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科主任總結產後恢復重點,教我科學恢復妙招,其中一點你不知道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當聽到同事們的呼聲以及“哇哇”的哭聲, 作為久經沙場的我, 心中終於卸下了包袱, 孩子終於出世了。 在喜悅的同時, 作為產科護士的我也擔心自己的恢復歷程。 經常聽產科的同事們說產後的“種種”護理以及恢復, 輪到自己的時候還是感覺會束手無策, 當產科主任來病房看我的時候趕緊抓住時機, 討教一些經驗。 希望這些經驗也能夠幫助到其他寶媽們。

一、會陰護理:

在生產過程不免會陰會受傷。 會陰傷口經常與產後惡露、大便、小便做伴, 產後會陰的護理顯得極其重要, 否則, 可能導致產後生殖道感染, 會陰傷口癒合不良, 影響今後生活。

1、保持外陰清潔。 勤換會陰墊及內衣褲, 大小便後勤用清水洗會陰, 每天使用醫用清潔棉片擦洗外陰, 至少1次, 直至會陰傷口拆線。

2、產後應向會陰傷口的對側保持臥位或坐位。 一方面, 可使產後惡露儘量不侵及傷口;另一方面,

可以改善局部傷口的血液迴圈, 促進傷口癒合。

3、使用100%純棉製品, 產婦分娩後肌膚很敏感, 傷口也容易感染, 必須使用全棉的產品, 市面上很多產婦用品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純棉的, 產婦使用起來會不舒適, 容易過敏。

4、使用帶有計量惡露量的醫用產婦墊, 隨時記錄惡露量的變化, 觀察惡露量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5、當會陰傷口明顯疼痛或出現異常會泌物時, 應警惕傷口有否感染, 必要時需請醫生檢查和治療。

總之, 對大多數產婦來說, 由於會陰切口癒合力強, 只要產後護理得當, 多能癒合, 不會發生感染, 一般在產後3-5天拆線, 若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則不需拆線。

二、產後子宮恢復

產後收縮痛是產後不連續的子宮收縮所引起, 通常較多發生在經產婦, 較少發生在初產婦。 初次生產的母親, 產後子宮會呈現持續的收縮, 但多次生產者, 則因子宮肌肉張力減少, 而致使產後子宮會斷續的收縮、放鬆, 尤其當子宮過度伸張、羊水過多、多次生產、或子宮內尚有血塊或胎盤殘塊,

則較容易發生這種現象。

子宮收縮疼痛, 會使母親們在產後二至三天內非常不舒服, 若曾給予催產性藥物, 則因刺激子宮收縮會更不適。 另外, 哺喂母乳時, 會刺激催產激素分泌, 雖然會產生更多乳汁, 同時亦會增加子宮收縮痛。

子宮恢復:

專家解析, 因為懷孕而擴張的子宮會在產後4-6周的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所以要想子宮很快而且很好地恢復的話, 產婦就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產後一定要及時排尿, 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於膨脹或者經常處於膨脹的狀態。

★產褥期應該要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 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 第二天的話, 可以下床活動活動, 到處走走, 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以及體力的恢復,

從而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除喔。 還有, 臥床休息的時候, 儘量採取左臥的姿勢, 避免仰臥, 以免子宮後傾。 如果子宮已經後傾的話, 可以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產後應該哺乳, 因為哺乳不僅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的引起子宮收縮, 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最後就是要注意陰部衛生, 產婦產後一定要特別注意陰部衛生, 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產後「惡露」的變化, 它最初呈現紅色, 逐漸變為褐色, 最後變成黃色;通常約需二至三星期, 過度操勞可能會延長惡露的時間, 但持續有血塊或惡露有異味時, 都必須去看醫師為上策。

由於有產婦在分娩之後,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想讓子宮快速恢復可以參照以下四個方法:

1、產後應及時排尿。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三、腹部護理:不注重腹部的收腹,肚子鬆弛有妊娠紋

人體子宮呈倒三角形,在懷孕期間,由於孕婦要攝取相應的營養成分以補充寶寶營養吃的過多,而導致胃部增大,同時孕期由於寶寶在母體子宮不斷增大,肝臟,腸胃上移,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便會下移,但無法找到最實的支持點也就是恢復原位。子宮騰空,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症狀。

而對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收腹品,最好是棉質加彈力材質的。U型領口設計方便餵奶,採用記憶纖維棉和卡萊棉彈力好,不嘞人,值得推薦。

產後六個月是各位媽咪們儘早儘快恢復體型的黃金時機,所以各位媽咪們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機哦,不然可就追悔莫及啦。

四、臀部恢復

產後女性的臀部松垮無彈性,其中,臀部體形恢復是產後恢復的主要項目之一。

導致產後臀部鬆弛、下垂的主要原因是產後骨盆恢復不良、肌肉彈性減弱、脂肪堆積所致,產後臀部恢復主要有以下方式:

1、功能鍛煉:產後及時增加活動,適度鍛煉,有利於血液迴圈,可增強臀部肌肉彈性,促進骨盆恢復,對於改善臀部松胯,防止體形變化有一定幫助。

2、及時使用骨盆矯正帶:女性懷孕時荷爾蒙的作用使骨盆擴張,分娩時,骨盆恥骨聯合被撐開,擴張和被撐開的骨盆得不到及時恢復,不僅會出現胯部增寬、臀部鬆弛、屁股增大等形體變化情況,還會導致O型退、腰痛、恥骨痛等諸多問題,選用一款專業優質的骨盆矯正帶,對於鬆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復極有幫助。

生完寶寶後肯定會擔心孩子的口糧問題,那就不得不說到乳房的護理。

五、乳房護理:

對於乳房護理,這個就有的說了。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吧!

產後體內荷爾蒙下降,母親彷佛失去生命力一般,加上產後經期立即來潮,使您的身心受到相當大的負擔。

此時應多注意飲食健康,飲用足量的流體(每天至少500cc的牛奶及2000cc的開水或果汁)。如果您哺喂母奶的話,應注意乳房及乳頭的護理。

乳房與乳頭:

由於乳房的尺寸及重量均增加,因此應穿著合身舒適的棉質胸罩。每天應更換乾淨的內衣;如果您使用胸墊來防止乳汁滲出沾濕衣服的話,應避免選購有塑膠邊或支撐的胸墊。每次餵奶後或濕透時即應更換胸墊。

清潔與清洗:

每天以棉球沾水或嬰兒油清潔乳房及陰道,但應避免使用皂堿,因為它會將一些塗擦在乳房上保護皮膚免於乾燥及龜裂的油脂洗掉。小心的照顧您的乳房,切勿用力擦乾,小心拍幹即可。

每次哺乳前或後都不需要清潔陰道,記住在您穿上胸罩之前最好先讓乳房風乾一下,並記住在每次哺乳前應記得洗手以預防感染。

脹奶:

產後3-4天左右乳房中會充滿乳汁,使乳房變大變重,觸摸時會覺得它很柔軟很溫暖,此即俗稱的脹奶。脹奶通常只持續1、2天,但非常不舒服且可能復發。紓解脹奶的辦法是人工擠奶或喂寶寶吃(但在您哺喂前應先擠掉一些,好讓寶寶能吸住您的乳房)。此外,以熱水浸泡、熱敷乳房,或輕緩的朝乳頭處按摩也可以。

在喂乳期間脹奶的情形隨時可能復發,尤其是乳房未適當排空,或寶寶錯過一餐時特別容易發生。

乳管阻塞:

剛哺乳的那幾周,可能發生乳管阻塞的情況。可能因脹奶,胸罩太緊、或乾燥的乳汁堵住了乳頭所致。如果乳房堵住了,您會覺得乳房柔軟而沉重,同時皮膚發紅。

使乳管通暢的辦法,是由脹奶的那一側乳房開始哺乳,且餵奶時由疼痛部位的上方朝乳頭的方向按摩。如果乳房尚未通暢的話,此側的乳房不應再哺乳,需立即就醫。因為有可能因感染造成內部化膿,雖然不是甚麼大病但會非常疼痛。

疼痛的乳頭:

當您開始哺乳時,寶寶吸食的前幾分鐘,乳房感覺有點兒柔軟,這種柔軟是相當正常的,幾天後就會消失。但乳頭疼痛是前幾周最常發生的問題,而且會把哺乳的樂趣轉為夢魘。

乳頭龜裂:

哺乳時,寶寶不正確的吸住乳房,或者喂完後將寶寶移開時不小心,都可能造成乳頭疼痛及龜裂。只要在開始和結束哺乳時小心的處理,才可防止發生;若已經發生疼痛或龜裂時,餵食前後也必須小心處理好,讓乳頭能儘快的復原。

如果疼痛的乳頭裂開了,寶寶不能吸食該側之乳房,至少要等72小時,而且應將其中的乳汁擠出以免脹奶。乳頭裂開非常疼痛,而且容易導致乳房感染。為了避免乳頭裂開,可以乳墊上滴幾滴嬰兒乳液。

乳房炎:

乳房炎最初的症狀是乳房腫脹、變軟且感染的部位紅腫,同時還出現類似感官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疼痛、頭痛、有時還會噁心及嘔吐。如果您懷疑自己罹患乳房炎、應立即就醫。如果治療妥當,乳房炎可在1天左右即治癒。由於乳房炎只感染乳房組織與乳汁無關,因此不會傳染給寶寶。

使用乳頭套:

為保護疼痛的乳頭,可用乳頭套保護之。哺乳時將乳頭套套在乳頭上,讓寶寶透過套子吸奶。將您的手置於乳房與肋骨間,輕輕的向上擠,以便將乳頭置於乳頭套間,這個方法可以讓寶寶的口中完全吸入乳頭,並避免疼痛的乳頭受傷。寶寶很快便會適應乳頭套的感覺和味道。

一、產後恢復注意事項

1.不要急於恢復補充營養而滋補過量

2.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節食減肥

3.產後不宜喝紅糖水過量

4.產婦產後不能多喝高脂肪濃湯,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6.不宜多吃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參,有興奮作用,影響產婦的休息和身體恢復

8.不宜吃巧克力,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二、產後飲食常識

1.多喝溫開水,有利於加速產婦的新陳代謝、脂肪燃燒、膚質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

2.可以多食用少鹽菜式,不油膩食物以及綠色食物

3.少吃多餐,注意營養搭配(切不要繁進食)

三、產後運功常識

1.產後體操有利於產婦的機體恢復,可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

2.產後瑜伽,增強肌肉的彈性,子宮恢復,還可以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

3.產後慢跑需要在女性產後3個月之後進行,一週三次就可以了

4.產後快走,能讓脂肪燃燒,加速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

關於產後恢復常識

一、產後恢復注意事項

1.不要急於恢復補充營養而滋補過量

2.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節食減肥

3.產後不宜喝紅糖水過量

4.產婦產後不能多喝高脂肪濃湯,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6.不宜多吃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參,有興奮作用,影響產婦的休息和身體恢復

8.不宜吃巧克力,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二、產後飲食常識

1.多喝溫開水,有利於加速產婦的新陳代謝、脂肪燃燒、膚質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

2.可以多食用少鹽菜式,不油膩食物以及綠色食物

3.少吃多餐,注意營養搭配(切不要繁進食)

三、產後運功常識

1.產後體操有利於產婦的機體恢復,可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

2.產後瑜伽,增強肌肉的彈性,子宮恢復,還可以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

3.產後慢跑需要在女性產後3個月之後進行,一週三次就可以了

4.產後快走,能讓脂肪燃燒,加速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想讓子宮快速恢復可以參照以下四個方法:

1、產後應及時排尿。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三、腹部護理:不注重腹部的收腹,肚子鬆弛有妊娠紋

人體子宮呈倒三角形,在懷孕期間,由於孕婦要攝取相應的營養成分以補充寶寶營養吃的過多,而導致胃部增大,同時孕期由於寶寶在母體子宮不斷增大,肝臟,腸胃上移,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便會下移,但無法找到最實的支持點也就是恢復原位。子宮騰空,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症狀。

而對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收腹品,最好是棉質加彈力材質的。U型領口設計方便餵奶,採用記憶纖維棉和卡萊棉彈力好,不嘞人,值得推薦。

產後六個月是各位媽咪們儘早儘快恢復體型的黃金時機,所以各位媽咪們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機哦,不然可就追悔莫及啦。

四、臀部恢復

產後女性的臀部松垮無彈性,其中,臀部體形恢復是產後恢復的主要項目之一。

導致產後臀部鬆弛、下垂的主要原因是產後骨盆恢復不良、肌肉彈性減弱、脂肪堆積所致,產後臀部恢復主要有以下方式:

1、功能鍛煉:產後及時增加活動,適度鍛煉,有利於血液迴圈,可增強臀部肌肉彈性,促進骨盆恢復,對於改善臀部松胯,防止體形變化有一定幫助。

2、及時使用骨盆矯正帶:女性懷孕時荷爾蒙的作用使骨盆擴張,分娩時,骨盆恥骨聯合被撐開,擴張和被撐開的骨盆得不到及時恢復,不僅會出現胯部增寬、臀部鬆弛、屁股增大等形體變化情況,還會導致O型退、腰痛、恥骨痛等諸多問題,選用一款專業優質的骨盆矯正帶,對於鬆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復極有幫助。

生完寶寶後肯定會擔心孩子的口糧問題,那就不得不說到乳房的護理。

五、乳房護理:

對於乳房護理,這個就有的說了。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吧!

產後體內荷爾蒙下降,母親彷佛失去生命力一般,加上產後經期立即來潮,使您的身心受到相當大的負擔。

此時應多注意飲食健康,飲用足量的流體(每天至少500cc的牛奶及2000cc的開水或果汁)。如果您哺喂母奶的話,應注意乳房及乳頭的護理。

乳房與乳頭:

由於乳房的尺寸及重量均增加,因此應穿著合身舒適的棉質胸罩。每天應更換乾淨的內衣;如果您使用胸墊來防止乳汁滲出沾濕衣服的話,應避免選購有塑膠邊或支撐的胸墊。每次餵奶後或濕透時即應更換胸墊。

清潔與清洗:

每天以棉球沾水或嬰兒油清潔乳房及陰道,但應避免使用皂堿,因為它會將一些塗擦在乳房上保護皮膚免於乾燥及龜裂的油脂洗掉。小心的照顧您的乳房,切勿用力擦乾,小心拍幹即可。

每次哺乳前或後都不需要清潔陰道,記住在您穿上胸罩之前最好先讓乳房風乾一下,並記住在每次哺乳前應記得洗手以預防感染。

脹奶:

產後3-4天左右乳房中會充滿乳汁,使乳房變大變重,觸摸時會覺得它很柔軟很溫暖,此即俗稱的脹奶。脹奶通常只持續1、2天,但非常不舒服且可能復發。紓解脹奶的辦法是人工擠奶或喂寶寶吃(但在您哺喂前應先擠掉一些,好讓寶寶能吸住您的乳房)。此外,以熱水浸泡、熱敷乳房,或輕緩的朝乳頭處按摩也可以。

在喂乳期間脹奶的情形隨時可能復發,尤其是乳房未適當排空,或寶寶錯過一餐時特別容易發生。

乳管阻塞:

剛哺乳的那幾周,可能發生乳管阻塞的情況。可能因脹奶,胸罩太緊、或乾燥的乳汁堵住了乳頭所致。如果乳房堵住了,您會覺得乳房柔軟而沉重,同時皮膚發紅。

使乳管通暢的辦法,是由脹奶的那一側乳房開始哺乳,且餵奶時由疼痛部位的上方朝乳頭的方向按摩。如果乳房尚未通暢的話,此側的乳房不應再哺乳,需立即就醫。因為有可能因感染造成內部化膿,雖然不是甚麼大病但會非常疼痛。

疼痛的乳頭:

當您開始哺乳時,寶寶吸食的前幾分鐘,乳房感覺有點兒柔軟,這種柔軟是相當正常的,幾天後就會消失。但乳頭疼痛是前幾周最常發生的問題,而且會把哺乳的樂趣轉為夢魘。

乳頭龜裂:

哺乳時,寶寶不正確的吸住乳房,或者喂完後將寶寶移開時不小心,都可能造成乳頭疼痛及龜裂。只要在開始和結束哺乳時小心的處理,才可防止發生;若已經發生疼痛或龜裂時,餵食前後也必須小心處理好,讓乳頭能儘快的復原。

如果疼痛的乳頭裂開了,寶寶不能吸食該側之乳房,至少要等72小時,而且應將其中的乳汁擠出以免脹奶。乳頭裂開非常疼痛,而且容易導致乳房感染。為了避免乳頭裂開,可以乳墊上滴幾滴嬰兒乳液。

乳房炎:

乳房炎最初的症狀是乳房腫脹、變軟且感染的部位紅腫,同時還出現類似感官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疼痛、頭痛、有時還會噁心及嘔吐。如果您懷疑自己罹患乳房炎、應立即就醫。如果治療妥當,乳房炎可在1天左右即治癒。由於乳房炎只感染乳房組織與乳汁無關,因此不會傳染給寶寶。

使用乳頭套:

為保護疼痛的乳頭,可用乳頭套保護之。哺乳時將乳頭套套在乳頭上,讓寶寶透過套子吸奶。將您的手置於乳房與肋骨間,輕輕的向上擠,以便將乳頭置於乳頭套間,這個方法可以讓寶寶的口中完全吸入乳頭,並避免疼痛的乳頭受傷。寶寶很快便會適應乳頭套的感覺和味道。

一、產後恢復注意事項

1.不要急於恢復補充營養而滋補過量

2.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節食減肥

3.產後不宜喝紅糖水過量

4.產婦產後不能多喝高脂肪濃湯,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6.不宜多吃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參,有興奮作用,影響產婦的休息和身體恢復

8.不宜吃巧克力,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二、產後飲食常識

1.多喝溫開水,有利於加速產婦的新陳代謝、脂肪燃燒、膚質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

2.可以多食用少鹽菜式,不油膩食物以及綠色食物

3.少吃多餐,注意營養搭配(切不要繁進食)

三、產後運功常識

1.產後體操有利於產婦的機體恢復,可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

2.產後瑜伽,增強肌肉的彈性,子宮恢復,還可以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

3.產後慢跑需要在女性產後3個月之後進行,一週三次就可以了

4.產後快走,能讓脂肪燃燒,加速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

關於產後恢復常識

一、產後恢復注意事項

1.不要急於恢復補充營養而滋補過量

2.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節食減肥

3.產後不宜喝紅糖水過量

4.產婦產後不能多喝高脂肪濃湯,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6.不宜多吃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參,有興奮作用,影響產婦的休息和身體恢復

8.不宜吃巧克力,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二、產後飲食常識

1.多喝溫開水,有利於加速產婦的新陳代謝、脂肪燃燒、膚質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

2.可以多食用少鹽菜式,不油膩食物以及綠色食物

3.少吃多餐,注意營養搭配(切不要繁進食)

三、產後運功常識

1.產後體操有利於產婦的機體恢復,可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

2.產後瑜伽,增強肌肉的彈性,子宮恢復,還可以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

3.產後慢跑需要在女性產後3個月之後進行,一週三次就可以了

4.產後快走,能讓脂肪燃燒,加速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