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消費者青睞大一丁點的彩電 液晶面板想照葫蘆畫瓢能成功嗎?

大一丁點, 能成功嗎?

JinL||評論

在彩電市場的行銷上曾經出現這麼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CRT電視時代, 顯像管相對集中, 而品牌也相對集中,

比如國外的索尼、松下等, 國內的長虹、康佳等, 市場上電視尺寸相對固定, 比如14、22、29、34等幾個代表性的尺寸, 那時的廠商也會主推這些型號。 但到了平板時代, 海信、創維借機崛起, 一些二三線品牌乘勢介入, 品牌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發生變化了。 早期還好, 大家都能循規蹈矩, 按照26、32、37、40、46、50等相對主流的尺寸開始推廣。

但好景不長, 一些彩電公司開始向市場推廣大一寸或大兩寸的電視, 此舉讓市場一度陷入比較混亂的局面。 2007年, 中國家電市場不僅液晶電視的品牌多, 而且尺寸也多得離譜, 以至於作為行業主管機構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在納入了當時已成氣候的一些尺寸的基礎上, 發佈《液晶電視主流尺寸規範》, 將液晶電視的主流尺寸設定為15英寸、20英寸、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46英寸、47英寸、52英寸、57英寸、65英寸、70英寸、82英寸、100英寸等。

主流尺寸規範一度很奏效

然而, 市場好像並不買帳。 雖然這與上游切割息息相關, 但也不排除一些彩電廠商的故意所為。 所以後來市場出現了49英寸、50英寸、55英寸...現在,

市場可供選擇的尺寸比規範更多, 而且也都形成了氣候。 在“管”不了的情況下, 彩電市場充分發揮出了想像力, 市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尺寸。

從協力廠商權威大資料公司奧維雲網的監測來看, 大一寸或大兩寸的電視產品, 還真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 僅從銷量來看, 要明顯好於同價位小一寸或兩寸的電視。 結果顯示, 45英寸打43英寸, 50英寸打49英寸, 58英寸打55英寸, 理論上都是挺有競爭力的。

從最初的原因來判斷, 這起始或許只是因為面板廠的切割失誤或者是面板計量方法的不一樣, 又或者是不同面板廠出來的尺寸有細微差別的原因, 但最終卻演變成了新的市場機會。 在同樣的價格面前, 很多消費者還是寧可選擇“大”。

寧可選擇大

這不, 估計是受彩電市場尺寸的啟發, 液晶面板廠也玩出了新花樣。 就在9月26日, 總投資240億元人民幣的滁州惠科液晶面板第8.6代線專案開工, 專案落戶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占地面積1200畝, 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 專案採用a-Si技術。 月投入12萬片玻璃基板,

主要產品為大尺寸高端液晶顯示模組。 預計專案主體建設期不超過12個月, 2019年一季度量產, 項目爬坡期不超過6個月, 項目竣工投產後6個月達產, 本專案將年產液晶顯示模組1000萬片, 產值220億元, 預計全產業鏈將實現600億產值。

不管產能指標, 單單第8.6代線就起到吸睛作用。 雖然在2017年1月首條8.6代線已經量產了, 但相比在2007年8月就投產, 目前多達19條的8.5代線來說, 8.6代線才僅有5條, 雖然惠科這樣解釋原因, 8.6代線是8.5主流時代的後起之秀, 通過加大玻璃基板的尺寸進行高效率差異化的切割。 但從上述情況來看, 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可能難獲市場關注的考慮, 惠科將代數定為8.6代線。

奧維面板研究高級經理崔吉龍也發表感慨:在主流8.5代線達到19條的當下, 繼續投入8.5代線很難和現有廠商競爭。比8.5代大一點的8.6代,就是相對主流差異化佈局的產物。

一個事實是,很多面板企業已經開始佈局第10.5代甚至第11代等更高世代面板生產線了,雖然8.6代線的市場效益是有的,現在從造勢的角度看,再提8.6代哪怕是9代、10代已經沒啥意義。對一些“善於琢磨消費者心理”的終端企業廠商來說,如果宣傳時說用更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面板,可能起到的行銷效果會更好一點。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繼續投入8.5代線很難和現有廠商競爭。比8.5代大一點的8.6代,就是相對主流差異化佈局的產物。

一個事實是,很多面板企業已經開始佈局第10.5代甚至第11代等更高世代面板生產線了,雖然8.6代線的市場效益是有的,現在從造勢的角度看,再提8.6代哪怕是9代、10代已經沒啥意義。對一些“善於琢磨消費者心理”的終端企業廠商來說,如果宣傳時說用更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面板,可能起到的行銷效果會更好一點。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