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今第一長聯究竟有多長?

雲南昆明滇池岸邊的大觀樓有一副對聯

被稱為“天下第一長聯”,

上聯是:

五百里滇池, 奔來眼底。

披襟岸幘, 喜茫茫空闊無邊。

看東驤神駿, 西翥靈儀, 北走蜿蜒, 南翔縞素。

高人韻士, 何妨選勝登臨。

趁蟹嶼螺洲, 梳裹就風鬟霧鬢。

更萍天葦地, 點綴些翠羽丹霞。

莫孤負:四圍香稻, 萬頃晴沙, 九夏芙蓉, 三春楊柳。

下聯為:

數千年往事, 注到心頭。

把酒淩虛, 歎滾滾英雄誰在?

想漢習樓船, 唐標鐵柱, 宋揮玉斧, 元跨革囊。

偉烈豐功, 費盡移山心力。

盡珠簾畫棟, 卷不及暮雨朝雲。

便斷碣殘碑, 都付與蒼煙落照。

只贏得:幾杵疏鐘, 半江漁火, 兩行秋雁, 一枕清霜。

共180字。

其實在字數上超過此聯的還有, 比如四川江津才子鐘耘舫的《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 字數竟多達1612字, 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

但從意境及藝術價值來看, 昆明大觀樓的長聯應該更勝一籌。

它上聯描寫的是滇池風光, 寫觀賞領受佳境美景的喜悅。

站在高處, 披衣迎風, 推開頭巾, 眼前是空闊無邊的滇池, 四周是蜿蜒起伏的山脈。

東邊的金馬山如昂首奔騰的駿馬, 西頭的碧雞山似向上飛翔的鳳凰, 北方的長蟲山象蛇行, 南面的鶴山象沒染色的絲綢騰飛。

蟹嶼與螺洲梳理好了風鬟霧鬢,

鋪天蓋地的浮萍和蘆葦中點綴著飛禽和紅霞。

切莫辜負了四周金黃的水稻, 陽光下遼闊的沙灘, 夏天嬌豔的芙蓉, 春天婀娜多姿的垂柳。

這些都是-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下聯懷舊, 感歎歷史變遷。

數千年來的歷史都浮現在腦海裡,

把酒灑向空中, 嘆惜歷朝歷代的英雄人物, 象大浪淘沙一樣, 無影無蹤了。

想當年,

漢武帝挖湖造大船練水兵,

唐玄宗洱海邊立鐵柱紀功,

趙匡胤玉斧一揮把大渡河以西的華夏江山劈出宋朝版圖,

忽必烈駕皮筏渡過金沙江統一雲南。

歷史上的豐功偉績, 都是費了愚公移山的精力建立的, 但跟珠簾畫棟留不住朝雲暮雨一樣, 消失殆盡。

就連那些作為紀念的斷碣殘碑, 也湮沒在蒼煙夕照中。

剩下的除了聽到幾聲淒涼的鐘聲, 看到稀稀落落的漁火和兩行哀鳴的飛雁, 再就是清晨的滿地寒霜。

文字精美, 意境深遠, 情景交匯, 氣勢上足可以和蘇東坡的《赤壁懷古》相媲美。

其中

“幾杵疏鐘, 半江漁火, 兩行秋雁, 一枕清霜”

更是道出了人間世事的滄桑和無奈。

傳說康熙年間, 雲南昆明大觀樓建成。

該樓西近華浦, 瀕臨滇池草海北濱, 遙對西山, 憑欄遠眺, 青山綠水, 煙鷺沙鷗, 雲鬟霧鬢, 一時文人雅集, 墨客登臨, 填詞作詩, 但無不是粉飾太平, 為統治者歌功頌德。

孫髯對此十分鄙薄, 眾人見他如此舉動, 嘲諷他說:“有本事你也來寫,何必如此。 ”

他慨然揮筆,寫下題大觀樓長聯一副,長達180字,曠古未有,一時震動儒林。

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海內第一長聯第一佳者”。

孫髯(1685——1772),字髯翁,一介布衣,祖籍陝西三原,父親到雲南擔任武官,把他帶到昆明,是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的作者。

據說他一生下來就有鬍鬚,所以取名“髯”。

他是清康熙到乾隆年間人,博學多聞,很有氣節,是一個傳奇人物。

孫髯翁自少年時起,出遊就愛隨身帶書,但不願參加科舉考試。

他很喜歡梅花,曾自製一枚印章,上刻:

“萬樹梅花一布衣”。

孫髯翁曾溯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濟滇”的設想,還考察過盤龍江,寫成“盤龍江水利圖說。

一生懷才不遇,貧困潦倒。他的著作有詩、文各一卷。

臨終前撰聯自挽,聯曰:

這回來得忙,名心利心,畢竟糊塗到底;

此番去甚好,詩債酒債,何曾虧負著誰?

孫髯翁死後,葬在雲南省紅河州北部彌勒縣城西大街,石砌的圓形墓兩側石柱上有聯雲:

古塚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一布衣

嘲諷他說:“有本事你也來寫,何必如此。 ”

他慨然揮筆,寫下題大觀樓長聯一副,長達180字,曠古未有,一時震動儒林。

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海內第一長聯第一佳者”。

孫髯(1685——1772),字髯翁,一介布衣,祖籍陝西三原,父親到雲南擔任武官,把他帶到昆明,是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的作者。

據說他一生下來就有鬍鬚,所以取名“髯”。

他是清康熙到乾隆年間人,博學多聞,很有氣節,是一個傳奇人物。

孫髯翁自少年時起,出遊就愛隨身帶書,但不願參加科舉考試。

他很喜歡梅花,曾自製一枚印章,上刻:

“萬樹梅花一布衣”。

孫髯翁曾溯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濟滇”的設想,還考察過盤龍江,寫成“盤龍江水利圖說。

一生懷才不遇,貧困潦倒。他的著作有詩、文各一卷。

臨終前撰聯自挽,聯曰:

這回來得忙,名心利心,畢竟糊塗到底;

此番去甚好,詩債酒債,何曾虧負著誰?

孫髯翁死後,葬在雲南省紅河州北部彌勒縣城西大街,石砌的圓形墓兩側石柱上有聯雲:

古塚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一布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