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著練易筋經:達摩坐功十三式!

閉目冥心坐, 握固靜思神。 叩齒三十六, 兩手抱昆侖。

左右鳴天鼓, 二十四度聞。 微擺撼天柱, 赤龍攪水津。

鼓漱三十六, 神水滿口勻。 一口分三咽, 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 背摩後精門。 盡此一口氣, 想火燒臍輪。

左右轆轤轉, 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虛托, 低頭攀足頻。

以候神水至, 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畢, 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 百脈自調勻。 想發火燒身, 造化合乾坤。

子後午前作, 邪魔不能近。 迴圈次第轉, 萬病化為塵。

第一勢 握固靜思神

閉目冥心坐, 握固靜思神。

調息守丹田, 虛空淨六根。

【古譜】

盤膝而坐, 緊閉兩目, 冥亡心中雜念。 凡坐要豎起脊樑, 腰不可軟弱, 身不可倚靠。 握固者, 握手牢固, 可以閉關卻邪也。 靜思者, 靜息思慮, 而存神也。

第二勢 叩齒抱昆侖

【古訣】

叩齒三十六, 兩手抱昆侖。

勞宮掩耳門, 鼻息九次勻。

【古譜】

上下牙齒相叩作響, 宜36聲。 叩齒以集身內之神, 使不散也。 昆侖即頭, 以兩手十指相叉, 抱住後頸, 即用兩手掌緊掩耳門, 暗記鼻息9次, 微微呼吸, 不宜有聲。

第三勢 左右鳴天鼓

【古訣】

左右鳴天鼓, 二十四度聞。

法畢手握固, 聰耳亦安神。

【古譜】

鼻息出入各9次畢, 即放所叉之手, 移兩手掌擦耳。 以第二指疊在中指上, 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彈腦後, 要如擊鼓之聲, 左右各24次。 兩手同彈共48聲, 仍放手握固。

第四勢 微擺撼天柱

【古訣】

兩手相握緊, 微擺撼天柱。

擺動須靈活, 如安有滾珠。

【古譜】

天柱即後頸。 低頭扭頸, 向左右側視, 肩亦隨之左右招擺, 各24次。

第五勢 攪海漱咽津

【古訣】

赤龍攪水津, 鼓漱三十六。

神水滿口勻, 一口分三咽。

龍行虎自奔, 以意送臍輪。

【古譜】

赤龍即舌, 以舌頂上齶, 又攪滿口內上下兩旁, 使水津自生, 鼓漱於口中36次。 神水即津液, 分作3次, 要汩汩有聲, 吞下;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 直送至臍下丹田。 龍即津, 虎即氣, 津下去, 氣自隨之。

第六勢 閉氣摩精門

【古訣】

閉氣手搓熱, 背摩後精門。

三陽經脈行, 腎充返童貞。

【古譜】

以鼻吸氣,閉之。用兩掌相握擦極熱,急分兩手摩後腰上兩邊,一面徐徐放氣從鼻出。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以兩手摩26遍,仍收手握固。

第七勢 想火燒臍輪

【古訣】

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意想體氤氳,呼吸自調勻。

【古譜】

閉口鼻之氣,以心暗想運心頭之火下燒丹田,覺似有熱,仍放氣從鼻出。臍輪即丹田。

第八勢 左右轆轤轉

【古訣】

左右轆轤轉,分為單雙關。

屈臂如絞車,經絡氣血寬。

【古譜】

屈彎兩手,先以左手連肩圓轉36次,如絞車一般;右手亦如之。此單轉轆轤法。

第九勢 叉手雙虛托

【古訣】

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一托一按頂,九次三焦絡。

【古譜】

放所盤兩腳,平伸向前,兩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按所叉之手於頭頂,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聳。手托上一次又放下,按手頭頂,又托上,共9次。

第十勢 低頭攀足頻

【古訣】

低頭攀足頻,屈伸專致柔。

起伏固腎腰,返老還童求。

【古譜】

以兩手向所伸兩腳底作力扳之,頭低如禮拜狀12次,收足盤坐,收手握固。

第十一勢 神水九次吞

【古訣】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咽。

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古譜】

再用舌攪口內,以候神水滿口,再鼓漱36次,連前一度,此再兩度,共3度畢。前一度作3次吞,此兩度作6次吞,共9次吞,如前咽下,要汩汩響聲。咽津3度,百脈自周遍調勻。

第十二勢 想發火燒身

【古訣】

想發火燒身,造化合乾坤。

子後午前作,邪魔不能近。

迴圈次第轉,萬病化為塵。

【古譜】

心想臍下丹田中似有熱氣如火,閉氣如忍大便狀,將熱氣運至穀道,即大便處,升上腰間、背脊、後頸、腦後、頭頂止。又閉氣從額上、兩太陽、耳根前、兩面頰,降至喉下、心窩、肚臍下丹田止。想是發火燒,通身皆熱。

【古譜】

以鼻吸氣,閉之。用兩掌相握擦極熱,急分兩手摩後腰上兩邊,一面徐徐放氣從鼻出。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以兩手摩26遍,仍收手握固。

第七勢 想火燒臍輪

【古訣】

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意想體氤氳,呼吸自調勻。

【古譜】

閉口鼻之氣,以心暗想運心頭之火下燒丹田,覺似有熱,仍放氣從鼻出。臍輪即丹田。

第八勢 左右轆轤轉

【古訣】

左右轆轤轉,分為單雙關。

屈臂如絞車,經絡氣血寬。

【古譜】

屈彎兩手,先以左手連肩圓轉36次,如絞車一般;右手亦如之。此單轉轆轤法。

第九勢 叉手雙虛托

【古訣】

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一托一按頂,九次三焦絡。

【古譜】

放所盤兩腳,平伸向前,兩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按所叉之手於頭頂,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聳。手托上一次又放下,按手頭頂,又托上,共9次。

第十勢 低頭攀足頻

【古訣】

低頭攀足頻,屈伸專致柔。

起伏固腎腰,返老還童求。

【古譜】

以兩手向所伸兩腳底作力扳之,頭低如禮拜狀12次,收足盤坐,收手握固。

第十一勢 神水九次吞

【古訣】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咽。

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古譜】

再用舌攪口內,以候神水滿口,再鼓漱36次,連前一度,此再兩度,共3度畢。前一度作3次吞,此兩度作6次吞,共9次吞,如前咽下,要汩汩響聲。咽津3度,百脈自周遍調勻。

第十二勢 想發火燒身

【古訣】

想發火燒身,造化合乾坤。

子後午前作,邪魔不能近。

迴圈次第轉,萬病化為塵。

【古譜】

心想臍下丹田中似有熱氣如火,閉氣如忍大便狀,將熱氣運至穀道,即大便處,升上腰間、背脊、後頸、腦後、頭頂止。又閉氣從額上、兩太陽、耳根前、兩面頰,降至喉下、心窩、肚臍下丹田止。想是發火燒,通身皆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