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早教老師親身經驗,這4招讓寶寶“流利表達”不是事兒

一般來說, 12個月左右的寶寶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使用詞語, 並知道其中含義。 這時, 他們基本能理解的詞彙在50個左右。 這個階段就是粑粑麻麻們非常期待的“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時期。

“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時期?是的, 某一天, 寶寶會對著你、用含糊的語音說出“媽媽”(也可能是爸爸), 這簡單的兩個音節, 足以讓為人父母的你驚喜上很久。

但現實是, 不同的孩子, 發育情況各異, 必然有早有晚;或者有的語言能力發育早, 有的體能發育快。 於是, 教寶寶開口說話, 就成了父母們的一個課題。

無論是身邊朋友還是在早教中心, 總能聽到媽媽們的分享她們的故事, 也能感受到她們的焦慮。 怎樣説明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解決遇到的問題?分享一下一個早教老師的經驗吧, 家長們可以這麼做!

教孩子說話要懂得4個技巧

很多家長都知道, 想要寶寶儘早開口說話,

流利順暢的表達, 就要多和他溝通交流。 可有的媽媽會問, 我也經常和寶寶說話啊, 為什麼他遲遲不肯開口, 或者表達不如同齡寶寶流利呢?還有個媽媽問過我, 她家寶寶性格開朗, 平時玩的時候總是喜歡咿咿呀呀, 可從幾個月大到十幾個月, 一直只是咿咿呀呀, 說不出完整的單詞或句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 教孩子說話是要講究方法的。 首先大家要掌握下面4個要點, 這些雖然談不上訣竅, 但能幫助你事倍功半。

教的內容要從簡單到複雜

教孩子說什麼?首先應該堅持“從簡單到複雜”的原則。 要先從簡單的詞彙開始教, 比如爸、媽;等寶寶能清晰的發出這個音了, 再告訴他, 這是爸爸, 那是媽媽……這樣逐漸增加詞彙的複雜程度。

其次, 教寶寶學說話要選擇生活中能經常接觸和使用的實物。 比如家裡的碗筷、杯子、桌子、蘋果、電視等。 要一邊指著, 一邊用響亮、清晰的聲音告訴寶寶“這是蘋果”、“這是一個紅色的蘋果“。 這樣寶寶才能把眼睛看到的和聽到的聯繫到一起去, 進而理解並記住。

一個詞重複16遍以上

小寶寶是張“白紙”, 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概念。 所以, 只有一次語言輸入, 並不足以留下印象。 最好的辦法是——多次重複學習內容。 在早教中心時, 我們有一個“16次原則”。 解釋起來很簡單, 要想教會孩子一件事情, 至少要重複16遍以上。 這樣長時間、反復的積累, 才能幫助寶寶真正掌握詞語。

豐富孩子說出的話

我們都知道, 剛開始說話的寶寶只能蹦出一個一個單詞,

比如“飛”可能代表氣球、也可能是他看到的一隻正在飛舞的蝴蝶或小鳥。 怎樣才能教會寶寶說出短句呢?你需要和他互動。 可以根據寶寶蹦出的這個詞, 進行描繪和解釋, 把更豐富的資訊傳遞給孩子。 比如寶寶說“球”, 爸爸媽媽把球遞給他的時候可以說:“是的, 這是一個球。 ”“這是一個小小的球。 ”“這是一個藍色的球。 ”“這是寶寶最喜歡的球。 ”

這種方法非常有幫助, 能擴大孩子的認知範圍, 教會他們描繪事物的相應語言。 這樣的方法在兒童語言發展輔助機構中也經常被用到。

多變的語調&誇張的肢體語言

和寶寶說話, 不同于與成年人溝通, 要使用多變的語調, 配合豐富的面部表情, 誇張的肢體語言, 使整個對話變得更加有趣。

這種方式能讓孩子對你說的話感興趣, 吸引他的注意力, 吸引他關注家長說的內容。

這樣玩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上面我們介紹了教寶寶說話的方法與技巧, 接下來, 咱們來說說, 親子互動時間裡, 做哪些事情對於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 會有説明。

講故事&唱兒歌

讀故事、唱兒歌,是寶寶積累詞彙量的最好管道之一。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任何一項技能,雖然小一點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但,他們在通過家長講的故事、唱的兒歌,吸收知識。很多的故事聽得多了自然就記住了,記得多了想表達的欲望也就增強了,自然也就很快會說了。

多問孩子問題,重要的是鼓勵他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問孩子意見,比如”你喜歡這個嗎?“”你要大一點的還是小一點的?“

可能孩子會無法回答,或是回答一些你聽不懂的話,家長無需過於擔心結果。這時,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準確的表達方式做示範,以便他們模仿學習,同時也能告訴他們,傾聽是一種很好的技能和習慣。

孩子在發現別人很認真地聽他說話,會覺得自己被尊重。當他們的自信心提升了,說話的欲望也就更明顯了。

多做遊戲

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在遊戲過程中,爸媽可以進行語言輸入。比如,一邊和孩子玩遊戲,一邊告訴他們一些遊戲中簡單的規則,這個字念什麼,那個詞語是什麼,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會說話。

少看電視,因為不動手也不動腦

研究表明,嬰幼兒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需要真正地在現實中與人進行互動,才能將字詞與其意義聯繫起來。而且父母和嬰幼兒交流時用的是那種緩慢的、富有感情的語言,也是寶寶需要和喜歡的。而電視中的語言則完全不是這樣。孩子喜歡看電視,是被電視中快速變化的聲音和圖像所吸引。但這些對語言發展沒什麼提高作用。

更多研究顯示,長時間看電視,甚至會導致嬰幼兒腦發育受損,語言發育遲緩。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長還是要和孩子多溝通,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要通過溝通,多輸入資訊和詞彙量。

根據我們的調研和專家意見,總結出能説明寶寶發展語言能力的玩具及繪本,為每一對新手父母提供幫助。比如早教故事機,每天迴圈給寶寶播放兒歌、故事,媽媽還可以選擇一部分中文的,一部分英文的,幫助寶寶吸收更多詞彙量。火火兔早教故事機有點播功能;貝瓦兒童早教故事機配有高保真喇叭,呵護寶寶的聽力不受損傷;樂視樂小寶故事光機是一款強大的早教投影視頻機,可以點播動畫或者早教視頻。

【多多推薦】

除此之外,給寶寶講繪本也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幫手。兒科專家張思萊醫師推薦的《寶寶的第一套樓梯書》從一個個小故事中教會寶寶數數,認識小豬、小象、小狗,知道什麼是春天,什麼是冬天。《動作遊戲》是一套很棒的手指謠,教會寶寶認識自己的十根手指,用手指指出寶寶的鼻子眼睛嘴,還能用手指去模仿小青蛙大白鵝,特別好玩。《小兔子米菲》線條簡潔、色彩明快,通過小兔子的眼睛去認識世界。

即便寶寶現在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或者說的不夠流暢,請別著急。希望家長以輕鬆的心態,輔以一些實用的小技巧,還有生活中與孩子互動的遊戲,來説明寶寶提升語言能力。

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在底部留言,把您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媽媽,幫助所有寶寶茁壯成長。

講故事&唱兒歌

讀故事、唱兒歌,是寶寶積累詞彙量的最好管道之一。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任何一項技能,雖然小一點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但,他們在通過家長講的故事、唱的兒歌,吸收知識。很多的故事聽得多了自然就記住了,記得多了想表達的欲望也就增強了,自然也就很快會說了。

多問孩子問題,重要的是鼓勵他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問孩子意見,比如”你喜歡這個嗎?“”你要大一點的還是小一點的?“

可能孩子會無法回答,或是回答一些你聽不懂的話,家長無需過於擔心結果。這時,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準確的表達方式做示範,以便他們模仿學習,同時也能告訴他們,傾聽是一種很好的技能和習慣。

孩子在發現別人很認真地聽他說話,會覺得自己被尊重。當他們的自信心提升了,說話的欲望也就更明顯了。

多做遊戲

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在遊戲過程中,爸媽可以進行語言輸入。比如,一邊和孩子玩遊戲,一邊告訴他們一些遊戲中簡單的規則,這個字念什麼,那個詞語是什麼,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會說話。

少看電視,因為不動手也不動腦

研究表明,嬰幼兒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需要真正地在現實中與人進行互動,才能將字詞與其意義聯繫起來。而且父母和嬰幼兒交流時用的是那種緩慢的、富有感情的語言,也是寶寶需要和喜歡的。而電視中的語言則完全不是這樣。孩子喜歡看電視,是被電視中快速變化的聲音和圖像所吸引。但這些對語言發展沒什麼提高作用。

更多研究顯示,長時間看電視,甚至會導致嬰幼兒腦發育受損,語言發育遲緩。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長還是要和孩子多溝通,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要通過溝通,多輸入資訊和詞彙量。

根據我們的調研和專家意見,總結出能説明寶寶發展語言能力的玩具及繪本,為每一對新手父母提供幫助。比如早教故事機,每天迴圈給寶寶播放兒歌、故事,媽媽還可以選擇一部分中文的,一部分英文的,幫助寶寶吸收更多詞彙量。火火兔早教故事機有點播功能;貝瓦兒童早教故事機配有高保真喇叭,呵護寶寶的聽力不受損傷;樂視樂小寶故事光機是一款強大的早教投影視頻機,可以點播動畫或者早教視頻。

【多多推薦】

除此之外,給寶寶講繪本也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幫手。兒科專家張思萊醫師推薦的《寶寶的第一套樓梯書》從一個個小故事中教會寶寶數數,認識小豬、小象、小狗,知道什麼是春天,什麼是冬天。《動作遊戲》是一套很棒的手指謠,教會寶寶認識自己的十根手指,用手指指出寶寶的鼻子眼睛嘴,還能用手指去模仿小青蛙大白鵝,特別好玩。《小兔子米菲》線條簡潔、色彩明快,通過小兔子的眼睛去認識世界。

即便寶寶現在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或者說的不夠流暢,請別著急。希望家長以輕鬆的心態,輔以一些實用的小技巧,還有生活中與孩子互動的遊戲,來説明寶寶提升語言能力。

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在底部留言,把您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媽媽,幫助所有寶寶茁壯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