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重俊的條件比李世民好,政變結果卻完全相反,關鍵原因在這裡

唐朝之門(之七)

皇太子李重俊政變失敗被殺, 他的父親唐中宗很慶倖自己躲過了一次大難, 把政變中的避難所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 玄武門上的城樓改名為“制勝樓”。

李重俊其實具備了成功的許多條件:從參加政變的成員來看, 李重俊調動起來的力量是很可觀的。 李千里、李多祚的地位不必細說, 另一位李思沖是左羽林將軍, 李承況也是皇室後代, 右羽林將軍, 此外還有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

更重要的一點:李重俊是皇太子, 政變開始時, 他調動了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 不管這些人是被他騙來的還是暗中的同謀。

而且, 整個行動也具備了應有的突然性。

反觀對手一方, 比起當年李世民的對手李建成、李元吉, 李重俊的對手武三思父子、上官婉兒、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的實力明顯弱了許多, 李重俊面對的形勢要比李世民更為有利。

但李重俊最終失敗被殺,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整個行動的目標錯亂, 缺少謀略和規劃, 輕重不分, 關鍵時刻, 大家遲疑不前, 心存僥倖。

更要命的一點是:李重俊和他的支持者根本沒有搞清楚為什麼要發動政變, 究竟想要從政變當中得到什麼。

也許, 莽撞、果斷的李重俊的目的僅僅是報仇, 是出一口惡氣。 那樣的話, 殺掉武三思父子就足夠了嗎?如果感覺不夠, 那麼他還要殺誰?殺死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或者韋皇后?從李重俊的行動來看, 他確實是這樣想的。

問題在於, 唐中宗允許李重俊這樣亂殺一氣嗎?如果不允許, 他會怎麼辦?李重俊要不要和父皇對抗?不對抗, 就意味著認罪伏誅, 一旦對抗, 整個行動的性質就完全變了, 變成針對唐中宗的奪權政變。


針對唐中宗, 卻又不能控制唐中宗, 於是就出現了玄武門前那滑稽的一幕:唐中宗站在高高的門樓之上, 短短幾句話就瓦解了李多祚的軍隊。

對比武德年間的玄武門政變:當年李世民初步得手之後, 立刻派尉遲敬德趕到唐高祖那裡,

名為保護, 實際上是把皇帝控制起來, 並且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這是政變成功最為關鍵的一點。 可惜李重俊不是李世民, 李多祚也不是尉遲敬德, 缺少尉遲敬德的狠勁兒。

李重俊如願殺死武三思父子, 惡氣只出了一小半, 而他最恨的安樂公主和韋皇后等人卻逃過一劫。

李重俊的失敗既是他個人的, 也是唐中宗李顯的。

這次魯莽的行動極大動搖了唐中宗統治的基礎——李重俊死後, 唐中宗只剩下兩個兒子, 一個李重福因為獲罪被貶到遠方, 另一個李重茂年紀還小。

景龍四年六月, 唐中宗李顯突然死去, 這種尷尬的境地立刻顯露無遺:他沒有一個合格的、有力的繼承人。

於是唐中宗最小的兒子李重茂被推上皇位,

唐中宗的弟弟相王李旦參謀政事, 尊韋皇后為皇太后。 隨即, 韋太后臨朝攝政, 李旦改為太尉。

韋太后徵調各地府兵五萬進京護衛, 由韋溫掌握。 又選派親信韋播、高嵩作為羽林將軍, 統率萬騎營。

韋播、高嵩兩個人都是初來乍到, 想要在軍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權, 平時對待屬下的將士們十分嚴厲。

韋太后想要重走武則天的老路,可她的能力、威望和合法性都無法和武則天相比。而且,這種選擇受益的只有韋氏家族。

大家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當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去找太平公主商量政變之事,立刻得到了積極的回應。

又一次政權的急劇更迭不可避免,許多人會因此人頭落地。

前篇:皇太子李重俊失敗而死的教訓:手握鋼刀時,可以不講道理

待續,于左 撰

平時對待屬下的將士們十分嚴厲。

韋太后想要重走武則天的老路,可她的能力、威望和合法性都無法和武則天相比。而且,這種選擇受益的只有韋氏家族。

大家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當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去找太平公主商量政變之事,立刻得到了積極的回應。

又一次政權的急劇更迭不可避免,許多人會因此人頭落地。

前篇:皇太子李重俊失敗而死的教訓:手握鋼刀時,可以不講道理

待續,于左 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