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是超人2》裡,胡可的二孩家庭教育是對是錯?

近兩天, 網上出現這樣一則新聞——《胡可帶娃危機大爆發, 安吉哭得我心都碎了》。

眾所周知, 大部分的時候, wuli安吉都是以東北硬漢小暖男的形象出現在螢幕前,

此次卻如此傷心到嚎啕大哭, 究竟為何?到底是因為和弟弟“打打鬧鬧”傷了心?還是因為媽媽對弟弟的“偏頗”?到底兩兄弟發生了何事引發“超人媽媽”胡可的帶娃危機?

其實, 事起于近日胡可攜萌娃安吉、小魚兒參加的一檔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 在節目中, 胡可因為帶弟弟小魚兒體檢, 錯過了接哥哥安吉放學的時間, 讓安吉被獨自被滯留在幼稚園長達兩個小時, 誤以為被媽媽拋棄, 安吉在老師打通媽媽電話的瞬間, 委屈淚奔~~~

而在和媽咪胡可通電話時, 安吉的一句:“我不想等你了!” 也讓胡可不知所措。 一邊是正在體檢的弟弟小魚兒, 一邊是苦苦等待媽咪來接的哥哥安吉, 周旋在二孩之間的胡可倍感分身乏術,

帶娃危機持續升級。

如今開放二胎政策後, 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養育一個以上的孩子。 在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心理以及讓兩個孩子和諧共處這個問題上, 並不僅僅是胡可一位媽媽面臨的難關。 那麼, 如何做到在兩個甚至多個孩子之間做好平衡?在和孩子的溝通上究竟應該持有什麼樣的原則?

《媽媽是超人2》節目育兒顧問, “園長媽媽”廖慧如點評:

介入不如放手, 孩子會有自己的解決辦法

看過《媽媽是超人2》先導片的網友都應該記得, 小魚兒先拿到的玩具被安吉搶走, 倆兄弟為此起了爭執。 很多二孩家庭在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摩擦時, 父母最愛遵循的“原則”就是“大的要讓著小的”或者”小的要聽大的”。

胡可則不然, 她用”誠實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紅花”的辦法來引導安吉, 意識到自己因為想要玩具而說了不誠實的話的錯誤, 而且也不是一昧的告訴他要讓著弟弟。 因此當安吉主動坦承錯誤之後,還可以獲得媽媽的獎勵。 這對孩子來說, 是一種內在自我驅動的力量,

也是體現媽媽尊重孩子的精神。

同樣在車上, 安吉小魚兒因為爭搶一個玩具吵鬧起來, 淡定媽咪胡可並沒有干預其中。 最後哥哥安吉主動調節氣氛, 兩個孩子開心的唱起歌來。 其實有時候, 介入不如放手。 孩子們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法。

對於這樣的育兒法非常值得所有身處二孩關係夾縫中的爸媽學習。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胡可用了兩個十分聰明的辦法:“引導”與“不干預”。 面對第一種情況, 胡可不遵循“大孩子讓著小孩子”的老辦法, 因為這種辦法對這個世代的孩子來說,簡直是不公平到了極點, 年紀大的孩子可能無法用更多的語言力抗,因此,只有被動的接受,臨時解決了眼前的危機,卻容易讓大孩子心裡感到委屈,對手足之間的情感卻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小小心靈重下了爸媽偏心的因數。胡可的善意引導,既讓安吉理解了自己的錯誤,主動認錯,並且不讓他感到難受,也解決了小魚兒哭鬧的問題。

而第二種情況,完全是兩個孩子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會伴隨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愈發成熟,胡可選擇不干預,實則是希望鯽魚兄弟自己能化解矛盾,最後結果也證明了胡可做的是對的。孩子之間透過手足的競爭與協調,學會了解決的方式方法。在逐步成長的過程裡奠定了未來人際關係處理的模式,父母怎麼可已放棄讓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呢?

尊重給孩子的每個承諾,與孩子平等對話

胡可帶著小魚兒去醫院體檢,意料之中地遭到了“小魚兒”的負隅頑抗——不配合醫生的檢查,並看到路邊的玩具就“走不動路”。胡可心急的是安吉放學後沒人接,可自己卻暫時走不開。安吉一個人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地被家長接走,而自己媽媽卻遲遲不來。雖然堅強地選擇等待,但孩子心裡畢竟不是滋味。顯然,縱使是“超人媽媽”,胡可遇到這種情況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叫苦不迭。

胡可的時間是有限的,她無法同時給予兩個孩子同等多的關心,如果任何一方出現委屈的情緒,那對胡可來說都將是一個“災難”,她必須權衡孩子們的心理活動及感情。

小魚兒在醫院淘氣不肯走,媽媽胡可很著急

安吉等不到媽媽焦急委屈,卻還是強忍淚水

雖說最後安吉還是原諒了胡可,但我們不得不正視孩子們的感情及想法:孩子都是信任父母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無形當中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給出的每一個承諾,在孩子看來都是有無比分量的。如果父母屢次無法履行自己的諾言,那麼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會失去威信,從而破壞兩者之間的信任關係,此後“承諾”在孩子看來也成了不值一提的東西了。年紀小的孩子特別重視約定,無論是與父母的約定、老師的約定還是孩子之間的約定。我們也發現在學校裡不信守承諾的孩子,往往人際關係比較差,而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是經常無法履行對孩子的承諾。孩子學習了父母的態度因此也深受其害。

胡可向安吉說明原因並道歉

在面對安吉受傷的情感與信任危機時,作為母親的胡可,選擇了溝通。而她使用的辦法也可以稱作正確的典範。首先,胡可讓小魚兒去找安吉,透過手足之情先行平復哥哥的怨氣,然後胡可才再輕輕的走到安吉身邊,蹲下身來用低於孩子視線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肢體語言:媽媽想跟你溝通。接著詳細地說明原因,是因為帶弟弟去體檢才會遲到,並且向安吉道歉。

正是因為胡可選擇與安吉“平等對話”,懂事的安吉才會原諒她。在這裡,胡可沒有把安吉當做是可以隨意搪塞的小孩子,而是把他當做一個可以直面、平等交流的個體,以己度人去思考。在交流過程中,胡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也會讓安吉感受到媽媽的誠意與愛。

“園長媽媽”廖慧如提醒父母們:

不管是否是二孩家庭,和孩子溝通的原則是相同的。

胡可在第一集的表現裡可圈可點,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贊。

年紀大的孩子可能無法用更多的語言力抗,因此,只有被動的接受,臨時解決了眼前的危機,卻容易讓大孩子心裡感到委屈,對手足之間的情感卻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小小心靈重下了爸媽偏心的因數。胡可的善意引導,既讓安吉理解了自己的錯誤,主動認錯,並且不讓他感到難受,也解決了小魚兒哭鬧的問題。

而第二種情況,完全是兩個孩子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會伴隨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愈發成熟,胡可選擇不干預,實則是希望鯽魚兄弟自己能化解矛盾,最後結果也證明了胡可做的是對的。孩子之間透過手足的競爭與協調,學會了解決的方式方法。在逐步成長的過程裡奠定了未來人際關係處理的模式,父母怎麼可已放棄讓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呢?

尊重給孩子的每個承諾,與孩子平等對話

胡可帶著小魚兒去醫院體檢,意料之中地遭到了“小魚兒”的負隅頑抗——不配合醫生的檢查,並看到路邊的玩具就“走不動路”。胡可心急的是安吉放學後沒人接,可自己卻暫時走不開。安吉一個人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地被家長接走,而自己媽媽卻遲遲不來。雖然堅強地選擇等待,但孩子心裡畢竟不是滋味。顯然,縱使是“超人媽媽”,胡可遇到這種情況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叫苦不迭。

胡可的時間是有限的,她無法同時給予兩個孩子同等多的關心,如果任何一方出現委屈的情緒,那對胡可來說都將是一個“災難”,她必須權衡孩子們的心理活動及感情。

小魚兒在醫院淘氣不肯走,媽媽胡可很著急

安吉等不到媽媽焦急委屈,卻還是強忍淚水

雖說最後安吉還是原諒了胡可,但我們不得不正視孩子們的感情及想法:孩子都是信任父母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無形當中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給出的每一個承諾,在孩子看來都是有無比分量的。如果父母屢次無法履行自己的諾言,那麼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會失去威信,從而破壞兩者之間的信任關係,此後“承諾”在孩子看來也成了不值一提的東西了。年紀小的孩子特別重視約定,無論是與父母的約定、老師的約定還是孩子之間的約定。我們也發現在學校裡不信守承諾的孩子,往往人際關係比較差,而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是經常無法履行對孩子的承諾。孩子學習了父母的態度因此也深受其害。

胡可向安吉說明原因並道歉

在面對安吉受傷的情感與信任危機時,作為母親的胡可,選擇了溝通。而她使用的辦法也可以稱作正確的典範。首先,胡可讓小魚兒去找安吉,透過手足之情先行平復哥哥的怨氣,然後胡可才再輕輕的走到安吉身邊,蹲下身來用低於孩子視線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肢體語言:媽媽想跟你溝通。接著詳細地說明原因,是因為帶弟弟去體檢才會遲到,並且向安吉道歉。

正是因為胡可選擇與安吉“平等對話”,懂事的安吉才會原諒她。在這裡,胡可沒有把安吉當做是可以隨意搪塞的小孩子,而是把他當做一個可以直面、平等交流的個體,以己度人去思考。在交流過程中,胡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也會讓安吉感受到媽媽的誠意與愛。

“園長媽媽”廖慧如提醒父母們:

不管是否是二孩家庭,和孩子溝通的原則是相同的。

胡可在第一集的表現裡可圈可點,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