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搞定200平米新房,網件 R8000P 三頻千兆無線路由器開箱簡測

最近一段時間, 網件旗下的幾款經典無線路由器都迎來了升級, 除了關注度比較高的 R7000 升級版 R7000P 以外, R8000P 也成為了 R8000 的接班人。 早在三年之前, 網件推出了首款三頻路由器 R8000, 而作為 R8000 的繼承者, R8000P 延續沿用 R8000 的經典外觀, 但內部硬體則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升級。 新一代 Broadcom SOC 性能更強功耗更低、RAM 容量加倍、WiFi 速度提升並加入了 MU-MIMO 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技術、另外還有新加入的鏈路聚合功能等等, 相比 R7000 升級到 R7000P 更加全面更有誠意。

全新的路由本來還有透明塑封膜密封, 但因為拍照反光的緣故被我提前撕掉了。 R8000P 外包裝使用黑金配色, 在最顯眼的位置標出 4.0 Gbps WiFi 速度、1.8GHz 雙核處理器以及支援 MU-MIMO 等等特性。

包裝背面列舉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其中就三頻 WiFi 和 MU-MIMO 功能作了簡單的介紹。

包裝側面能看到 R8000P 的主要技術規格。

盒子使用紙漿模塑作為固定和緩衝材質, R8000P 配件並不多, 除了路由器本體之外還有一份快速入門印刷文檔、網線以及電源適配器各一。

網件路由器中最常見的黃色網線換成了這次的黑色扁平線,不過規格依然是超五類。

電源適配器功率達到 60W,輸入電壓並非全球通用。

R8000P 外觀與 R8000 如出一轍,路由器頂部是鏤空的散熱網孔,六根不可拆卸天線採用折疊式設計,而路由器中部是一排指示燈與 WiFi 開關等等按鍵。

R8000P 個頭很大,比 R7000 這種還要大一圈,拿我的5.5寸魅藍 Note5 對比一下。

路由器中部指示燈與按鍵的位置使用高光注塑材質,本身貼有保護膜,但這個太影響美觀了,果斷撕掉。

六根不可拆卸天線採用折疊式設計,打開之後路由器就像一隻螃蟹的模樣。

透過上蓋的散熱孔可以看到路由器內部的 PCB 以及一整塊金屬散熱片,雖然說頂部鏤空的設計會導致灰塵掉到路由器裡面,但其實大家都知道,路由器內主要晶片外面還有金屬遮罩罩,進點灰其實完全不影響。

天線除了折疊以外還支援小範圍的旋轉。

這個角度我覺得是最帥的,有點像跑車的感覺。

當天線翻到最大角度的時候,從空隙裡面會看到天線內部走線,稍稍影響了美觀。

R8000P 的介面與埠等等全部位於路由器後方,USB 提供了 2.0 和 3.0 介面各一個,四個 LAN 口其中 LAN1 和 LAN2 支援鏈路聚合,埠彙聚的速度高達 2Gbps。此外,路由器上面提供了 LED 燈開關,用過網件路由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路由器的指示燈亮度不亞於小夜燈,要是放在房間裡面晚上絕對會影響休息,所以 LED 開關可算是一個頗為貼心的功能,不過就算不帶開關的機器大多也可以在固件中設置。

R8000P 底部並沒有開孔,上面的三角形圖案僅僅是裝飾,由此可見即使是掛壁安裝也不會影響路由器散熱。

開箱之後來看固件,已更最新版本,還是網件一如既往的風格。R8000P 的記憶體升級到 512MB,但開機已經佔用一半以上。

無線區域預設是中國,同時也提供了美國、澳大利亞這種信號更強的地區選擇。

傳輸功率控制裡面提供了比預設 100% 信號更強的 Super WiFi 選項,因此需要信號強的同學也不必把地區改成其它地方了。

如果選擇 Super WiFi 的話,固件會彈出一個警告框大概意思是開啟超級 WiFi 的話無線功率會超過 SRRC 的規定,問你是否確認要打開之類,反正我把 5G-2 的 Super WiFi 打開了,後面就拿它跟沒開 Super WiFi 的 5G-1 對比一下。

Ready Share 功能支援共用網路印表機和儲存設備,支援設置個人 FTP 伺服器,支援針對智慧電視和媒體播放機優化的 DLNA 流媒體,可以看做是 USB 功能的一個擴展。而 Ready Share Vault 可將電腦上的內容備份到 R8000P 的外部記憶體上面,也可與蘋果 Time Machine 相容,利用 Ready Share 可同時執行 PC 和 Mac 電腦的自動備份功能。

R8000P 與 R7000P 一樣加入了 MU-MIMO 功能,不過默認並不是打開的,如果有支援 MU-MIMO 的網卡或者移動設備的話,這個功能可以根據需要打開使用。

此外,R8000P 還帶有 AP 模式,可作為獨立的無線接入點在現有的網路上運行。

鏈路聚合,LAN1 和 LAN2 埠彙聚之後最高速度可以去到 2Gbps、搭配高端 NAS 來說速度直接翻倍了。

下面進入測速環節,使用 WiFi 複製 NAS 中的檔,速度接近 80MB/秒。

使用有線連接複製相同的檔,速度是 110MB/秒左右。

USB 3.0 測速用一塊三星 T3 移動 SSD。

使用有線連接的情況下 USB 3.0 讀寫速度都超過了 110MB/秒,而且速度很穩定,這幾乎已經是千兆有線的極限,可見 R8000P 的 USB 3.0 速度真心強悍。

但我看到這個 60W 的電源適配器,實在忍不住想測一下這路由器的功率,日常上網基本就 11W 左右,比我想像中要低,看來適配器的餘量還是非常充足的。

話說這個路由器是為我親戚的新房子準備的,在我手上試用了幾天,終歸要回到它幹活的地方,手上正好有戶型圖,直接拿來用了。200平米的房子有兩個廳外加四個臥室,路由器安裝在入戶花園的位置,下面分別測試 ABCDE 五個點的信號強度和上網速度,測試用的是魅藍 Note5 手機,網速測試連接的是開啟了 Super WiFi 的 5G-2,測試點安裝聯通 100M 光纖寬頻,特此說明。

A點在餐廳與客廳之間。

B點是兒童房。

C點書房。

D臥室。

E臥室。

最後總結一下,從測試結果可見,開啟 Super WiFi 的 5G-2 信號強度要比 5G-1 好,即使是離路由器最遠的臥室依然擁有理想的網速,實現了一個路由器覆蓋200平米房子的願望,而對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R8000P 的 USB 3.0 速度幾乎已經把千兆網路的速度撐爆了,連接移動設備作為 NAS 使用也有不錯的體驗。總體而言,R8000P 相對 R8000 提升還是很大的,等未來支援 MU-MIMO 的設備逐漸豐富之後,R8000P 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網件路由器中最常見的黃色網線換成了這次的黑色扁平線,不過規格依然是超五類。

電源適配器功率達到 60W,輸入電壓並非全球通用。

R8000P 外觀與 R8000 如出一轍,路由器頂部是鏤空的散熱網孔,六根不可拆卸天線採用折疊式設計,而路由器中部是一排指示燈與 WiFi 開關等等按鍵。

R8000P 個頭很大,比 R7000 這種還要大一圈,拿我的5.5寸魅藍 Note5 對比一下。

路由器中部指示燈與按鍵的位置使用高光注塑材質,本身貼有保護膜,但這個太影響美觀了,果斷撕掉。

六根不可拆卸天線採用折疊式設計,打開之後路由器就像一隻螃蟹的模樣。

透過上蓋的散熱孔可以看到路由器內部的 PCB 以及一整塊金屬散熱片,雖然說頂部鏤空的設計會導致灰塵掉到路由器裡面,但其實大家都知道,路由器內主要晶片外面還有金屬遮罩罩,進點灰其實完全不影響。

天線除了折疊以外還支援小範圍的旋轉。

這個角度我覺得是最帥的,有點像跑車的感覺。

當天線翻到最大角度的時候,從空隙裡面會看到天線內部走線,稍稍影響了美觀。

R8000P 的介面與埠等等全部位於路由器後方,USB 提供了 2.0 和 3.0 介面各一個,四個 LAN 口其中 LAN1 和 LAN2 支援鏈路聚合,埠彙聚的速度高達 2Gbps。此外,路由器上面提供了 LED 燈開關,用過網件路由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路由器的指示燈亮度不亞於小夜燈,要是放在房間裡面晚上絕對會影響休息,所以 LED 開關可算是一個頗為貼心的功能,不過就算不帶開關的機器大多也可以在固件中設置。

R8000P 底部並沒有開孔,上面的三角形圖案僅僅是裝飾,由此可見即使是掛壁安裝也不會影響路由器散熱。

開箱之後來看固件,已更最新版本,還是網件一如既往的風格。R8000P 的記憶體升級到 512MB,但開機已經佔用一半以上。

無線區域預設是中國,同時也提供了美國、澳大利亞這種信號更強的地區選擇。

傳輸功率控制裡面提供了比預設 100% 信號更強的 Super WiFi 選項,因此需要信號強的同學也不必把地區改成其它地方了。

如果選擇 Super WiFi 的話,固件會彈出一個警告框大概意思是開啟超級 WiFi 的話無線功率會超過 SRRC 的規定,問你是否確認要打開之類,反正我把 5G-2 的 Super WiFi 打開了,後面就拿它跟沒開 Super WiFi 的 5G-1 對比一下。

Ready Share 功能支援共用網路印表機和儲存設備,支援設置個人 FTP 伺服器,支援針對智慧電視和媒體播放機優化的 DLNA 流媒體,可以看做是 USB 功能的一個擴展。而 Ready Share Vault 可將電腦上的內容備份到 R8000P 的外部記憶體上面,也可與蘋果 Time Machine 相容,利用 Ready Share 可同時執行 PC 和 Mac 電腦的自動備份功能。

R8000P 與 R7000P 一樣加入了 MU-MIMO 功能,不過默認並不是打開的,如果有支援 MU-MIMO 的網卡或者移動設備的話,這個功能可以根據需要打開使用。

此外,R8000P 還帶有 AP 模式,可作為獨立的無線接入點在現有的網路上運行。

鏈路聚合,LAN1 和 LAN2 埠彙聚之後最高速度可以去到 2Gbps、搭配高端 NAS 來說速度直接翻倍了。

下面進入測速環節,使用 WiFi 複製 NAS 中的檔,速度接近 80MB/秒。

使用有線連接複製相同的檔,速度是 110MB/秒左右。

USB 3.0 測速用一塊三星 T3 移動 SSD。

使用有線連接的情況下 USB 3.0 讀寫速度都超過了 110MB/秒,而且速度很穩定,這幾乎已經是千兆有線的極限,可見 R8000P 的 USB 3.0 速度真心強悍。

但我看到這個 60W 的電源適配器,實在忍不住想測一下這路由器的功率,日常上網基本就 11W 左右,比我想像中要低,看來適配器的餘量還是非常充足的。

話說這個路由器是為我親戚的新房子準備的,在我手上試用了幾天,終歸要回到它幹活的地方,手上正好有戶型圖,直接拿來用了。200平米的房子有兩個廳外加四個臥室,路由器安裝在入戶花園的位置,下面分別測試 ABCDE 五個點的信號強度和上網速度,測試用的是魅藍 Note5 手機,網速測試連接的是開啟了 Super WiFi 的 5G-2,測試點安裝聯通 100M 光纖寬頻,特此說明。

A點在餐廳與客廳之間。

B點是兒童房。

C點書房。

D臥室。

E臥室。

最後總結一下,從測試結果可見,開啟 Super WiFi 的 5G-2 信號強度要比 5G-1 好,即使是離路由器最遠的臥室依然擁有理想的網速,實現了一個路由器覆蓋200平米房子的願望,而對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R8000P 的 USB 3.0 速度幾乎已經把千兆網路的速度撐爆了,連接移動設備作為 NAS 使用也有不錯的體驗。總體而言,R8000P 相對 R8000 提升還是很大的,等未來支援 MU-MIMO 的設備逐漸豐富之後,R8000P 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