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位貧寒車夫,口無遮攔激怒劉邦,卻為漢朝崛起辦成兩件大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

俗話說, 亂世造英雄。 比如秦末亂世, 就造就了一大批英雄, 英雄之一的劉邦建立漢朝後, 身邊聚集的謀臣武將也都是英雄人物,

個個功高蓋世, 蕭何, 張良, 韓信......這些名字如雷貫耳。 其實劉邦身邊還有一個人, 不僅算不上英雄, 還出身低微, 卻為漢初政策的制定乃至漢朝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人就是劉敬。

一:獻策定都

劉敬, 原名叫婁敬, 是齊人, 他最初的工作就是軍隊裡的一名車夫。 一個窮的自顧不暇的車夫, 本本分分的工作, 有飯吃有衣穿就相當不錯了, 可婁敬偏偏不走尋常路。 漢高帝5年(前202年), 婁敬隨軍到隴西戍邊, 途經洛陽時, 忽然吵著鬧著要見皇上。

當時, 劉邦確實在洛陽, 可一個貧寒車夫想見皇帝, 多少有些癡人說夢。 但婁敬鐵了心要見皇帝, 進了洛陽城就把拉車用的橫木摘下扔掉, 我不走了!有個老鄉看婁敬如此,

便好心給婁敬送來一身衣服, 你要見皇帝就先換身衣服, 我幫你引見。 沒想到婁敬頭一昂嘴一撇:“我見皇帝是獻策, 又不是讓皇帝看我的衣服, 我穿著這羊皮襖來的就穿著這羊皮襖去見!”老鄉奈他不何, 只好隨他去。

劉邦聽說有一位車夫想見自己,

也來了興致, 便召婁敬進宮。 婁敬就這麼羊皮襖配草鞋一身混搭進了宮, 剛一站定, 就問劉邦:“聽說陛下要建都洛陽?難道是想跟周朝比試嗎?”開口一句話就直戳劉邦心窩子。 當時大漢剛剛建立, 劉邦正為定都的事頭疼, 沒想到這車夫還操心這個呢, 示意婁敬說下去。

婁敬一點不含糊, 從周朝取天下的原因、經過, 到周朝治天下的手段、特點, 又分析當前情況:“如今天下初定, 老百姓經歷戰亂, 民不聊生, 政權相當不穩定。 而關中被山帶河, 四面都有自然險阻, 易守難攻。 況且那裡氣候適宜, 土地肥沃, 有利於發展經濟!”最後婁敬得出結論, 皇帝, 您要想成就帝業必須定都關中!婁敬引經據典, 口若懸河, 給劉邦聽得一愣一愣的。 劉邦還沒開口,

身邊的這些大臣們嚷嚷開了。 嚷嚷啥?不同意!

其實, 這些大臣大多是東方人, 定都關中的話, 那麼“富貴不回故鄉, 如同錦衣夜行”, 豈不成為人生一大憾事?他們極力主張定都洛陽, 那點心思都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現在一個小車夫來壞好事, 怎麼能行?大臣們紛紛指責婁敬滿嘴跑火車, 一派胡言亂語, 皇帝可別聽信他的。 而作為一國之君的劉邦, 一直為定都的事猶豫不決, 現在聽了婁敬的話, 深以為然, 力排眾議, 當即拍板定都關中, 且“即日車駕西都關中”。

隨後, 劉邦下令:“婁敬有功, 賜國姓, 授郎中。 ”婁敬由此改叫劉敬。 劉敬登上歷史舞臺的初次亮相, 便讓人驚豔, 而他隨後的又一計謀, 更避免大漢初年陷於戰亂。

二:牢獄之災

西漢初年, 與大漢關係最“熱絡”的一個民族大概就是匈奴了。 說起匈奴, 其實秦朝時, 就被大將蒙恬收拾得服服帖帖, 一路向北不敢回望。 可當“諸侯叛秦, 中國擾亂”無暇北顧之際, 他們不僅遷回故地, 還不斷擴張, 勢力發展壯大。 特別是到楚漢之爭末期時, 冒頓單于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三十多萬,而打敗項羽,成功登上帝位的劉邦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根本沒意識到這點,吃了一個大虧,差點小命不保。

漢高帝7年(前200年),韓王信投降匈奴,聯手進攻大漢,劉邦大為光火,決定親征。穩妥起見,劉邦派了幾撥人前往打探敵情。這些人回來興沖沖報告:“匈奴根本不是對手,這仗肯定咱贏!”這話甚合劉邦的心思,可最後被派去的劉敬卻根本沒考慮劉邦的心情,火急火燎地上奏:“皇上,這仗萬萬打不得!兩國交鋒,應該顯示自己的強大才能震懾對方,可匈奴的軍中都是老弱病殘,他們肯定是忽悠我們,此去怕是凶多吉少!”沒想到,劉敬的話竟為自己招來牢獄之災。

劉邦親征,那是秣馬厲兵、整裝待發,群情激昂,就這麼被劉敬一盆冷水直接澆下來。劉邦氣不打一處來,恨恨地罵道:“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一腳把劉敬踹到廣武縣的監獄裡去了,準備得勝回來再收拾他。

而事實卻正如劉敬所料,匈奴兵肥馬壯,實力雄厚。劉邦大軍行到平城,剛一交鋒,匈奴就出奇兵把劉邦嚴嚴實實地圍困在白登山上(史稱白登山之圍)。山上七天七夜的冷風吹醒了劉邦發熱的大腦,他終於領悟到劉敬的真知灼見,如今被圍真是“啪啪”地打臉啊!七天后,劉邦得以脫身,一到廣武縣,就立即把劉敬從大獄裡釋放出來,賠禮道歉並賜食邑兩千戶,封關內侯。

二:提議和親

君臣關係和諧了,但大漢與匈奴的關係還沒解決。經過平城一戰,匈奴更是有恃無恐,沒事找事跑到邊界來擾民。劉邦又不敢出兵再打,對此頭疼不已,特別求助於劉敬。劉敬這次倒學乖了,不直說,先賣個關子:“臣倒是有一個計策,能使匈奴後代臣服于我大漢,就是怕陛下您不願意......”

能有效果乾嘛不用?劉邦急吼吼地說:“要是能行,我怎麼會不願意呢?快說!”劉敬這才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原來,劉敬建議劉邦把女兒嫁給匈奴單于,以示友好。以後再派人每年送去豐厚的禮物,匈奴是遊牧民族,有些物資極度匱乏,看到這些物品一定喜歡。而且大漢的公主嫁過去,妥妥的正房呀,生的孩子就是太子,以後就是匈奴的頭兒,但他是大漢的外孫呀,沒聽說過外孫找著姥爺掐架的。長久以後,他們還不就臣服於我們了?

劉邦聽後,如醍醐灌頂,大呼:“高!”這辦法好,劉邦當下決定把他跟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送去和親。後來因為呂後的干涉,劉邦挑選一個宮女以公主之名嫁給單于,同時派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擾亂大漢北方邊境的匈奴,終於稍稍安定,讓劉邦喘了口氣。

劉敬獻策定都,使西漢承秦之地而立,得以確立大一統帝國的統治;而他為和親出謀出力,避免了飽受多年戰亂之苦的百姓再次陷入爭戰之中,並為後來的漢武帝大舉討伐匈奴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劉敬雖是一介貧寒車夫,卻胸懷大局,在關鍵時刻辦了兩件大事,為西漢初年政權的建設及後來漢朝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謂厥功至偉!連太史公都稱讚他:“劉敬脫挽輅(指車上供牽引用的橫木)一說,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6 購買

冒頓單于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三十多萬,而打敗項羽,成功登上帝位的劉邦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根本沒意識到這點,吃了一個大虧,差點小命不保。

漢高帝7年(前200年),韓王信投降匈奴,聯手進攻大漢,劉邦大為光火,決定親征。穩妥起見,劉邦派了幾撥人前往打探敵情。這些人回來興沖沖報告:“匈奴根本不是對手,這仗肯定咱贏!”這話甚合劉邦的心思,可最後被派去的劉敬卻根本沒考慮劉邦的心情,火急火燎地上奏:“皇上,這仗萬萬打不得!兩國交鋒,應該顯示自己的強大才能震懾對方,可匈奴的軍中都是老弱病殘,他們肯定是忽悠我們,此去怕是凶多吉少!”沒想到,劉敬的話竟為自己招來牢獄之災。

劉邦親征,那是秣馬厲兵、整裝待發,群情激昂,就這麼被劉敬一盆冷水直接澆下來。劉邦氣不打一處來,恨恨地罵道:“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一腳把劉敬踹到廣武縣的監獄裡去了,準備得勝回來再收拾他。

而事實卻正如劉敬所料,匈奴兵肥馬壯,實力雄厚。劉邦大軍行到平城,剛一交鋒,匈奴就出奇兵把劉邦嚴嚴實實地圍困在白登山上(史稱白登山之圍)。山上七天七夜的冷風吹醒了劉邦發熱的大腦,他終於領悟到劉敬的真知灼見,如今被圍真是“啪啪”地打臉啊!七天后,劉邦得以脫身,一到廣武縣,就立即把劉敬從大獄裡釋放出來,賠禮道歉並賜食邑兩千戶,封關內侯。

二:提議和親

君臣關係和諧了,但大漢與匈奴的關係還沒解決。經過平城一戰,匈奴更是有恃無恐,沒事找事跑到邊界來擾民。劉邦又不敢出兵再打,對此頭疼不已,特別求助於劉敬。劉敬這次倒學乖了,不直說,先賣個關子:“臣倒是有一個計策,能使匈奴後代臣服于我大漢,就是怕陛下您不願意......”

能有效果乾嘛不用?劉邦急吼吼地說:“要是能行,我怎麼會不願意呢?快說!”劉敬這才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原來,劉敬建議劉邦把女兒嫁給匈奴單于,以示友好。以後再派人每年送去豐厚的禮物,匈奴是遊牧民族,有些物資極度匱乏,看到這些物品一定喜歡。而且大漢的公主嫁過去,妥妥的正房呀,生的孩子就是太子,以後就是匈奴的頭兒,但他是大漢的外孫呀,沒聽說過外孫找著姥爺掐架的。長久以後,他們還不就臣服於我們了?

劉邦聽後,如醍醐灌頂,大呼:“高!”這辦法好,劉邦當下決定把他跟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送去和親。後來因為呂後的干涉,劉邦挑選一個宮女以公主之名嫁給單于,同時派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擾亂大漢北方邊境的匈奴,終於稍稍安定,讓劉邦喘了口氣。

劉敬獻策定都,使西漢承秦之地而立,得以確立大一統帝國的統治;而他為和親出謀出力,避免了飽受多年戰亂之苦的百姓再次陷入爭戰之中,並為後來的漢武帝大舉討伐匈奴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劉敬雖是一介貧寒車夫,卻胸懷大局,在關鍵時刻辦了兩件大事,為西漢初年政權的建設及後來漢朝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謂厥功至偉!連太史公都稱讚他:“劉敬脫挽輅(指車上供牽引用的橫木)一說,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6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