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買“文憑”

袁世凱出生時, 正值剿撚前線傳來出兵大捷、凱旋班師的消息, 再加上袁氏家族“保世克家, 企文紹武”的輩序, 父母就給他取名世凱。

誰家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啊, 所以, 袁世凱8歲時就被送到濟南, 拜舉人王志清為第一位啟蒙塾師, 11歲時又被送到揚州, 師從王伯恭學八股制藝。 誰知, 袁世凱到20歲時, 先後兩次鄉試不中。

在科舉考試中, 兩次不中的人有的是, 但袁世凱卻覺得丟人, 乾脆一把火將隨身詩稿文章全部燒掉, 跑到上海與蘇州名妓沈氏過了一段情篤甚密的落魄生活, 科舉功名的路子再無心問及。

後來, 袁世凱浪跡到了山東登州, 淮軍統領吳長慶收留了他。 吳長慶是袁世凱父親的故友, 收留袁世凱後, 又為他捐了個“中書科中書”的名分, 委任一個幫辦營務的差使, 從此, 袁世凱開始了安身立命的軍旅生活。

光緒八年(1882), 朝鮮發生“壬午兵變”, 名為保護國的清政府派吳長慶率軍平息。

袁世凱在老師張謇保舉下, 以水師幫帶辦理前敵事務, 先期渡海入朝。 這時, 淮軍紀律散漫, 奸殺劫掠, 眼看要誤大事, 袁世凱冒著膽子正法了七人, 恩威並施, 竟然把先頭部隊給穩住了。 隨後, 吳長慶的武官無故傷及韓人, 又被袁世凱誘而殺之;有人偷食鴉片, 也被袁世凱砍頭示眾。 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 吳長慶不僅沒有責怪, 反而大加讚賞, 稱他“不愧將門之子”。

其實, 袁世凱的父親靠銀子捐的官不過是一地方鄉紳, 而叔父袁甲三卻官至總督, 聲名顯赫, 同輩中的兄弟袁保恒、袁保慶也先後出任過內閣中書和道員, 所以, 吳長慶才這樣說, 目的無非就是樹立袁世凱的威望, 也顯得自己是“伯樂”。 後來,

軍中有人就編了首打油詩諷刺袁世凱:“本是中州歪秀才, 中書借得不須猜;如今大展經綸手, 殺得七個人頭來。 ”但諷刺歸諷刺, 袁世凱在朝鮮確實幫助將侵朝日軍擊潰。 不僅這樣, 袁世凱又時常代吳長慶出面與日本、帝俄等國使節辦理外交事務, 博得外國使節的贊許。 為此, 吳長慶回國後向朝廷請功, 擬提拔袁世凱為五品同知。

袁世凱得到這一消息真是喜憂參半。 為啥?自己當官可以光宗耀祖了, 當然是好, 可是自己連秀才都不是, 倘若一步登天, 一旦被吏部和朝廷察覺, 定然會興師問罪, 吳大人受責難不說, 他本人的前程也就完了, 鬧不好腦袋還可能搬家。

這天, 憂心忡忡的袁世凱來到老師周家祿家問計, 周家祿聽後哈哈一笑,

一語點破了其中奧妙:“花銀子唄。 現在的世道, 沒有銀子辦不成的事。 ”袁世凱拜謝過老師, 一次領回來五個月的俸祿, 拿著印票來到徐世昌的府上。

袁世凱為啥不找別人單找徐世昌呢?原來, 徐世昌在落魄時結識了袁世凱, 袁世凱又曾資助他中了舉人, 袁世凱算是徐世昌的恩人。 所以, 徐世昌見袁世凱來到府上, 趕緊擺酒接風。

看著袁世凱無精打采的樣子, 徐世昌問:“賢弟這次出使朝鮮, 戰功赫赫, 馬上就要官及五品, 還有什麼不開心的?”

袁世凱歎了口氣道:“徐兄又不是不知道小弟的家底, 我連秀才都不是……”

“這有什麼。 ”徐世昌端起酒杯, “咱兄弟們靠的是真本事, 不就是缺張表明身份的紙嗎?這事交給為兄了。 來, 喝酒。 ”

袁世凱一聽這話,

心裡有底了。 他馬上掏出準備好的銀票, 說:“小弟這裡有一些碎銀, 徐兄儘管去打理, 不夠我再湊。 ”徐世昌客氣了一番, 將銀票接了過來。

第二天, 徐世昌就開始在京城找關係, 幾天後, 就聯繫上了吏部文選司一個姓何的山西蒲州人。

這天, 徐世昌將此人請到八大胡同的“怡春院”, 找了一個當紅妓女作陪, 又將銀票塞到那人手裡, 很順利地就把事情辦妥了。

“我知道徐兄手段通天, 但沒想到會如此快。 ”袁世凱往徐世昌的杯子續了點酒, “不知徐兄用的什麼妙計?我心裡也好有底啊。 ”

徐世昌嘿嘿一笑道:“我雖然用了不少勁, 但多虧你有一個好堂弟啊。 ”

“徐兄是說堂弟世保?他也幫忙了?可他能幫上什麼忙?”袁世凱不解地問。

徐世昌笑著拿出一張紙遞給袁世凱,說:“賢弟看看就明白了。”

袁世凱接過來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吏部把袁世凱堂弟袁世保的“文憑”劃歸袁世凱名下了——只見那張紙上寫著:“袁世凱本為將門之子,投效戎行,原名日世保,現改名曰世凱。” (來源|文史博覽·文史 作者|李緒廷)

徐世昌笑著拿出一張紙遞給袁世凱,說:“賢弟看看就明白了。”

袁世凱接過來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吏部把袁世凱堂弟袁世保的“文憑”劃歸袁世凱名下了——只見那張紙上寫著:“袁世凱本為將門之子,投效戎行,原名日世保,現改名曰世凱。” (來源|文史博覽·文史 作者|李緒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