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探聽內幕第一人為曝大事,進門有一套,讓段祺瑞開口更有一套

邵飄萍, 民國時期一位“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的持筆鬥士。

為揭露亂世之黑暗, 這位以筆為刀槍的鬥士罵過袁世凱, 批過段祺瑞, 惹過張作霖, 最終, 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他死在了張作霖的黑槍之下。

作為一個始終與黑暗為敵的文人, 邵飄萍身上沒有一絲呆板文人氣, 相反, 他是個情商極高, 嗅覺極靈敏, 手段極靈活的通透之人。 在他活躍於民國舞臺上的那些日子裡, 無論多麼顯赫的高官, 也無論高官們是否厭惡, 他總能使這些人不得不見, 見且不得不談, 在他的傳奇軼事中, 夜探總統府, 虛訪美使館——可謂件件精彩到讓人欣賞佩服。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他這使人不得不見, 見且不得不談的本事, 可以這麼說, 無論在什麼時候, 有辦法見著想見的人, 還能讓見著的人敞開心扉, 這都是一項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混社會本事, 有這本事在身上,

有時候就意味著能抓住機會。

一九一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起初北洋政府很是舉棋不定, 有的派系主張參戰, 有的派系主張中立。 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博弈, 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佔據了主導——參加協約國, 對同盟國宣戰。

在國務會議做出如此決定的時候, 必要的保密程式還必須得走, 為了防止消息走漏, 北洋政府要求各中樞機關均要掛出“停止會客”的牌子, 一切消息必須等徹底議定評估後再發表。

這個時候, 北洋政府參戰與否的詳細內情就成了大傢伙最想知道的事, 可怎麼才能探得第一手權威消息呢?除了見著權威人士, 並讓權威人士敞開心扉, 別無他法。

那此時最權威人士是誰呢?

當然是段祺瑞。

就在大傢伙均在焦急乾等的時候, 邵飄萍出手了。

首先, 邵飄萍借來了一輛掛著總統府牌照的汽車, 很顯然, 這是想玩蒙混過關。 果然, 國務院大門門衛被這輛汽車唬到了, 見門衛一打敬禮, 邵飄萍跟著就毫不客氣地進去了。

有一點大傢伙要記著, 大門離領導越遠,

守門的越勢利。

可就此想敲開段祺瑞的大門, 那顯然不可能。 當時的段祺瑞官邸, 進了大門外傳達室, 還有內傳達室攔著呢。

這時候, 總統府的汽車就失靈了。

見著內傳達室傳達長, 邵飄萍遞出了京報社長的名片, 當然遞這個名片的根本目的不是介紹自己, 而是為掏錢做鋪墊。

很多時候, 你得讓對面之人知道你掏出來的錢燙不燙手。

傳達長一看是大記者, 客客氣氣地就把邵飄萍給攔下了——就不要難為我了, 這些日子段總理的侍從、秘書都不會客, 段總理就更是如此了!

在傳達長的更是如此下, 邵飄萍當著傳達長的面掏出了一千元鈔票, 數出五百元遞給傳達長後, 邵飄萍說, 只要你幫著回稟一聲, 段總理見不見, 這五百塊都是你的。

說完這, 邵飄萍頓了一下, 要是段總理萬一要見呢, 這剩下的五百也是你的。

一個五百是你的, 一個五百也可能是你的, 一個五百遞出的是誠意, 一個五百送上的是誘惑——有誠意, 有碰碰運氣的誘惑, 傳達長動心了。

這就是把一份錢掰成兩份使的高情商。

到這, 一個敲空門的有趣現象出現了。 什麼是敲空門現象?一件事, 大多數人覺得絕不可能就是一扇空門, 你敲了, 空門內的人有可能因為驚訝而不拒絕, 還是舉個簡單例子來具體說明吧, 一個騎自行車跑業務的, 一般情況下是絕不可能去敲開勞斯萊斯的辦公室房門的, 因為大多數人想到此事的反應是, 他這樣的大老闆怎麼可能理我?但如果某一天, 你大膽且聰明地敲開了房門, 那位開勞斯萊斯的很可能對你刮目相看,因為你太讓他驚訝了——

當時的段祺瑞就有這樣基於驚訝的潛在心理,都說了絕不會客,居然還來,而且來的還是這個最大名鼎鼎的,那就索性見見,不聊敏感話題就是了。

就這麼,邵飄萍得以見到了段祺瑞。

見著段祺瑞,邵飄萍再三懇請段總理談談戰或者中立的問題,老段當然避實就虛,不願談及。

見老段不談,邵飄萍摸著老段剛正的脾氣接著來了這麼一手。

三天之內,如果在北京城走漏了這項機密,邵某人願受洩露國家機密的處分,為此願意拿全家性命財產作擔保!說完,邵飄萍不由分說刷刷地就把保證書寫好了。

將保證書遞到段祺瑞面前,老段你談不談吧!

段祺瑞苦笑之餘心說,既然能保守機密,和這位大報人聊聊想必也無妨,正好也聽聽他的看法。

如此一來,段祺瑞詳談了所有。

讓段祺瑞沒想到的是,會面結束,邵飄萍剛出段祺瑞官邸就將那保證書扔到了腦後,他直奔電報局,第一時間將此消息拍給了上海新、申兩報。

上海報館得知此重大消息,隨即刊印了幾十萬份號外,一時間,上海灘這就喧嚷開了。

那你問了,難道邵飄萍不怕段祺瑞拿著保證書來找他麻煩?

這位的說法是不怕,保證書上寫的是不在北京城走漏消息。

其實呀!與其說那保證書是個保證,不如說那保證書是打開段祺瑞話匣子的一種姿態,一個道具。

善於讓別人敞開心扉的,都善於在談話的過程中製造這樣的姿態,這樣的道具!

那位開勞斯萊斯的很可能對你刮目相看,因為你太讓他驚訝了——

當時的段祺瑞就有這樣基於驚訝的潛在心理,都說了絕不會客,居然還來,而且來的還是這個最大名鼎鼎的,那就索性見見,不聊敏感話題就是了。

就這麼,邵飄萍得以見到了段祺瑞。

見著段祺瑞,邵飄萍再三懇請段總理談談戰或者中立的問題,老段當然避實就虛,不願談及。

見老段不談,邵飄萍摸著老段剛正的脾氣接著來了這麼一手。

三天之內,如果在北京城走漏了這項機密,邵某人願受洩露國家機密的處分,為此願意拿全家性命財產作擔保!說完,邵飄萍不由分說刷刷地就把保證書寫好了。

將保證書遞到段祺瑞面前,老段你談不談吧!

段祺瑞苦笑之餘心說,既然能保守機密,和這位大報人聊聊想必也無妨,正好也聽聽他的看法。

如此一來,段祺瑞詳談了所有。

讓段祺瑞沒想到的是,會面結束,邵飄萍剛出段祺瑞官邸就將那保證書扔到了腦後,他直奔電報局,第一時間將此消息拍給了上海新、申兩報。

上海報館得知此重大消息,隨即刊印了幾十萬份號外,一時間,上海灘這就喧嚷開了。

那你問了,難道邵飄萍不怕段祺瑞拿著保證書來找他麻煩?

這位的說法是不怕,保證書上寫的是不在北京城走漏消息。

其實呀!與其說那保證書是個保證,不如說那保證書是打開段祺瑞話匣子的一種姿態,一個道具。

善於讓別人敞開心扉的,都善於在談話的過程中製造這樣的姿態,這樣的道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