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壯族傳統生育習俗:求花、安花、男人坐月子···

寶寶出生後, 大多有一個迎接與祝福的儀式, 就是誕生禮。 一般情況下就是新生兒家人擺酒設宴, 邀請親朋好友前來慶祝一個新生命的誕生, 然後分發喜糖喜餅等, 賓客們也會送各種禮物, 一般是嬰幼兒用品及產婦營養品。 但是, 壯族的生育習俗(誕生禮)就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

圖源網路, 侵刪

求花與安花

先說說求花。 壯族的創世之神姆六甲被稱為花婆或者花神, 相傳每一個人類都是花婆手裡的一朵花。 姆六甲賜給誰家花, 誰家就生孩子。 賜紅花就生女兒, 賜白花就生兒子。

當花婆將白花和紅花組合在一起, 代表著人間將有一對男女要結為夫妻。

花婆借由花朵掌管著婚姻與生育, 於是新婚夫婦要想求子, 就要向花婆求花。

常見的求花習俗就是“架橋求花”。 主要流行於靖西、德保、大新、天等等壯族民間。 儀式如下:

用兩碗大米作為橋基、一匹長布作為橋樑,

搭在兩碗米之間, 旁邊擺上祭祀品、供品, 以及寫著夫妻雙方名字的紅紙和宗教剪紙圖案。 另一邊, 巫師唱誦咒詞, 求花儀式開始。 儀式結束後, 巫師將剪紙圖案包好(意為“花包(苞)”)送到夫妻手中。

“花苞”拿到了, 接下來就是供養。 (不然怎麼能開花結果?)夫婦倆必須在每月初一、十五回娘家, 拿回一小撮米, 用來祭供“花苞”, 直到懷孕為止。

慈眉善目的花婆形象

“安花”指立花婆神位, 祭敬花婆, 以求生育。 安花適應的情景比較廣泛, 新婚、不育、初產、三朝、滿月、百日、周歲都可以安花。

紅水河一帶, 壯族小孩一生下, 外婆家就要為小外孫請花婆, 即請道公或者巫婆到野外摘一大束野花, 插到產婦的床頭牆上, 這就是“花王聖母”的神位了(好樸素的一個神位······)。 以後要是孩子有個大病小災的, 都要給花婆燒香頂禮侍奉。

天等、憑祥壯族民間, 產婦生育一胎嬰兒後的第二天到嬰兒滿月前, 娘家送來一個用木板製成的形狀像小木箱蓋或者有底的木架, 叫“窖花”或“花合”, 並請道公誦經念詞後將其安置在產婦臥室的床邊牆上,

這就是花婆神位了。 神位中間放上香爐, 前沿兩側各插一束金銀紙錫紙剪成的花朵, 以後沒生育一胎就要插一朵花。

安花之後, 逢年過節小孩生日時要按時供奉花婆。 除此之外, 要是自家小孩有什麼不舒服的, 母親也要祭祀花婆, 直到孩子成年以後才能將神位撤掉。

產翁

產翁

產翁---產婦, 產婦要幹嘛, 當然是生孩子月子了。 產翁呢?雖然不能生孩子, 但是卻要坐月子。

這是壯族古代的生育習俗, 現在基本沒有了。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瞭解一下的。 產翁, 又稱產公, 俗稱男子坐月子。 古時候, 壯族婦女生下孩子後, 丈夫就裝扮成產婦, 躺在床上, 抱著孩子, 開始坐月子, 妻子則照常幹活、做家務, 並照顧臥床的丈夫飲食起居。 想想古時候的壯族婦女真是可憐, 本就“男逸女勞”, 連生孩子都不能歇一會, 男人呢, 平時已經夠安逸的了, 連“坐月子”這樣休養生息的事情也要來插一腳, 負分, 差評!

古時候的壯族人是怎麼想出產翁這樣“變態”的習俗呢?一說是丈夫通過模仿妻子生育和哺乳的姿態, 可以達到確認與所生子女的血緣關係和鞏固夫權、父權的目的;一說是男子坐月子可以將專危害坐月子婦女的邪鬼吸引到自己身上,以免妻子受害不能哺育新生兒。

不過,再怎麼說,讓剛生完孩子的婦女下地幹活還要侍奉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對女人的身心傷害極大,幸好這個習俗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過三朝和賣月

三朝流行於廣西各地壯族聚居區(侗族也有過三朝的習俗)。分娩後的第三天,喜得子的男人設宴邀請外家親戚和至親好友,慶賀得子。客人到了以後,先喝雞蛋甜酒,後擺上宴席,豐儉由人。

大新、那坡一帶,外婆家要送一擔糯米和幾十個染紅的雞鴨蛋。女婿將糯米飯、紅蛋擺在廳堂,邀請全寨子的小孩兒聚到門外向外人高喊:“約稍(女兒)或冒(男孩),來耕田咯!去種地咯!上山打柴咯!”,喊完,每個小孩都會得到一團糯米飯和一個紅蛋,以此祝福嬰兒。

賣月又稱脫月、解月。主要流行於天等、大新、扶綏、德保、白色、巴馬、田林、淩雲等壯族聚居地。孩子滿月後,丈夫提著酒、糯米飯、肉等,帶著媳婦和孩子回到娘家去賣月。主要是產婦坐月子時候比較污穢,將不潔之物出手,之後就可以下地勞動。回婆家的時候,外婆回送同樣的禮物和一隻小雞,意為避免孩子常流口水。

送背帶

滿月酒和送背帶

廣西柳江一帶壯族流行給新生兒擺滿月宴。當然其他地方的壯族也盛行擺滿月酒。滿月宴這天,外婆及外家一行人帶上老母雞、糯米飯等產後滋補營養品和小兒衣、帽、鞋、襪、圍兜等嬰兒生活用品,以及外婆親手製作的精美背帶來到女兒家中看望外孫。

壯族有外婆給新生兒送背帶的習俗,尤其是女兒的頭胎,外婆肯定要親手製作背帶送給外孫的。背帶被當成是長輩對晚輩的愛護,也是長輩對小輩的美好祝福。

還花願

主要流行於古時候廣西壯族部分地區。前面我們講了求花與安花,當花婆真的實現了新婚夫妻的願望,“賜給”了夫婦兒女,那麼在兒女滿周歲或是兒子長大結婚的前夜,都要舉行還願儀式,以酬謝花婆。儀式先由師公唱還花祝詞,讓求子的夫婦獻上花符以及用於酬神的各種剪紙圖案,師公將這些東西陳列於神台前,默念祈禱語,表示主人向諸神謝恩、還願。這時,眾人可以將祭祀品及供品焚化。在這個過程中,師公一直默念咒語,表示把到場的諸神一一送過求花時架的橋,然後再在空中畫一道符,表明橋已經折斷,人神之間的通道已經斷絕。

求花、安花、產翁、過三朝、滿月酒、送背帶、還花願,這些或有趣或“無理”的壯族生育習俗,雖然在現代已經簡化甚至消失了,但是其表達壯族人民對新生命到來的美好祝福、對世間生命及天道敬畏的初衷,依舊沒有改變。

可以達到確認與所生子女的血緣關係和鞏固夫權、父權的目的;一說是男子坐月子可以將專危害坐月子婦女的邪鬼吸引到自己身上,以免妻子受害不能哺育新生兒。

不過,再怎麼說,讓剛生完孩子的婦女下地幹活還要侍奉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對女人的身心傷害極大,幸好這個習俗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過三朝和賣月

三朝流行於廣西各地壯族聚居區(侗族也有過三朝的習俗)。分娩後的第三天,喜得子的男人設宴邀請外家親戚和至親好友,慶賀得子。客人到了以後,先喝雞蛋甜酒,後擺上宴席,豐儉由人。

大新、那坡一帶,外婆家要送一擔糯米和幾十個染紅的雞鴨蛋。女婿將糯米飯、紅蛋擺在廳堂,邀請全寨子的小孩兒聚到門外向外人高喊:“約稍(女兒)或冒(男孩),來耕田咯!去種地咯!上山打柴咯!”,喊完,每個小孩都會得到一團糯米飯和一個紅蛋,以此祝福嬰兒。

賣月又稱脫月、解月。主要流行於天等、大新、扶綏、德保、白色、巴馬、田林、淩雲等壯族聚居地。孩子滿月後,丈夫提著酒、糯米飯、肉等,帶著媳婦和孩子回到娘家去賣月。主要是產婦坐月子時候比較污穢,將不潔之物出手,之後就可以下地勞動。回婆家的時候,外婆回送同樣的禮物和一隻小雞,意為避免孩子常流口水。

送背帶

滿月酒和送背帶

廣西柳江一帶壯族流行給新生兒擺滿月宴。當然其他地方的壯族也盛行擺滿月酒。滿月宴這天,外婆及外家一行人帶上老母雞、糯米飯等產後滋補營養品和小兒衣、帽、鞋、襪、圍兜等嬰兒生活用品,以及外婆親手製作的精美背帶來到女兒家中看望外孫。

壯族有外婆給新生兒送背帶的習俗,尤其是女兒的頭胎,外婆肯定要親手製作背帶送給外孫的。背帶被當成是長輩對晚輩的愛護,也是長輩對小輩的美好祝福。

還花願

主要流行於古時候廣西壯族部分地區。前面我們講了求花與安花,當花婆真的實現了新婚夫妻的願望,“賜給”了夫婦兒女,那麼在兒女滿周歲或是兒子長大結婚的前夜,都要舉行還願儀式,以酬謝花婆。儀式先由師公唱還花祝詞,讓求子的夫婦獻上花符以及用於酬神的各種剪紙圖案,師公將這些東西陳列於神台前,默念祈禱語,表示主人向諸神謝恩、還願。這時,眾人可以將祭祀品及供品焚化。在這個過程中,師公一直默念咒語,表示把到場的諸神一一送過求花時架的橋,然後再在空中畫一道符,表明橋已經折斷,人神之間的通道已經斷絕。

求花、安花、產翁、過三朝、滿月酒、送背帶、還花願,這些或有趣或“無理”的壯族生育習俗,雖然在現代已經簡化甚至消失了,但是其表達壯族人民對新生命到來的美好祝福、對世間生命及天道敬畏的初衷,依舊沒有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