眼中釘,但其最終結果並沒有使日本如願控制朝鮮,反而是使日本喪失了甲午以來在朝鮮建立的優勢地位,外交陷入被動狀態,導致俄國趁虛而入,擴張勢力,日、俄兩國在朝鮮的爭奪複雜化,並埋下了日俄戰爭的種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