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漢唐開國功臣的對比來看,劉邦真的是大殺功臣之主嗎?

強漢盛唐, 但漢初劉邦有大殺功臣之名, 唐初李淵李世民有善待功臣之舉,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漢唐功臣待遇的對比

西元前202年, 劉邦在垓下擊敗項羽。 同年, 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 定都長安, 建立了漢王朝。

歷史上每一個王朝建立之初都少不了大封功臣, 劉邦也不例外。

漢朝版圖

劉邦根據各位功臣在反秦滅項中的功勞大小, 封了145個列侯, 劉邦的封侯規模之大, 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漢朝的封侯並非虛銜, 而是實封, 即有領地:功勞最大的封以萬戶食邑, 最低的也給予五六百戶的食邑。

漢朝的封地可以世襲。

西元618年, 李淵定都長安, 建立唐王朝。

唐朝的功臣集團最著名的便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了, 但唐朝開國功臣即使公爵也才食邑一千戶, 爵位只能傳三代, 每代還要降級, 沒有封地。

唐朝

從這一方面來說, 漢朝對待功臣的待遇遠超唐朝。

2、劉邦真的大殺功臣嗎?

首先我們看劉邦殺了哪些人。

漢初存在七個異姓王:齊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 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為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漢初七異姓王, 劉邦的地盤並不大

這七個異姓王是劉邦封的, 但也是對楚漢之爭中反楚聯盟現狀的一種承認, 某種程度上來說與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是一樣的, 我們看這七個人的結局:

楚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 後被呂後處死。

梁王彭越被貶, 之後也被呂後處死。

淮南王英布謀反, 被劉邦抱病征討, 後被外甥吳回所殺。

韓王信投靠匈奴,

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 被漢大將柴武在參合斬殺。

燕王臧荼謀反, 被劉邦親兵討平。 後燕王盧綰叛變逃至匈奴, 最後老死在匈奴。

趙王張耳病死, 子張敖即位, 後因罪被為貶宣平侯。

長沙王吳芮善終。

七人中, 劉邦和呂後殺了五人, 而就是這五人讓劉邦背上了大殺功臣的千古駡名。

其實劉邦與一般的殺功臣不同, 劉邦建立漢朝後面對的局面與當初項羽面對的沒有多少不同, 韓信等人在楚漢之爭中其實只是劉邦的同盟者。 只不過後來劉邦先動手了, 否則劉邦會不會稱為第二個項羽呢?很難說!

項羽分封天下, 其實劉邦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項羽”?

因此, 劉邦後來立下了“非劉姓子孫不得稱王”的規矩。

劉邦

然後我們看劉邦所封的145個列侯,前二十名分別為:

1.酂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複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劉邦所封的列侯大都善終,除了後來變為淮陰侯的韓信外,劉邦基本上一個都沒殺。
3、唐朝真的不殺功臣嗎?

我們來看唐初被殺的功臣有哪些:

唐初的群雄割據

杜伏威:杜伏威在唐初一統江淮,滅李子通和輔公佑,堪與漢初彭越相比,最後被李淵所殺。

劉文靜:劉文靜是太原起兵的元勳,因與裴寂不和,被李淵所殺。

張亮: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二十年(646年),張亮被告謀反,被李世民斬於西市。

羅藝:燕國公,李世民即位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後謀反被殺。

侯君集:潞國公,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

李君羨:武連縣公,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被李世民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

長孫無忌: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因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被殺。

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江夏王李道宗、武安郡公薛萬徹等,唐初善終的功臣遠不如漢朝。

對於功臣集團,劉邦與他們剖符、立誓,符分兩半,功臣一半,皇帝一半。誓詞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意思是說:即使有一天,寬闊浩瀚的黃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麼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事實上,劉邦也的確做到了,漢初功臣有幾十列侯都坐到了丞相、太尉、禦使大夫漢朝三公職位,而劉邦的功臣集團也是後來世家大族的濫觴。

綜上,劉邦並非大殺功臣之主,反而漢朝對待功臣遠厚于唐朝。

劉邦

然後我們看劉邦所封的145個列侯,前二十名分別為:

1.酂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複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劉邦所封的列侯大都善終,除了後來變為淮陰侯的韓信外,劉邦基本上一個都沒殺。
3、唐朝真的不殺功臣嗎?

我們來看唐初被殺的功臣有哪些:

唐初的群雄割據

杜伏威:杜伏威在唐初一統江淮,滅李子通和輔公佑,堪與漢初彭越相比,最後被李淵所殺。

劉文靜:劉文靜是太原起兵的元勳,因與裴寂不和,被李淵所殺。

張亮: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二十年(646年),張亮被告謀反,被李世民斬於西市。

羅藝:燕國公,李世民即位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後謀反被殺。

侯君集:潞國公,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

李君羨:武連縣公,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被李世民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

長孫無忌: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因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被殺。

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江夏王李道宗、武安郡公薛萬徹等,唐初善終的功臣遠不如漢朝。

對於功臣集團,劉邦與他們剖符、立誓,符分兩半,功臣一半,皇帝一半。誓詞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意思是說:即使有一天,寬闊浩瀚的黃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麼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事實上,劉邦也的確做到了,漢初功臣有幾十列侯都坐到了丞相、太尉、禦使大夫漢朝三公職位,而劉邦的功臣集團也是後來世家大族的濫觴。

綜上,劉邦並非大殺功臣之主,反而漢朝對待功臣遠厚于唐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